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兩三個月的寶寶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的了解對於父母很重要!

兩三個月的寶寶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的了解對於父母很重要!

寶寶2-3個月身心發育特點有哪些呢?第一,正常生長發育指標!3個月是出生後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判斷寶寶體格發育是否正常,身長及體重是很重要的指標。體重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它為嬰兒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組織及體液量的總和,可反映出孩子的營養供給是否恰當和其吸收利用程度如何。年齡越小體重增長越快,出生後3個月的嬰兒每月約增加700-800克,平均每天增加30克,許多3個月的嬰兒體重已達6千克以上了。

兩三個月的寶寶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的了解對於父母很重要!

量體重時要注意在同一時間、同一種條件下操作,最好在清晨洗完澡餵奶前迸行。稱量時嬰兒裸體僅包裹1塊薄薄的尿布,用載重10~15千克的盤式桿秤測量,量體重前必須將磅秤的讀數校正為0。稱量時盡量不要使嬰兒搖動和接觸旁邊的東西,以免影響體重的準確性。此外還應注意環境溫度,避免穿堂風及物體的傳導散熱,防止孩子在檢查時受涼。測量時間至少每周1次,記錄或連線繪製讀數,便於系統監測。

兩三個月的寶寶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的了解對於父母很重要!

身長測量觀察,不僅可以反映骨骼發育的情況,同時也是衡量小兒生長發育的一項指標。身長的增長規律和體重一樣,也是年齡越小增長越快。3個月時平均每月增加約2.5~3厘米,滿3個月時身長可達60-62厘米。這個階段頭部增長最快,軀幹及四肢增長相對要慢一些。所以小嬰兒顯得頭大,上身長,腿較短。測量方法採取卧位量板測定,使小兒仰卧,面朝上,頭頂觸板,固定,雙膝伸直,使兩下肢緊貼底板,足底緊貼活動足板,以量板兩側數字為小兒身長的長度。也可在一塊板狀物上釘一條軟皮尺,測量時操作者固定好嬰兒的膝部,讀出嬰兒頭頂至足底的長度,並記錄或繪製曲線。

孩子的身長體重是存在著個體差異的。體重與同齡兒相差10%以上時也並非異常,需繼續觀察,如上升不明顯再找原因。而身長因受遺傳、種族、內分泌、營養等諸因素的影響,低於正常30%以上才算異常。

第二,要注意寶寶的精神狀態!3個月的嬰兒腦神經發育迅速,但大腦皮層基本處於抑制狀態,每日睡眠時間可達15-20小時。2個月時每晚連續睡眠7小時,到3個月時可連續睡眠10小時。有些嬰兒晚上總要醒幾次,有可能哭幾聲,這時家長就應該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時飲食、排便、睡眠,不要一哭就抱,使孩子養成好哭任性的習慣。

大腦的發育使動作能有很明顯的進展,在他高興時,把他放在小床上,其上肢可在身體的兩側划動,下肢有節奏地踢動。到3個月時,四肢的活動幅度更大,動作也更為協調。當俯卧位時,頭能離開平面的角度達到45°-90°。

孩子3個月時視覺和聽覺均有很大的進步,前者兩眼的運動已很協調,視力已達到看5~7米的東西;而後者也已很靈敏,聽到輕快柔和的音樂聲表示愉快,而對強烈的噪音表示不高興。嬰兒嗅覺已能根據熟悉的氣味來判斷母親及其他熟悉的人。其口唇和肢體的觸覺也非常靈敏。

2~3個月的嬰兒在吃、喝、拉的生理需要滿足後,會發出一些高興的聲音。如果孩子有早期佝僂病時會表現比較煩躁、睡眠不安,夜間易驚醒哭鬧,頭部多汗,常搖頭擦枕,出現枕禿。如果滿3個月時既不會笑,也不會哭,就可能是智力低下,必須仔細地觀察,加強訓練,以促進其發育,若無明顯的效果應及時診治。

第三,嬰兒的視覺和聽覺!2個月的嬰兒視覺集中現象越來越明顯和頻繁,特別喜歡集中看活動的物體和大人的臉,並能跟隨追蹤物體。正常嬰兒1個半月到2個半月會有眨眼反射,將手掌慢慢逼近他眼前,他就會眨眼。聽覺漸漸加強,能辨別聲音的方向,能安靜地聽較輕快、柔和的音樂,並表現出愉快的情緒,喜歡大人和他說話,對噪音表示不高興。

3個月的嬰兒視覺功能比較完善,頭眼協調較好,視線能跟隨鮮明的物體移動,逐漸能夠集中看距離較遠的帶有聲音、色彩鮮艷、活動的物體,最遠視覺距離逐步達到4-7米。常注視自己的小手聽覺也有了明顯的發展,頭可轉向聲源,聽到悅耳聲時會微笑。可以分辨媽媽的聲音,如正在哭鬧時聽到媽媽的聲音,可停止哭鬧,顯出專心聽的神態。

第四,嬰兒的運動功能有哪些?2個月的嬰兒豎抱時,頭稍能挺直,並能隨視線轉動。嬰兒的雙手活動也很頻繁、有力,經常本能地將手伸到頭部,用手抓搔眼睛、耳朵,並將手伸進口中吸吮。情緒愉快時,手臂和腿能做較大幅度地舞動。3個月嬰兒的頭能挺直,能更靈活地隨視線轉動。俯卧時能穩固地抬頭。手能抓起身旁的衣被,經常把手放在嘴裡,吸奶時能用手扶奶瓶。腿動作比較有力氣的,經常把腿腳舉高又放下。新生兒期所能見到的擁抱反射在3~4個月消失。

第五,嬰兒早期社會行為與語言發育具體如下!新生兒對大人的聲音和觸摸可產生反應,包括看、聽,表現安靜和愉快等。2~3個月時,小兒以笑、啼哭、伸手等行為以及眼神和發聲表示情緒變化。2個月的嬰兒有愉快或不高興的面部表情。3個月的嬰兒,當感到愉快時可有意識地微笑,並可以發聲大笑。有意識地微笑是嬰兒社會行為的表現,稱為「社會性」微笑,它是嬰兒智能發育的重要標誌,這一階段是人生「社會化」的開始。

嬰兒期是語言發育的準備階段和開始階段。1個月是反射性發聲階段,由生理上的需要做出哭喊反射。1個月後出現條件反射性發聲,用不同的聲音表示不同的意思。2~3個月開始「咿呀」做語,以發聲為快樂,可以發「啊」、「咿」「唔」等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