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策意外去世,執掌兵權的周瑜,為什麼不割據江東?原因很簡單

孫策意外去世,執掌兵權的周瑜,為什麼不割據江東?原因很簡單

公元191年,曾得朝廷倚重,也曾讓董卓聞風喪膽的江東猛虎孫堅,中伏身亡,他年僅十七歲的長子孫策,接過了家族的重任,先在袁術身邊效力,後借故出走,平定江東,自成一方勢力。只可惜,孫策也不長命,公元200年,剛剛平定江東之地的他,在遊獵之時遇刺身亡,終年僅二十六歲。我們都知道,在孫策去世之後,接手江東的人,是他的弟弟孫權,然而比起孫權,有一個人其實更適合接手孫策的地盤和勢力,他是誰呢?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與孫策有總角之好的周瑜。周瑜對孫策而言,是一個極其重義的兄弟,當初孫策遷到周瑜的老家,周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後來孫策起兵平定江東,周瑜則起兵相助。除了重義之外,周瑜本身的能力也不容小覷,畢竟不是誰都敢提出兩分天下,也不是誰都能夠讓孫權承認,沒有此人,「孤不帝也」。不管是論能力,還是論平定江東的貢獻,亦或是論年齡,周瑜都比孫權更適合江東之主這一位置,可是,他為什麼沒有取代孫權而自立呢?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周瑜本身沒有野心,會參與這些事,僅是為了全兄弟之義吧?而且以他與孫策的交情,又不是孫策將江東交付給了他,他怎麼會去搶孫氏的江山呢?這固然是周瑜沒有取代孫權,自己接手江東的重要原因,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使他不得不安分守己——他若想篡權的話,有三類人根本無法搞定。到底是哪三類人,能免難住文韜武略的周瑜呢?

一、孫堅舊部

孫氏家族原本並非大族,到了孫堅時期,因為一人驚走一群海盜,還殺掉了其中一人,才得以出人頭地,並步入了官場,並在協助官府剿滅「陽明皇帝」之後,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在這個過程中,他積累了一部分名將,例如程普、韓當、黃蓋等,這些人雖然地位不及孫權,但是在江東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而且都有勇有謀有兵權。如果周瑜想篡權,這部分人誓必會拚死反對,周瑜大約是無力招架的。

二、江東大族

另外,孫策是一個「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的人,江東名士張昭等人,都對他死心蹋地。如果周瑜有什麼不軌的心思,這一部分人,大約也會反抗到底。在江東地盤上進行統治,卻得不到江東大族的支持,顯然是不現實的,我們都能夠想通這一點,以周瑜的才智,自然看得更通透。

三、孫權

除了孫氏政權的擁護者之外,孫權本身也並非庸才。《三國志》記載,孫權十五歲,便擔任了陽羨長,並「察孝廉,舉茂才」。而且他雖不擅統兵,卻非常精通政事,孫策臨終前曾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面對這樣一個雄主,周瑜想要成功篡權,也同樣不容易。

通篇分析之後,也許有人會說,小編以小人之心度君了之腹,認為周瑜不篡權僅是因為他的忠、他的義。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就算周瑜有這等想法,估計也是達不成的,畢竟這三類人,他根本搞不定。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一種最特殊的刑罰,女人覺得十分羞辱,男人卻非常熱衷受罰
孫權一生痛失兩位名將,此二人去世後,東吳從此只能偏安一隅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