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券商為何青睞廣汽?

券商為何青睞廣汽?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廣汽。去年帶隊汽車報訪團主要是慕名爆款車傳祺而來,這次帶隊時報訪團主要想看看集團全貌。行前,券商分析師告訴我,他們判斷汽車行業的晴雨,主要選取三個樣本:上汽、吉利和廣汽。說實話,選取上汽和吉利不難理解,一個是銷量第一的行業老大,一個是增速最快的後起之秀,可是選廣汽是為那般?無論是銷量體量還是名氣,廣汽在國內汽車集團中只排在5、6位,眼裡不揉沙子的資本市場何以青睞廣汽?

盛夏的羊城,室外濕熱難耐。珠江新城的廣汽展廳里,時尚的櫥窗、高清的布展和鋥亮的樣車,令人耳目一新。特別是曾慶洪董事長的現場解說,一一消融了採訪團心頭的疑團。簡單說,廣汽作為地方車企,放到改革開放40年的大背景下,在中國汽車從小到大的努力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樣本價值。我粗粗歸納,突出價值至少有三。

其一廣汽是開放的先鋒。如果說廣東是中國開放的先行者排頭兵,廣汽無疑擔當了我國汽車行業開放的先鋒隊。最先與標緻,後來是本田,豐田和三菱,以及菲克合資,雖歷盡曲折與衝突,卻得大於失而無怨無悔。廣州本身就是個充滿包容性的城市,這對廣汽的企業文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既務實又開放。廣汽的領導班子來自五湖四海,員工也是攬天下英才而用之。進入互聯網時代,廣汽擯棄門戶之見主動與新造車企業合作,與寧德時代合作發力新能源汽車,與騰訊合作與科大訊飛合作解決智能互聯,打造不斷開放的升級版。

其二廣汽是改革的先鋒。中國車企在追趕世界的跋涉中遇到的難題不勝枚舉。問題是病,改革是葯。廣東得風氣之先,廣汽總是能搭上改革的頭班車,譬如國內首家A+H股整體上市的車企,推行的國企股權激勵不僅惠及2600多名骨幹,還包含領導班子。曾慶洪告訴我,他們今年又 搭上了國企混改的頭班車。廣汽內部的三項制度改革力度也很大,高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收入能升能降,在國企里走在前列,無論是機制制度還是文化習慣,廣汽是最不像國企的國企。難怪廣汽走出了一條「以市場為導向,小投入快產出,滾動發展」的路徑。事實上,這種路徑也很適合中國的汽車市場。

其三是自主品牌的先鋒。廣汽是靠合資起家的,相繼與國際汽車大佬攀親合資,過過小日子應該不會差,但是他們鐵了心干自主。從廣州標緻時代到廣州本田時代,到今天的傳祺時代,無論與外資合作如何風生水起,廣汽心中始終沒有忘了初心。合資的目的是讓自主站到巨人的肩上超越,現實的結果是不少喊自主震天響的國企躺在巨人的懷抱里沉醉不起。傳祺卻扛起了國企干自主的大旗,一舉實現了三大突破:最先實現真正的盈利,且成為廣汽旗下一眾合資中利潤貢獻的老大;在合資給自主當老師的同行中,傳祺反過來給合資當起了老師;在自主品牌價格向上發起的一次次衝擊中,傳祺最先突破20萬級別的天花板。

竊以為中國自主品牌成長不夠快,很大程度源於合資依賴症,只靠餵奶的孩子長不壯。對自主品牌,我們要說兩句話,一要自信,二要自省。這也是傳祺的經驗,只自信不自省,難成氣候。只自省不自信,難有出路。

坐在我對面的曾慶洪身心矍鑠,氣定神閑。既使面對攝像機也有問必答,坦誠應對。從1985年廣州標緻成立起,到如今的廣汽,已經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了33年,可以說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參與者,見證人。他強調高質量發展對廣汽來說,就是要從產能擴張轉到品質品牌。汽車界不應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擴大產能上,而應以創造中國的世界知名品牌為己任,針對我們的薄弱環節加大創新力度,注重提高產品質量和優化結構。一句話,自主品牌一定要往高端走。「高端定位,品質優先」,今天看給傳祺定位的這8個字,似是理所當讓,但當年決策時,敢於擯棄從低端開始一步步向上的老套路,應該說內部認識有分歧,外部市場有風險,是一次極不尋常的艱難決策。

今天,站在新起點的廣汽,誓把傳祺打造成世界級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但是面臨的挑戰也是高難度的,譬如眼下的銷量不盡人意,自主的譜系還不完善,新車推出的節奏有點滯後,新能源起步遲緩等等。我想,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同樣具有樣本價值,同樣對同行有著實驗價值。難怪券商分析師要如此選取樣本,這不僅是對廣汽的關注,更是對未來的關注。接下來讓我們聽聽曾慶洪是如何回答資本的追問。

(作者系證券時報社長兼總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一周機構去哪兒?博時、重陽投資等調研了這些股
買10萬賺10萬?土耳其貨幣崩盤,中國代購又火了!奢侈品瘋狂打折「一筐筐買」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