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處暑到,這樣做才能讓寶寶度過「多事之秋」!

處暑到,這樣做才能讓寶寶度過「多事之秋」!

處暑的到來,意味著炎熱暑天結束了,秋天即將來臨。今年的處暑是8月23日,一旦過了處暑,雖然白天午後仍舊炎熱,但夜晚的溫度會變得很低。民間諺語有「處暑寒來」、「秋老虎,毒如虎」等之說。因此,氣溫慢慢變涼、早晚溫差大,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這個時候,孩子最容易生病,比如感冒、腹瀉、消化系統疾病等,真的應了「多事之秋」,因此,未病先防至關重要。

處暑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秋燥」,容易引起口唇乾燥裂口、鼻子干、咽干、皮膚乾裂、大便秘結等。雖然天氣逐漸涼爽,但是仍有餘熱;燥熱的病邪容易引起外感熱病,孩子的身體容易被秋燥傷害肺部,特點是在感冒的基礎之上,出現發燒、頭痛、咽干鼻燥、怕冷、咳嗽少痰、口唇乾裂、手腳心熱等癥狀。所以處暑前後家長要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同時要滋陰潤燥養肺,預防秋燥。

那如何幫孩子「養」掉燥氣?

1、清淡飲食

處暑後,飲食應清淡、均衡飲食,有助於胃腸功能正常運行。孩子還在成長階段,蛋白質、脂肪也是需要攝入的,若攝入不足也會導致抵抗力變弱;但避免過於肥甘厚味油膩的食物,容易引起孩子不消化。再者,夏季常吃的鮮活貝,性寒,處暑立秋之後也應少吃。同時,涼性的水果也應少吃,會傷脾胃的陽氣,導致孩子腹瀉。

飲食原則:防燥護陰、少辛增酸、滋陰潤肺的原則。

2、防秋燥

人的肺臟喜清肅濡潤,燥氣最易傷肺。燥傷肺,會導致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受到影響,結果就出現了鼻腔乾燥、咽喉干痛、乾咳少痰等癥狀。秋燥的咳嗽分為涼燥和溫燥。溫燥之咳,是以口乾咽痛、咳嗽少痰、不易咳出為特點的,同時孩子伴有發燒、頭痛、微寒等風熱表證。涼咳是以咳嗽少痰、咽干鼻燥等為主,頭痛無汗,惡寒發熱等風寒表證。

因此,家長處暑前後應該開始給孩子多喝水,吃梨、柑橘、葡萄、蘿蔔等滋陰潤燥等食物。若孩子出現秋燥之病,通過簡單的處理不能緩解,一定儘快到醫院就診。

3、保暖

首先是給孩子的肚子保暖,肚子受涼容易導致脾胃虛弱,出現食慾不佳、肚子痛等疾病的發生。

其次,孩子的手腳要暖,手腳的皮膚非常敏感,這是因為神經末梢豐富;所以要保護孩子的手腳,這樣才能適應外界的氣候變化。

再者,背部保暖,但不要過暖,容易出汗而著涼感冒;脊柱內的血管神經分布多,適當的保暖能預防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還在追著寶寶喂飯吃?別那麼累了,用好這幾招,寶寶乖乖吃飯!
孕期常吃這3類食物,容易引起寶寶「胎毒」,孕媽別再「犯傻」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