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軍抗日名將用槍對準地下黨員胸口,結局令你想不到

國軍抗日名將用槍對準地下黨員胸口,結局令你想不到

1948年11月19日清晨,南京國民黨陸軍中央監獄大門外響起了一陣陣槍聲,5位硬漢子倒下了。

其中有一位叫謝士炎,當時的公開身份是保定綏靖公署軍務處處長。

他的軍銜是國軍少將,卻死於國軍的槍口下。

魂魄化成精衛鳥,血花濺作紅心草。

國軍抗日名將用槍對準地下黨員胸口,結局令你想不到

他的傳奇人生,讀來令人驚心動魄。

謝士炎是湖南雙峰人,家世十分顯赫,叔伯兄弟中有9人曾畢業於軍官學校,其中有6人成為國民黨高級將官。伯父謝紹安曾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中將參謀長,父親謝紹先曾在湖北陸軍任軍需官。

1927年,15歲的謝士炎隨伯父來到南京,先考入國民黨工程兵學校,以後又入陸軍大學第十四期深造。他不僅軍事成績優異,且通俄、英、法3國文字。

1937年夏,謝士炎在陸軍大學畢業,1940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六軍四十六團團長。

1942年浙江衢州之戰,謝士炎率一團之眾,與十倍於己的日寇激戰數晝夜,殲敵兩千多人。深得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的賞識,贊其「壯年有為,能文善武」,並以戰功任他為少將參謀處長。

1943年8月,謝士炎到湖北恩施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部任參謀處副處長。

1945年日本投降後,謝士炎參與芷江洽降工作,並任武漢前進指揮所主任,負責接收日偽部隊。

他嚴於職守,與趁接收之機大肆貪污的軍統特務進行鬥爭,內心深處對國民黨當局的腐敗和反動政策深惡痛絕。

1946年,謝士炎先後在第十一戰區長官部、保定綏靖公署任少將作戰處長。這時,蔣介石已發動內戰。謝士炎清楚地看到了蔣家王朝的窮途末路,決心棄暗投明,投奔人民的陣營。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如何找黨組織呢?謝士炎苦無途徑。

他決定去找位老朋友,即第十一戰區外事處副處長陳融生(系中共地下黨員),以便將自己擬訂、並經蔣介石批准、即將執行的《國民黨第六戰區進攻張家口的作戰計劃》密投到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葉劍英手中,以戳穿國民黨當局假談判、真備戰的陰謀。

他從平時的觀察中,感覺陳融生是共產黨人。陳融生曾為謝士炎提供過進步書籍,但從未對其說過自己的真實身份。

當時,陳融生正接受中共地下黨的指示,擔負偵查國民黨在張家口方向作戰情報的任務。他雖然利用自己在國民黨的合法身份進行了多方偵查,但始終未接觸到作戰機密。

一天晚上,正當他苦無良策時,有人闖進門來,用槍口對準其胸口逼問他是什麼人,心裡十分緊張,暗想:是不是自己的身份被發覺了呢?

於是,陳融生緘口不言,閉上眼睛,聽候對方處置。

持槍人開了電燈後,陳融生才發現這位魯莽威逼者,竟然是朝夕共事的好友謝士炎!

他頓時鬆了一口氣,但謝士炎的槍口仍緊逼在他的胸前,並威逼陳融生替他送出一份東西,如不答應,就要同歸於盡。

陳融生是戰鬥在敵人心臟多年的中共地下黨員,在沒有完全弄清對方的來意之前,不敢吐露真情,只好敷衍之。

謝士炎看到陳融生仍不肯說實話,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陳融生和他一起將這份進攻計劃送到葉劍英手中。

在謝士炎的配合掩護下,陳融生巧妙機智地將情報送到了北平地下黨負責人徐冰手中。徐冰看後,立即轉呈葉劍英。

謝士炎、陳融生二人整了幾個菜,高興地喝了一整瓶汾酒,慶祝自己的勝利。

10多天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張家口戰鬥中取得輝煌戰果,證實了情報的準確性。

自此,謝士炎被我地下黨吸收為秘密情報員。1947年2月4日,謝士炎由葉劍英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此後,中共地下黨組織決定利用謝士炎的合法身份,在北平第十一戰區展開地下工作和兵運工作。謝士炎利用參與國民黨高級軍事會議的機會,向黨提供了一系列重要軍事情報,為人民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7年9月24日,保密局的特務在北平偵破了設在京兆東街24號的一處中共秘密電台,抓捕了陳佈雷的女兒、已是中共地下黨員的陳璉以及她的丈夫袁永熙(也是地下黨員),還有該地下電台的台長李政宣及其妻張厚佩(電台報務員)等人。

李政宣與張厚佩在被捕後貪生怕死,無恥叛變,供出了中共在華北、東北、西北、華東等地軍事情報系統的許多重要線索及地下黨組織的秘密。

在南京的保密局局長鄭介民、副局長毛人鳳得訊後,立即當面報告了蔣介石,蔣介石大為吃驚,命令一律逮捕。

保密局的特務們順藤摸瓜,在北平、瀋陽、南京、西安、蘭州、承德、保定等地逮捕了120多名中共地下工作人員。而在北平被捕的這些人員中,竟有四五名是第十一戰區本部的將校級軍官!

他們是:國民黨保定綏靖公署作戰處少將處長謝士炎,保定綏靖公署軍法處少將副處長兼河北省政府機要秘書丁行,十一戰區司令部參謀處少校參謀兼作戰科科長朱建國,十一戰區司令部二處少校情報參謀石淳,北平空軍第二軍區司令部上尉情報參謀趙良璋。

謝士炎是被保密局北平站特別行動組組長谷正文抓捕的。

谷正文是山西汾陽人,與筆者劉繼興是呂梁老鄉,後為台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特勤處」少將主任,曾參與策劃「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在谷正文後來的回憶錄中,對謝士炎有大段記述。該回憶錄通篇極盡自我吹噓之能事,唯獨對謝士炎這個對手,極為恭敬。

谷正文寫道:「我不是一個輕易以貌取人的人,可第一眼看到謝士炎時,卻被他那從容凜然的氣勢給震懾住了。」

谷正文問謝士炎,為何以國軍將領身份替共產黨做事?

「謝士炎答道:黨的名稱並不重要,它們只有好壞之分。我在國民黨部隊很多年,經歷過很多階層,所以我有資格批評它沒有前途。至於共產黨,我至少欣賞它的活力、熱情、組織與建設新中國的理想,因此,我選擇我欣賞的黨。而且,我認為國民黨是妨害共產黨早日建設新國家的最大阻力,所以,我用國軍中將(註:應為少將)作戰處長的身份,幫助共產黨消滅國民黨!」

由谷正文引述的這段話,道出了謝士炎投身革命的堅定信仰。

1947年11月30日,謝士炎等五人被解往南京,先關進寧海路19號國民政府軍法局,後被關入"木籠大廈"看守所,繼又作為重犯嚴密關押在中央軍人監獄。

在獄中,謝士炎等受到嚴刑拷打,歷盡種種折磨,但他們始終堅貞不屈,視死如歸。

1948年11月19日晨,南京城西江東門外國民黨中央軍人監獄沉重的鐵門打開了。

荷槍實彈的國民黨軍警跟著典獄長來到這裡,點名提取5名要犯,要進行處決。

第一個被點名的是謝士炎。謝士炎很安詳地穿好綠呢軍大衣,扣好風紀扣,穿上鞋,一聲不響地昂著頭走了出去。

接著是朱建國、石淳、丁行、趙良璋。

他們的步履堅定有力,昂首挺胸,神情威嚴,都穿著整齊的國民黨將校軍服。

5人被押向獄外的一處菜園荒地刑場,空氣為之凝固。

槍聲響起,五位英雄倒下了。

這就是中共情報史上著名的"北平共諜案"事件,被稱為「北平五烈士」。

犧牲時,謝士炎年僅36歲。

謝士炎愛好文學,很有才情,常常用詩抒發胸臆。同一個監獄裡的難友們都記得謝士炎曾經寫過一首視死如歸的詩:

華夏神州炮聲隆,

英雄效命為工農。

生死一線咫尺外,

青春原是血染紅。

1948年11月,就義的時刻到了,謝士炎揮筆寫下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況復男兒失意時。多少頭顱多少血,續成民主自由詩。"他從容走向刑場,

事後,人們在謝士炎將軍的褲袋裡,發現了一首血跡斑斑的遺詩,這是他臨刑前寫的:

人生自古誰無死,

況復男兒失意時。

多少頭顱多少血,

續成民主自由詩。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第八兵團跨越長江天險後,勝利地攻佔南京,為爾後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重要條件。

就在當天下午,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政委袁仲賢接到葉劍英從北平發給他倆的專電,務請他們派人在敵人監獄裡找到謝士炎。

進駐南京的三十五軍奉命立即派人去中央軍人監獄尋找,最後從獄方的行刑記錄上查到了謝士炎等已於幾個月前遇害。

陳士榘立即給葉劍英回了電報。

時任北平軍管會主任兼市長的葉劍英,拿著電報的手微微抖動,動情地說:「謝士炎犧牲得太早了,哪怕再等個一年半載……」(劉繼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