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深處有秘境,誰說這裡只有艷遇?
說起麗江,
真的算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地方了。
多少人都是帶著故事來到這裡,
再帶著新的故事離開,
就像一支唱不完的民謠。
再一次踏進麗江,已是十年。
(咳咳,竟然又暴露年齡)
在20歲那年的印象里,麗江是雨後光滑的青石板,是四方街街口納西族老婆婆跳起的舞,是日光傾城時的細雨,是叮叮咚咚的風鈴,是踩上去咿咿呀呀的木質樓梯,是火塘前的低吟淺唱,是旅行者的故事與酒。
那時候,麗江還沒有被大火燒過。
那時候,秋炫瓷還不是《木府風雲》里的阿勒邱。
那時候,大冰還沒有出版《乖,摸摸頭》。
那種故地重遊的感覺甚是奇妙,
熟悉的街道,卻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當年一起醉酒的朋友們早就不再流浪,
當初熟悉的店面早已改頭換面。
麗江,已經不是我曾經愛過的麗江了,
陌生而又熟悉。
朋友圈裡有人說,不是麗江變了,是文藝青年長大了,心境不一樣了。誰說不是呢?
當年的自己,懷著一顆文藝青年的心,嚮往著自由渴望著獨立,
而今天呢,一米陽光,一杯清茶,看天、看雪、看雲捲雲舒,
只要與愛的人在一起,哪裡都是目的地。
今天的麗江,也撕掉了過往人們賦予它的無數標籤。從「觀光」到「康養」,從「旅遊」到「旅居」從「呆」到「養」。
在聖潔的玉龍雪山下、世外桃源般的東巴谷中,東巴秘境揭開了麗江旅遊康養+旅居新模式。
獨特的運營方式
其實對於景區,我一向是不太感冒的,本來渾然天成的一處美景,圍欄一圈,就可以收取昂貴的門票了。
看著那樣昂貴的門票,再加上一些多此一舉的人工雕飾,再美的地方也就被破壞了。
而位於玉龍雪山腳下的東巴秘境,位於麗江市玉龍雪山東南隅的玉龍縣白沙鎮,離麗江古城10餘公里,採用了限流量、免費開放的運營方式,這意味著進入東巴秘境景區不需要門票。
收費機制在於深度體驗項目,目前深度體驗的項目包括雪山祭祀、玻璃弔橋、騎馬、酒店的雪山下午茶活動等。
這一與眾不同的運營方式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而景區里點點滴滴關於東巴文化的痕迹隨處可見,也讓我心懷感念。
東巴文化,是麗江的根,是居住在麗江的納西族人長期以來創造並保留下來的一段歷史。雖然簡單,卻獨一無二。
東巴秘境的尼瑪堆,守在了門口,瑪尼石平衡於天地之間,上順天意,下接地氣,天人合一。
在這裡可以放下包袱、可以留下祝福,孑然一身,面向聖潔的雪山前行。
緊挨著尼瑪堆的海螺山,成百上千的石頭上,用彩色的筆寫上了東巴文,堆成了倒置海螺的模樣。
「玉龍雪山是納西族保護神『三多』的,是當地納西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
花開四季的山谷
八月的東巴秘境,滿眼翠綠,一草一木一樹,一花一山一水,都是一首描寫東巴秘境峽谷腹地的浪漫詩篇。
東巴秘境所在的峽谷,有一個很好聽的東巴名字,「裸美樂」。在納西話里,這是「好大一個谷」的意思。
峽谷全長7.5公里,寬的地方有幾十米,窄的只有幾米,它是一個一百萬年前第四季冰川時期地球造山運動時塌陷的深谷,兩岸幾乎都是筆陡的懸崖峭壁,猿猴難攀。
紫色的馬鞭草,順著緩坡成片開來,連接著藍天白雲,猶如薰衣草一般的美輪美奐,猶如勿忘我一般的憂鬱,對望不遠處潔白的雪山卻也不失深情。
從鮮花中汲取美好,那是每一個女生簡單而純粹的夢想。
據了解,高原牧場的觀花棧道只是打造四季花谷的一部分,東巴秘境還將打造櫻花谷,依峽谷的地貌,在不破壞原生環境的情況下,科學規劃、合理種植觀賞櫻花,打造玉龍雪山腳下的櫻花峽谷。
同時,適合麗江生長的薔薇、梨花、格桑花、薰衣草、梅花、冬季的各色葉的搭配種植,將把東巴秘境打造為麗江首個花開四季的山谷。
飛躍峽谷的玻璃弔橋
凈長137米、橋面寬4米,最大谷底落差97米,橫跨峽谷的玻璃弔橋,將給人們帶來一個觀賞峽谷風景的新視角。
360度展現裸美樂大峽谷的風光,讓人忘卻時空,不僅僅是遊人遊玩裸美樂大峽谷最刺激方式,還是觀景的最佳位置。
■■■■■
橋身通體紅色,懸架在峽谷中,在輕微搖擺中行至橋中央,玻璃橋面的設計,讓人有臨空之感,從谷中吹來的微風佛面,好不愜意。
置身橋上可透過腳底的玻璃,清晰地看到橋下谷底的古道、龍潭飛瀑。
遠觀,峽谷中的東巴圖騰林、茶馬古道遺迹、亭子、馬玲架、木村村集等兼入眼中。
站在玻璃棧道底下向上望,懸掛在空中的玻璃棧道在藍天之下又成了另一道的風景,充滿了挑戰與刺激。
再伴著景區里跌宕的瀑布,這裡風景,別緻又深刻。
茶馬古道馬鈴悠揚
麗江因茶馬古道而名揚天下,千百年來,在崎嶇的茶馬古道上每天都上演著馬幫們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成千上萬辛勤的馬幫,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風餐露宿的艱難行程中,石板在馬幫長年累月的踏行下凹凸不平,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寧靜。
東巴秘境裸美樂大峽谷也不例外。
馬幫、火塘、馬鈴架,茶馬古道在不長的裸美樂大峽谷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谷底洞穴中正在烤火的馬幫,山間小路上吹奏納西樂的馬幫,還有峽谷中關於馬幫記憶的點點滴滴,簡單的場景,重現了當年的生活狀況。
行走在古道上,彷彿聽見了馬鈴聲。
在麗江,天空還是那樣地高遠,時間依然走得很慢。
無論是心境的改變,還是商業化的推進,時代在走,我們也在成長。
所幸,現如今的麗江,還是有人,仍在保護文化的道路上慢慢前行。
所以我們有了今天的東巴秘境,有了新的麗江慢時光。
End
[作者簡介]
蘇菲
一位職場媽媽,也是一位旅行家
《中國親子游》聯合作者
中國登協認證戶外領隊
螞蜂窩、窮游網、飛豬、攜程網簽約旅行家
樂途網專欄作家、微博簽約自媒體
旅遊體驗師、親子游倡導者
微博:蘇菲的旅行世界


TAG:蘇菲的旅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