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尼安德特人和傑尼索瓦人的後代首次被確認,專家:不同人種曾自由雜交

尼安德特人和傑尼索瓦人的後代首次被確認,專家:不同人種曾自由雜交

近年,不少研究都顯示現代智人是多個不同人種的後代。智人並不是出現在尼安德特人之後,我們與尼安德特人之間在時間域上至少存在約3萬年的交集,關於現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間是否有性接觸併產生後代的問題一直是人類學界爭議不決的問題。

最新刊於《自然》的研究,成功從有超過5萬年曆史、於2012年俄羅斯境內阿爾泰山脈的丹尼索瓦洞找到的古人類少女Denny骸骨提取基因組,並發現Denny母親為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而父親則是丹尼索瓦人(Denisovan),兩者基因比例相若,推斷Denny屬第一代混血兒。

位於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脈的丹尼索瓦洞穴

腳趾骨

此期學界曾根據多個古基因組,發現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以及現代智人(Homosapien)祖先於末次冰期的歐亞大陸共存、雜交;而此前最接近首代古人類混血證據,是從早期智人骸骨中發現,約4-6代前的祖先仍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是較為神秘、已滅絕的早期人種,其身份於2011年才在同樣于丹尼索瓦洞發現的骸骨化石確認。

尼安德特人(藝術家的印象)

尼安德特人

但是次研究的基因組則是迄今最直接證據顯示,多個早期人種曾雜交並繁衍出混血後代。而多個古人類基因,現時仍存在於現代人類體內,與我們的皮膚、頭髮顏色、新陳代謝速度、免疫系統以至禦寒能力等相關。

研究由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Viviane Slon領導,從該不足2厘米的骸骨碎片表面特徵顯示,相信Denny至少13歲。而且骸骨的基因組竟有大致相約比例是尼安德特人與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此外,少女所有染色體中的異型對偶基因比例幾乎都是50%,顯示其父系與母系染色體均直接來自該兩個不同人種;而只由母系遺傳的線粒體DNA亦顯示只來自尼安德特人,因此團隊認為,Denny就是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特人的第一代混血兒。

骸骨碎片DNA分析

在更仔細地檢驗「骸骨碎片」的基因組時,團隊再發現Denny的父親其實也有極少量尼安德特人的DNA,可能經歷了幾百代。至於母親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則比在丹尼索瓦洞中發現的其他遺骸,更接近克羅埃西亞地區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表明不同群族的尼安德特人曾在歐洲和西伯利亞之間來回遷徙、曾自由地雜交。

雖然,這兩個人種曾自由雜交,並將自己的基因交換。不過,未有參與研究的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古基因學家Johannes Krause研究突顯出問題:為何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特人仍保有極大基因差異,是兩個不同人種?他認為,地理阻隔是其中一個原因,未來學界將需更多古老DNA,了解早期人類歷史。

究人員挖掘洞穴

Pbo也有類似看法,他指出現時大部份尼安德特人骸骨都在歐亞大陸西部發現,而丹尼索瓦人則只在丹尼索瓦洞發現,雖然兩者居住地在阿爾泰山脈有所重疊,但絕大部份尼安德特人可能一生都未曾遇過丹尼索瓦人。

如果真的證明了那個混血兒是真的,那麼現代人很有可能是滅絕的尼安德特人和神秘的傑尼索瓦人的結合後的後代。如果是那樣的話,人們就有理由對這三個種群進行重新歸類,使之歸於同一物種。

(編譯來源 《每日郵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另類啄木鳥,別人都是森林醫生,它們更像「吸血鬼」多些
澳洲「人兔大戰」超百年都搞不定,而中國一年就吃掉5億多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