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跟著名人游南明,來一場文化與美景的碰撞!

走,跟著名人游南明,來一場文化與美景的碰撞!

還記得8月10日在翠微巷溢彩甲秀茶旅驛站,那場精彩的「跟著名人游南明·王陽明篇」文旅活動發布會嗎?

作為南明區圍繞文化和旅遊大融合發展新時代要求,精心策劃、重磅推出的文旅融合新品牌,該文旅活動全新推出了「名人」、「名景」、「名校」、「名吃」、「網紅」五大游線。

今天小編帶一起去感受一場文化與美景的碰撞。

當我們來到一處風景優美之地,我們的腦子會情不自禁的閃現出一些的優美的詩詞句;當我們讀到、聽到一首描寫風景的詩句時,我們會聯想到大山的壯麗、小橋的流水……此次,我們跟著名人王陽明來游南明,從景入情、以情抒意,深挖南明區的旅遊景點文化,感受文化與旅遊的融合。

這是一個因水得名的錦繡之地。城區的西南,南明河蜿蜒而入,向東北奔流而去,在貴陽市解放之初,人民政府便將這片城市的中心地帶劃定為——南明區。據史料記載,公元1509年,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和居住期間,遊歷了此處的南庵、南霽雲祠、來仙洞、太子橋等地(現翠微園、仙人洞、太子橋、達德書院等五個地方),共留詩九首。這些詩句流傳至今,讓更多遊客和市民直觀感受並「讀懂」王陽明與南明區的故事,增添了南明區的人文底蘊的厚重感、城市環境的藝術感。

江樓翠逶——翠微園

「隔水樵漁亦幾家,緣岡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楓葉秋連萬樹霞。漸覺形骸逃物外,未妨遊樂在天涯。頻來不用勞僧榻,已僭汀鷗一席沙。」

「斜日江波動客衣,水南深竹見岩扉。漁人收網舟初集,野老忘機坐未歸。漸覺雲間棲翼亂,愁看天北暮雲飛。年年歲晚長為客,閑殺西湖舊釣磯。」——《南庵次韻二首》

翠微園前身為南庵,始建於明弘治年間,王陽明於明正德四年(1509年)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時,曾數次遊覽南庵,有《南庵次韻二首》記南庵勝景。後南庵改名為聖壽寺,其後不久,巡按貴州監察御史胡瓊將聖壽寺改為武侯祠,祭祀諸葛亮,直至明末,順治十二年,因張獻忠遺將、南明重臣孫可望佔領貴陽,再更為觀音寺,清道光年間,再改名水月寺,仍供奉觀音,直到20世紀90年代,經維修後改名為翠微園。

原木的氣息、深紅漆的門牆、青灰的瓦頂、斑駁的石板,穿過古色古香的翠微園門,自園門入,左為沿地勢修築的迴廊,右為假山流水,均有綠蔭點綴;正面拾級而上,便是明時拱南閣,自下仰觀,氣凌霄漢,來此拜倒。面對拱南閣,左側是澹花空翠園,進圓形拱門,而見翠微閣高峙江渚,遠觀黔靈橫黛,蒼翠逶迤;近觀長河氣象,煙窗水嶼,閣樓四圍迴廊環護,而樹蔭盛於中庭,再往裡便是歲寒苑,沿窄窄的地勢擴出,有亭屹立其中。拱南閣右,綠蔭層疊,曲徑穿插,首見龍門書院,書院小而精緻,翠竹盈庭,前置小亭倚之,小亭號龍亭,在園門右側的假山之上,於上可收甲秀樓全景,茶酒置之,三杯兩盞,便飛仙闕。龍門書院後,有後園,古樹古屋相映成趣,吃茶雅賞,俗塵消去。

身處翠微園中,有著這樣的美景環繞,怎的不叫人賞心悅目,靜靜的觀賞、四處品玩,「其中滋味,親臨可得」。

南霽雲祠——達德學校

「死矣中丞莫漫疑,孤此援絕久知危。賀蘭未滅空遺恨,南八如生定有為。風雨長廊嘶鐵馬,松杉陰霧卷靈旗。英魂千載知何處,歲歲邊翁賽旅祠。」——《忠烈廟》

達德學校原是元代修建的南霽雲廟,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和增修,改建為忠烈宮。學校開貴州文化風氣之先。初名算學館、達德書社、民立小學堂,民國二年(1913年) 更名為達德學校,後增辦中學。1925年又增設女中部,為貴州省著名的私立學校。達德學校自創建始,就提倡男女平等,率先在貴陽創辦了女學,同時以「好學、力行、知恥」為校訓,在教學方法上注重知行結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實踐性,提倡打開山門,放眼世界,是貴州較早派人出國考察和派遣留學生的學校。在那個時代,它打開了一扇對外交流和學習的窗戶。

在高樓林立的中華南路上,達德學校舊址就在這裡,經歷百年風雲變幻,越過百年歲月崢嶸,走過百年漫漫征途,換來百年的碩果累累,而今,它已經成為貴州文化教育的標籤,是一個集戲院、書店和茶館為一體的休閑地。

對於期盼著走進知識殿堂的人們心中,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一種文化的傳承、豐富知識的教授都是其所渴求的,達德學校見證了過去的歷史,也開啟了現今時代的新篇章,它的建築風味歷經了文化與歷史的沉澱,留下的是記憶,留下的是文人墨士歷經足跡的豪情。

古洞仙風——仙人洞

「古洞生寒客到稀,綠苔荒徑草菲菲。書懸絕壁留僧偈,花發層蘿綉佛衣。壺口遠從童冠集,枝藜隨處宦情微。石門遙鎖陽明鶴,應笑山入久不歸。」——《來仙洞》

「霜風清木葉,秋意生蕭疏。沖星策曉騎,幽事將有徂。股蟲亂飛擲,道狹草露濡。傾暑特晨發,征夫已先途。淅米石間溜,炊火岩中廬。煙峰上初日,林鳥相嚶呼。意欣物情適,戰勝癯色腴。行樂信宇宙,富貴非吾圖。」 ——《游來仙洞早發道中》

南明河在城區東面水口寺處出城,出城處原修有水口寺,後被毀,現僅存地名,不過在此處的水口山上,卻巍然端坐著著名道教聖地——仙人洞。

仙人洞又名來仙洞,傳說有仙人來此棲息過,因而得名。在明中葉以前已有遊人遊覽。正德年間,王陽明曾來此遊玩,並作有《來仙洞》詩。清代,來仙洞被修建為道教宮觀,後來不斷重修,現有三清殿、三官殿、八仙亭、捨身岩、會仙橋、石窟等景觀。三清殿為三層閣樓,飛檐之角上所塑鳥獸栩栩如生,一層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像,二層為藏經樓。三宮殿供天、地、水三官。

道院左側石蹬懸在峭壁間,細而窄,沿其過捨身岩、會仙橋,險峻開闊。佇立俯瞰,南明河迎面流來,忽而東折,浩浩而去;山下車如蚊蚋,行人如蟻。

仙人洞的道觀地勢險要,殿宇雄偉莊嚴。天然的石洞有八仙洞、仙燈洞、來仙洞,鬼斧神工,美不勝收,讓每一個洞都留下了動人的故事和名人遊記的詩篇。

「跟著名人游南明·王陽明篇」名景路線,以「王陽明留詩處」為緣起,感受到了南明區域內的文化旅遊資源。文化與美景相碰撞,從詩中探尋過去與現在的仙人聖境、翠微幽境、達德學境等不同的名景,讓人流連忘返。南明區還推出了甲秀靈境、阿哈秘境、永樂桃境、黔明禪境、青雲樂境等「新八境」的「名景游線」,靜待您的親臨,讓我們用雙眼去發現它們的美,感知內心深處的觸動,傳遞更多文化與旅遊的新魅力。

圖片來源:旅遊局

文字整理:石傳珏

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吳靜

審核:羅雲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南明 的精彩文章:

暢遊這片書海,給自己一個涼爽的7月!

TAG:微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