三國演義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能否打敗東吳,毛主席給出了正確答案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做到了蜀漢皇帝,很了不起。這其中不乏他的左膀右臂為他出謀劃策指點江山。後來,劉備打了個大敗仗,那就是夷陵之戰,陸遜的一把火,燒的劉備70萬大軍片甲不留。
就像當年赤壁大戰那樣,周瑜水面用火攻,燒的曹操夾著尾巴亂跑。劉備就沒有那麼幸運,他的年紀當時挺大的,跑不動了,只好的眾將士的拚死保護之下,躲到了白帝城等諸葛亮來安排後事。
很多人覺得可惜,好不容易發展壯大到這一步,眼看著就要統一全國了,怎麼滴就好好的完蛋了。大家都在總結經驗,尋找失敗的原因和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取勝?
我們來總結劉備失敗的原因,第一,不聽軍師的話,當時的軍師是馬良,馬良資格威望都在諸葛亮之下,連諸葛亮的話都不聽,更別說馬良。第二,忘記了教訓,曹操失敗的教訓。
第三,不識時務,主要的敵人時曹魏,而不是東吳,沒有找對敵人。第四,給人留下了可乘之機,明明知道山林茂盛之地,氣溫有高容易著火,偏偏選了這麼個地方。
清代有一位學者叫做錢鎮摪,他也總結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失敗的原因,他說劉備不應該用山上的樹木和帳篷來紮營,而應該用土和石頭來壘營,將士們鑽進土石營里,就不怕火燒了。
這種說法,我們不知道對不對,有人認為有點道理,有人認為不正確,不可靠。而認為不正確,不可靠的理由是,蜀軍遠征,糧草供應困難,而吳軍就地取糧,如果吳軍堅守不出,蜀軍那麼多人,糧草供應不夠,遲早要餓死的。
最好的辦法是,應該主動出擊,在吳軍陣營的東邊和西邊,順著水流,打運動戰,一邊籌糧,一邊作戰,在運動中調動對手,尋找機會,把他們各個擊破。這樣,劉備是有可能打敗東吳的。
這個辦法很好,想出這個辦法的是一位偉人,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在讀《三國志傳陸遜》時的批語。批語的內容是……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這個辦法真是太好了,值得大家反覆思考,反覆學習。
本文參考資料《三國演義》《三國志》《毛主席讀文史古籍批語集》


TAG:耐心與骨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