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遭遇至暗時刻,為何不會被起訴?遭彈劾可能性有多大?
左起為科恩、特朗普、馬納福特
各大報紙報道此事
美國現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當地時間8月21日,度過了上任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他的兩名心腹在同一天「栽」了。
外界關於此事猜測甚囂塵上,輿論矛頭直指特朗普,認為他在競選期間有不當行為,可能將會被起訴,甚至會遭到彈劾,影響他的總統任期。
特朗普將此事歸咎到希拉里和民主黨,並聲稱這是有針對性的政治陰謀。關於此事,他還在22日深夜連發數條推特,訴說「委屈與不滿」,並表示自己已經接受媒體採訪,會公開回應。
特朗普連發數條推特,訴說「委屈」。
特朗普參加訪問。
那麼,特朗普到底遭遇了怎樣的至暗時刻?他會不會被起訴?為什麼特朗普可能遭遇彈劾?企鵝號「專業主義」進行了全面梳理,深度解讀此事跟特朗普的關係,以及會對他帶來的影響。
特朗普到底遭遇了怎樣的至暗時刻?
當地時間8月21日,特朗普兩個前心腹:前私人律師邁克爾·科恩、前競選團隊經理保羅·馬納福特,於同一天現身法庭,前者認罪和解,後者被判8項罪名成立(一共被指控18項罪名)。兩人的罪名都與財務問題或競選有關。
科恩所犯罪行包括稅務欺詐、銀行貸款欺詐和競選捐款超標等8項罪行,涉案金額超過2000萬美元(約合1.3億元人民幣)。
在紐約聯邦法庭上,他聲稱,選舉前,曾在一名聯邦辦公室候選人指使下,代表特朗普賄賂兩位與其有染的女性,金額分別為13萬美元、15萬美元。目前,調查人員正在調查這筆款項是否可能構成競選資金違規行為。
而馬納福特被判成立的8項罪名中,包括了5起稅務詐騙,2起銀行詐騙和1起隱匿海外銀行賬戶,涉及金額高達數百萬,這些罪名主要同他長期為烏克蘭親俄前總統亞努科維奇進行政治遊說和顧問工作有關。這很難不讓人聯想起特朗普「通俄門」事件。
左起為斯蒂芬妮·克里福德、特朗普、科恩
針對外界諸多猜測,白宮方面在當地時間8月22日公開否認,堅稱指控與特朗普無關。特朗普也將此事歸咎於民主黨的「獵巫行動」,目的是解釋希拉里在競選中的失敗。
然而,在大眾眼裡,這些反駁語言顯得有些薄弱。畢竟科恩在法庭上拋出的驚人言論,即使沒有透露具體名字,也足夠讓人浮想聯翩,更不要說馬納福特與烏克蘭、俄羅斯關係問題。
美國媒體將這一天稱為特朗普自上任後「最黑暗的一天」。
科恩、馬納福特與特朗普關係親密,曾經都身為特朗普核心團隊中成員。而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穆勒牽頭「通俄門」調查中,也將兩人作為重要調查對象。
《紐約時報》分析稱,兩人此次罪名成立為穆勒調查「通俄門」提供了更加豐富、有效線索及證據。
特朗普與普京
特朗普會不會被起訴?
有媒體報道稱,科恩認罪後,美國檢察官曾在法院門外對記者講話時口氣特彆強硬地說,他們將毫不猶豫地對與科恩案子相關的人提起訴訟。
這也讓所有人在猜測,一旦科恩作證說他就是按照特朗普指示做的,那麼特朗普會不會陷入更大的麻煩?
根據 CNN 8月22日報道,特朗普應該不會遭到起訴。原因是美國司法部有一項法律傳統:不起訴現任總統。
當地時間5月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律師魯迪·朱利安尼曾經指出,特別檢察官穆勒團隊向白宮表明,他們將遵守美國司法部長期以來規定,在「通俄門」調查中,無論收集到什麼樣的證據,都不會起訴特朗普。
因此,儘管法律界對於「禁止起訴現任總統」這一點,仍然有很大爭議,但目前看來,負責上述兩個案件的穆勒似乎不太可能推動起訴,為了遵從已建立的司法部協議,他會選擇直接用報告本身說明問題。
福克斯新聞網的報道也透露,當地時間8月22日晚上,一位白宮消息人士稱:「記住,總統是不能被起訴的。」
羅伯特·穆勒
退一步來說,如果屆時特朗普真的被起訴了,他也享有赦免權。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除了彈劾之外,總統有權對於違犯合眾國法律者頒賜緩刑和特赦。
根據美媒23日報道,美國福克斯新聞記者恩哈特在推特上表示,在此次事件中,總統考慮過赦免。
赦免權是美國總統一項重要的專有許可權,這項權利不受任何機構干涉和限制,適用於在美國任何法院被判有罪的人。
美國總統之所以會擁有這個權利,是因為考慮到了「法律成本」問題,比如某個重要人物觸犯了聯邦法律,但他/她卻掌管這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那麼顯然,懲治這個人可能帶來的損失非常大。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特赦,其實就是美國前總統福特特赦尼克松,這被稱為是「一個非常精明的決策」,因為尼克松一旦受審判,那麼就會大大損害「美國總統」的影響力,從而衝擊到「三權分立」。
女星卡戴珊曾進白宮,求特朗普赦免一名終身監禁囚犯
但這並不意味著特朗普絕對處於安全境地,關於「總統能否赦免自己」至今仍然是一個具有爭議性話題,特朗普使用特赦赦免自己的話,也有很大可能會受到彈劾。
首先,在美國法律中,至今還沒有一個美國總統赦免自己的先例;其次是在美國總統尼克松辭職前四天,司法部曾出具了一份意見書提出,總統不能赦免自己,可見美國司法部門對此的態度。
在美國總統尼克松辭職前四天,司法部曾出具一份意見書,提出總統不能赦免自己
一旦特朗普真的特赦自己,那麼該舉動就是在證明,美國總統特權凌駕於法律之上,這會給一個「法治社會」帶來極大的衝擊。
特朗普的律師朱利亞尼也表示不能這樣做。他說:「自己赦免自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會導致他被直接彈劾。」
因此,根據 CNN 報道稱,特朗普所面臨的真正威脅並不是起訴,是彈劾。
為什麼特朗普遭遇彈劾的可能性開始有了?
事實上,自上任以來,彈劾特朗普的聲音一直持續不斷,此前就曾經有眾議院議員格林(Al Green)發起彈劾條款,不過議案還沒有衝出眾議院,就在當地時間2017年12月6日被國會以壓倒性票數否決。
但這次情況有所不同,特朗普這兩個心腹犯下的罪行,一個牽扯到了競選問題,一個涉及到了個人與烏克蘭和俄羅斯經濟往來問題,可能牽扯到「通俄門」,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對特朗普極為不利。
而且該案遠遠還沒有結束,由於馬納福特接下來還要在哥倫比亞特區(即美國首都華盛頓所在地)接受另一項審判,主要涉及他「陰謀反對美國」、在烏克蘭等地的業務等事項,這些都可能直接導致「通俄」指控。
更糟糕的是,11月馬上要進行中期選舉,如果民主黨順勢拿下更多席位,那對特朗普是非常不利的,民主黨目前也正在打算借用此事製造對共和黨不利的輿論,奪得更多議席。
而且,據特朗普的前高級策略師史蒂夫·班農22日晚對彭博社透露,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彈劾問題被放在了一個重要位置。這表明,民主黨可能藉此贏得更多選票。
另外,共和黨對此事態度也有待商榷。確實,特朗普在共和黨中有很多鐵杆支持者,尤其是即將參加中期選舉人士,根本就不會得罪特朗普,但這並不能否認特朗普團隊與部分共和黨議員之間存在矛盾。
此事一出,特朗普的形象受損,而以往保持沉默的共和黨人是否會繼續容忍和擁護他,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特朗普
不過,就目前而言,即使特朗普可謂「腹背受敵」,但還沒有到「糟糕透頂」的地步。
一方面,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證明特朗普與兩個案子有直接關係,或者說還沒有查出是否牽扯出「通俄門」。
另一方面,由於美國彈劾機制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參眾兩院「合力」、甚至動用最高法院,才能進行彈劾全部過程,所以歷史上,美國總統遭到國會彈劾的案例非常少,一共只有3位。
第一位是亞伯拉罕·林肯遇刺後,臨危受命的安德魯·傑克遜,但最終在參議院以一票之差倖免。
尼克松也因「水門事件」被彈劾過,彈劾流程差點走完,但他被逼得提前辭職,後來上任的福特行使赦免權,給了他「免死金牌」。
最後一位就是柯林頓,因為性醜聞,不過他最終也因參議院內的票數不足而幸免於難。
總統受彈劾成功流程圖。
如果想要特朗普受彈劾,那必須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由任何一個美國公民和眾議員向眾議院提出特朗普的彈劾指控,眾議院會成立專案小組對案情進行初步研究,並確認是否可以展開調查。
如有調查必要,那麼提案將交由司法委員做進一步的審核,最後在通過的情況下進行調查,調查過程中,一旦確認有彈劾證據,司法委員將會提出彈劾決議案,列出以免除總統職務為處罰的指控違規情況,交由眾議院進行複查。
如果有超過半數議員贊成通過彈劾決議案後,那麼特朗普就會一直處於「受彈劾狀態」。
其次,彈劾決議案還要移交給參議員,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將作為主審,所有參議院擔任「陪審團」,眾議院議員充當「檢方」,對特朗普進行審判。
最後,審理結束後,參議院將會就審理的彈劾案罪狀一一進行表決。其中,一項彈劾罪狀的定罪,必須要有出席參議員的三分之二進行表決贊成。
達成上述條件後,特朗普才會被「正式彈劾」。如果是政治案件,他就會被立即解除職位,由美國副總統接任;如果特朗普受彈劾是因為他犯有刑事罪行,需在他恢復平民身份後,繼續由普通法院進行審理,被認定無罪,他將繼續完成其任期。
這也說明,如果要彈劾特朗普,必須「拉攏」參眾兩院議員,就現在情況而言(國會共和黨議員居多),是不太現實的,而民主黨議員一直對彈劾持沉默態度。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特朗普就沒事了。因為按照美國憲法規定,彈劾可在對方離職後舉行,這與特朗普的「退休金、社保」掛鉤。
特朗普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就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零容忍」非法移民政策、建立美墨邊境牆等使他一度陷入輿論旋渦,與美國媒體「拉鋸戰」更是成為網友熱議話題。
不可否認的是,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國總統,確實在任期一年半多的時間內提振了經濟。但是,這次遭遇至暗時刻,他會想出什麼高招,去應對接下來的「狂風暴雨」呢?


※紐西蘭夫婦開車走遍6大洲,只為親眼看看人類對地球做了什麼
※男友出門聚會不帶自己,23歲波蘭女子越想越氣在孩子身邊自殺
TAG:專業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