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品讀」年代是回望的路徑⑧:消弭崛起的陣痛,回望關切個體的初心

「品讀」年代是回望的路徑⑧:消弭崛起的陣痛,回望關切個體的初心

【編者按】

年代不曾局限回憶的路徑。

於不同年代的人而言,生活中留下的印記,有著或多或少的差異。

1978年轟然鳴響的大變革,悄然改變了一個大國運行的軌跡。隨之轉動的,是無數人命運的指針,與豁然洞開的種種人生可能。

是的,「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

1978,無疑是這樣一個年份,成為中國當代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

為了更好的前行,「品讀」專欄策劃推出——《年代是回望的路徑》系列文章,以年代為路,與您一起回望國運、家運和個人命運的變化。今日推出八月主題「40年間,我們破冰前行」第四篇。

把百年發展歷程,濃縮為30年的浩蕩風雲。

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可比擬的輝煌崛起。

但輝煌背面,總有顧及不到的角落。就像前行的人群里,總會有錯亂的腳步跟不上遠方的足跡。

所以,當越來越多的個體到達暫歇的驛站,我們選擇停駐,等一等那些,散落的、失落的,需要被撿拾與關注的個體,以及細節。

「品讀」年代是回望的路徑⑧:消弭崛起的陣痛,回望關切個體的初心

(電影《十八洞村》宣傳海報)

2013年:十八洞村,喚醒沉睡的村莊與土地

這個村子,即將改變人類有關貧困的歷史格局。

但習近平總書記來的那天,村民施關保並沒有想到這麼遙遠。他只隱約覺得,這個和石爬專老人親切交談的「大人物」,會讓自己實現想了半輩子的養牛夢。

是的,夢實現了,比他想的更快。第二年,進村的扶貧隊就給他帶來了貸款,帶來了12頭湘西黃牛,和4.8萬飼養補助。

他修了多功能牛圈,帶著黃牛去他最熟悉的山頭吃草。不到兩年時間,黃牛增加到28頭,還養了100多隻土雞,加上1500多公斤稻穀、500多公斤玉米,2016年,他的收入達到了7萬元。

然而他的變化只是村子裡最平凡不過的一個縮影。

這個「精準扶貧」的首倡地,沒有高大上項目,沒有大拆大建,卻在精準滴灌、造血發展的扶貧幫扶下醒來。青石板路蜿蜒,合作社、工廠因地而建,一戶一景的苗寨過上了現代與原生態結合的民族特色生活。

2017年,十八洞村在兩會時間,向習近平總書記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我們,脫貧了。

又是一年秋,古老的苗寨長出新生的金色果實。也長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扶貧新路,越來越多的村莊和土地,會在「精準扶貧」的路上,趕上美好生活的前路。

「品讀」年代是回望的路徑⑧:消弭崛起的陣痛,回望關切個體的初心

(重現搖櫓聲聲的湘江)

2013年:一江碧水,承載大湖之南的鄉愁

湘江,流淌著湖南的歷史與榮光。

但另一面,她也承受著湖湘兒女成長的陣痛——全省60%左右的人口、75%以上的生產總值、60%以上的污染,負重於湘江一身。

沉珂難愈,子孫後代何見一江清水?2013年,湘江流域保護和治理,成為湖南省「一號重點工程」。是的,當沿岸的個體從河流中索取了足夠的生產與生活,是時候,將生態與文明,重還給不復昔日的湘江。

2017年9月28日,株洲清水塘的最後一根煙囪退出歷史。清水塘153家納入關停範圍的企業,已關停147家。

婁底錫礦山,192家冶煉企業重組為現在的7家。寸草不生的荒山重新復綠,建成了2萬畝礦區復綠示範基地。

衡陽水口山,「世界鉛都」,關閉淘汰190多家落後企業,整合產能重組為5家規模企業,湘江松柏斷面水質穩定提高到Ⅲ類標準。

郴州三十六灣,曾經讓這裡千瘡百孔的300多個採礦點不見。如今,站在海拔1000多米的主礦區山頂,放眼四周,藍天白雲,十多座風力發電機組隨風起舞。

5年砥礪,回頭相望,才知湘江已聞昨日的搖櫓聲聲,她從高山走來,向東海奔去,穩穩托起這一湖四水的繁茂經濟。

一條湘江,關乎生態,更關乎與之相連的枝枝蔓蔓;不僅關乎一時一地的當下,也關乎一鄉一鎮、一市一省,乃至家國的未來。

「品讀」年代是回望的路徑⑧:消弭崛起的陣痛,回望關切個體的初心

(「一帶一路」背景下,湖南發展日新月異。圖/紅圖秀虎)

2013年:一帶一路,對接更美好的生活

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是時代的主題。

於湖南而言,當「一帶一路」打開了「中國夢」與「世界夢」的通道,唯有創新與開放,才能應對瞬息的局勢;也唯有對接「新絲路」,深化區域合作,才能讓這片土地愈發富饒美麗,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向著美好生活,更加有力地邁進。

於是,「一帶一路」的漫漫征途,越來越多的湘企應聲而入,精準對接。

白俄羅斯,中聯重科帶著湖湘智造,在莫吉廖夫州,開啟了「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中白工業園項目建設。

賴比瑞亞,中電集團與泰富重裝集團攜手建設鋼鐵水泥廠;伊朗,中建五局與湖南省交通勘察設計院合作修建阿巴斯港-克爾曼高速公路;寮國,中國航空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與湖南炫燁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生態農業產業園……

沿線的國家,逐一被湖湘的生機與活力感染,開放崛起的湖南,穩步走入詩和遠方。

對外的腳步仍在繼續:湖南首個外國領事館——寮國領事館設立,湘歐快線發運班次穿梭往來,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貨物吞吐不息,湘企生產出口產品的車間加速運轉,80對國際友城頻繁互動……

這片沒有佔據沿海有利地形的土地,用自己的開放與創新,對接500強,對接新絲路,對接自貿區,對接湘商會,對接北上廣,也對接上了更美好的生活。

「品讀」年代是回望的路徑⑧:消弭崛起的陣痛,回望關切個體的初心

(村寨里的新生活)

2017年:七個「有所」,細化民生的路徑

獲得感,是民生邏輯中最真切的指標。

「做一個中國的老人是幸福的、光榮的。」這是86歲的湘潭老人彭奶奶入住養老院四年最深刻的感受,也是最真實的獲得感。

此時的她,衣著乾淨,雪白的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正在養老院中帶領大家做她獨創的健身操,她笑稱這裡,就是老人們的幼兒園,「夏天有空調,冬天有熱水暖氣。身體哪裡不舒服了,按一下床頭鈴,就有護理人員過來。」

而這家養老院,是湘潭從2009年就開始探索的「醫養結合」新模式下的第一家養老院,也是湖南省的第一家。

2016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民政部發布了首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湘潭市就是試點之一。從養老、醫療、康復、護理,到臨終關懷,湘潭市全方位的養老服務,改善了越來越多人的老年生活。

而類似的對弱勢群體的關懷還有很多,邵陽三級診療模式下可以在家裡做透析的病人,醴陵被「愛心午餐」「天使書屋」關懷的留守兒童,每一個弱勢的個體,都在民生的關懷下,獲得美好生活的堅強助力。

去年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深切地提出,「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對民生的關切,落在湖南的土地上,便在省委省政府的決策中,化為一條條具體的現實路徑。

從住有所居的房價平穩,到綠色發展的街道改造;從鄉村振興的美麗鄉村,到全域旅遊的特色小鎮,從「農村娃也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到農民工靠知識改變命運,美好生活,成為每一個湖南人觸手可及的遠方。

這些在改革開放的宏偉歷程中,沒有來得及跟上腳步的個體們,在「以人民為中心」的主旨下,重新跟上了前行的隊伍。

念之再三,銘之肺腑。

有關民生,向來深刻。這一場偉大的改革,最終無非讓個體過上美好生活,而關切個體的初心,也讓直面時代的我們,擁有了頭頂的星空,擁有了夢想的起源。

而這也是變化的時代里,唯一不變的堅守。

文/雁丘

《年代是回望的路徑》系列文章:

八月主題——「40年,我們破冰前行」:

⑤:從田野、商店、工廠走過的改革路

⑥:改革的時代印記,拓展的生命厚度

⑦:跨過世紀,迎接萬物互聯的社會

七月主題——「時代背景下的個體變遷」:

①:一個村莊里的時代縮影

②:80年代,我們從村莊望向城市

③:撥開山河,我們遇見世界

④:萬變的世界,帶動個體的變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