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伯溫後世子孫過得如何?溫嶺這個村裡就有不少他的後代

劉伯溫後世子孫過得如何?溫嶺這個村裡就有不少他的後代

劉伯溫有再生諸葛的稱號,他是明初的第一大謀士,是朱元璋的開國功臣,給歷史留下了一道傳奇色彩。劉伯溫病逝前曾告誡過兩個兒子在胡惟庸敗了,將自己的遺言告訴朱元璋。劉伯溫的兒子們死後,劉伯溫的後代現在在哪裡?你可知道,溫嶺塢根鎮就住著不少劉伯溫的後代?

塢根新方村

住著不少劉伯溫後代

劉姓是塢根鎮新方村的第一大姓,《新方劉氏宗譜》記載,新方劉氏祖先是青田劉伯溫,始遷祖劉孝忠是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人,自青田卜居玉環,從大青、小青、輻嶼等處輾轉遷徙,最後定居新坊。到嘉靖年間,新方劉氏始立宗譜。

劉伯溫的祖輩應該是江蘇一帶的人,後來遷往陝西,但在北宋滅亡時,劉伯溫的的先祖有又遷到了杭州,之後也有遷移,但是都沒有出浙江省,劉伯溫於1311年在浙江溫州出生。

長子劉璉、二兒子劉璟與官場多有糾葛,最終下場都令人心寒。孫子劉廌決心不入仕途,在家鄉奉養老母。從劉廌這一代開始,往下數的九代都沒有人做官。劉孝忠應該是劉伯溫處江湖之遠的某代世孫。

新方村擁有得天獨厚的灘涂資源,村裡多數村民以灘涂養殖為生。劉孝忠或許就是看中了新方的桃源風光和山海資源才留下的。

過去,新方村在塢根算是不錯的村,當地有民謠稱:「囡嫁新方,白米飯拌糖霜。」小日子都是甜的。村裡從事灘涂養殖人很多,養殖蟶、花蚶、蛤蜊還有、養紫菜的都有。養殖這一行,也和種莊稼一樣,不同年份的收成不一樣,碰到行情不好時,也會虧空。二十幾年前,村裡婦女從事繡花的人挺多的,現在早就沒人繡花了,一些婦女則從事「討小海」、踏鞋幫。

村民們雖然收入也還不錯,但村集體經濟卻比較薄弱。據悉,村裡有一塊地,10畝左右,在疏港公路邊上,如果能有項目落地,有固定的租金收入,村集體經濟會上來。

城南嶴環街

有一口的「國師井」

城南鎮嶴環街有一口國師井,據說為紀念明朝的國師劉伯溫而命名,這口井所在的地方就叫「大井頭」。

嶴環,古名隘頑。

明洪武初期(1368年),受明國師劉伯溫的委託,明元帥徐達手下大將胡大海率兵至隘頑,築城防守海上之敗寇,連三山(沙基山、下岸山、上岸山),上萬人用黃土築城,一夜城成。

為屯兵,解決將士生活用水,據劉伯溫意見,在離北門城牆內30米處鑿一井,此井已有630多年,長年不枯,水味甘純而質優,長期為附近百姓生活用水,隘頑後人為紀念劉伯溫,遂取命為「國師井」。

離劉伯溫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數百年,儘管對於劉伯溫這個人的議論不一,但是與他相關的故事依舊留存在書中,供世人閱覽與研究。

根據相關記載,直到世孫劉瑜擔任地方州的指揮使,才重新拾回了劉家當官的路子。後來,劉瑜死後,他的兒子、孫子也繼承了劉瑜的事業,在朝廷上都有一官半職。

劉家的支系十分龐大,以溫州為中心,向全國發展,到如今,外國也有劉家的後裔。每年到了祭祖的時間,從國外、國內各地趕過來的後代多達八萬人,每年都要擺至少五百桌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台州百事通 的精彩文章:

來預測!台州中心城區三大板塊,你更看好哪個區塊?

TAG:台州百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