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5歲,在廈門即將擁有第7套房!」房租原地暴漲,追不上房價的你,租得起房嗎?
「追不上房價的你,能追得上房租嗎?」
這可能是2018年夏天,最扎心的一問。
GIF
圖片來源網路
是的,昨天還幻想著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年輕人,
今天可能就開始對房租絕望了。
因為在過去一個月中,
全國熱點城市房租的暴漲趨勢,
簡直像是當代魔幻。
圖片來源網路
一夜醒來,
貧窮騷年連一塊立錐之地都懸了。
而把這個矛盾推向高潮的,
是最近北京一名房主的發聲。
這位房主表示,
自己的房子預期租金7500/月,
結果被兩家中介互相抬價,
硬生生地給抬到了10800/月。
圖片來源網路
隨著事件發酵,
一時間「黑中介」「黑運營」,
爭搶房源、哄抬房租成為焦點。
而在此後的幾天,
這事還引起各地連鎖反應,相關爆文頻出。
過去人們常說,80後是最倒霉的一代,
很多不好的事情都讓他們給趕上了。
而今看來,90後的境遇可能更加悲催。
因為對於初入職場的他們來說,
買房幾無可能,現在租房都是一個問題。
圖片來源網路
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
全國每年高校畢業生維持在600萬以上。
每個初出茅廬的少年都滿腔熱血,
恨不能青衫仗劍走四方。
但與這個數據相矛盾的是,
過去一年,在全國的一二線城市中,
有13個城市房租漲幅超過20%。
圖片來源:房屋屋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
房租漲幅最高的城市是成都,
以30.98%的漲幅超越深圳,位列榜首。
緊隨其後的除了深圳,
就是重慶、西安、天津為代表的二線城市,
漲幅全線超越北上廣。
廈門雖有漲,但相較於其他幾個城市
較不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
當這個事件登上社交網站熱搜,
並在朋友圈刷屏後,北京率先出手,
集中約談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
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
以打擊中介哄抬房租。
而在一波又一波的分析文、討論帖中,
有人將這一輪房租大漲,
歸罪於長租公寓的哄抬。
其中原因各有說法,
但對於買不起房的人來說,
租房是最後的退路。
所以,相比於猶如脫韁野馬般的高房價,
高房租的問題自然也引起各方重視。
那麼,在全國房租猛漲的階段,
廈門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根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近期公布的
《全國主要城市租金情況》可以看到:
廈門的平均租金為43.4元/月/m2,
環比下降0.55%,同比增幅10%。
圖片來源:廈門樓市情報
從數據上看,
廈門房租的漲幅相對低調。
至少在各個城市同比漲幅中是最低的。
但與此相對應的另外一份數據是
易居研究院公布的
《全國50城房租收入比研究》
在這份報告中,廈門以36%列居第12位。
圖片來源網路,數據來源見圖
一個月用三分之一
甚至一半左右的工資用來交房租,
在當代年輕人中,是很普遍的事情。
畢竟租房的生活一旦開始好像就沒有盡頭,
所有的生活都貢獻給了加班和房貸,
春夏秋冬,造福房東。
廈門一年房租走勢(圖片來源:廈門樓市情報)
說完房租與收入的扎心對比,
我們再來聊聊廈門的實際房租。
在一些相關數據中有提過
廈門6月租金中位數為3000元/套/月,
位居第九位。
與5月相比,環比上漲了0.08%。
圖片來源網路,數據來源見圖
平均租金3000元/套/月,
那麼各區的情況呢?
前段時間在不少文章中有看到,
廈門7月各區的房租對比。
文章過長,
小魚君製成一張圖給大家感受一下。
點擊大圖查看詳情
(以上數據來源:廈門房地產聯合網,僅供參考)
縱觀表格不難看出,
7月份廈門的租金或多或少都有上漲。
為此,小魚君也問了某知名房產中介,
得到的回復是,「確有上漲」。
除此之外,
小魚君也諮詢了幾個朋友,
發現房租上調是趨勢,
上調的空間在100-500不等。
不過雖然漲了,有位朋友卻跟小魚君說:
「哪裡房子都貴,只能住著了。
這邊對比外面還更便宜點。」
不過也並非全都是漲,
在諮詢的朋友中
也有人提到廈門城中村內
不少民房沒變化。
甚至有魚友反應,
有的地方房租反而降了。
所以,
與其他城市有點「誇張」的漲幅相比,
廈門可謂是「尚屬冷靜」。
而且作為全國住房租賃試點城市之一,
2017年下半年開始,
廈門市政府多個部門積極制定相關政策,
引導完善住房租賃市場的建設和發展。
其實,就小魚君而言,
買房是暫且指望不上了,
但租房真的是剛需啊。
畢業三年搬過三次家,幾乎每年一搬,
從單間到帶獨衛的房間,從城中村到老小區。
外地人來廈門,
沒換過幾次租的房子,都不足以談人生。
每個人在外生活總免不了租房。
而在租房的道路上,
每個人都可能有過酸甜苦辣的經歷。
比如被黑中介、二房東坑騙,
房租頻頻漲價,與室友相愛相殺....
蝸居青年的日常,也包括我在內
魚友@queenie愛mai:
我在廈門租的第一套房在島外,我時常和朋友說「假如我是被人套著麻袋綁架到這裡的話,我一定會認為不過是老家的某個郊區」。我每天通勤兩小時回到宿舍,看著周圍環境,想像自己曾經腦海里的島內繁華大都市形象,還是依然有一種想鑽回麻袋的衝動。時不時看到角落舉著手機像在外星與某個文明建立聯繫,實則正在試探空氣中某個含有WIFI和信號點的年輕人,一旦找到了,就會緊急轉化成一動不動的雕塑狀。
這就是一大批蝸居青年的日常,也包括我在內。
來廈10年,租房沒被退過押金
魚友@San.Monica:
從來廈門到現在將近有十個年頭了,至今沒有辦法擁有自己的房子,從最開始的打工租城中村至今應該有不下8個房東了。
電費永遠都是1.2元,押金就沒有退過一次,後來開公司發現原來房東也是有好人的,平時很照顧,後來換場地押金也很爽快地退了。
人間還是有好人啊 。
從西潘搬出來的那天,有點懷念
魚友@凌林:
來廈門3年了,之前一直住在西潘城中村。一個月房租加水電差不多700塊,一張床、一張書桌,自己買了一個簡易的衣櫃,差不多就是我的全部家當。
房間常年都曬不到太陽,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實在是太吵了,隔壁是一大家子,哭鬧聲吵架聲,不是吵到睡不著,就是天沒亮就被吵醒了。
想著升職了,也有點積蓄。今年就跟同學在仙岳一個小區合租了套房。從西潘搬出來的那天,心情很複雜,好像一直在期盼這一天,又突然有點懷念。
現在的房租比之前貴了一倍多。但是真的很安靜,一覺到天亮。而且陽台可以曬到太陽,周末自己還會在廚房做點吃的。
這是我們的廈門租房故事
魚友@我個去:我們剛來廈門的是住7還是9個人,房間跟屍體房一樣。
魚友@廈門毛衣廠 :3人合租的,最多時候有13人,大部分來蹭地板睡,房東老頭總愛來數鞋子。
魚友@你不許喝可樂:那時候我剛剛來島內,我和一個朋友租了泰和花園套房中的單間,700元,裡面兩張鐵床。每天下班回來就是買菜做飯,然後樓下遛房東的牧羊犬。覺得好快樂!
魚友@一起去看雷陣雨:以前枋湖的房東是我碰到過最好的,200塊的房租住了3年了都沒漲,其他房間都是280啦!而且房租是我催他才會來收的,漏水問題都是他自己修理,一個70多歲的老人了。
圖片來源網路
魚友@本台記者:14年自己租房,江西公寓租了一個單間,感覺又回到學校宿舍樓。休息都休息不好。換邊上的民房了,房東成了我的「股東」每個月「上交」五分之一的收入。就這樣在殿前住了三年多。 很多時候公交擠不上,有次掐表看20多分鐘後還沒上去。
魚友@憂藍眼睛:2006年,從大學畢業的單身狗,一個簡單的行囊,到現在搬家都幾車都搬不完,10幾20次的搬家經歷,仍然不能隔斷留在廈門的決心。雖然前路迷茫,但還是繼續堅守。經歷10幾年的奮鬥,總算小有成就,島外有房,代步車兩輛,難得的是,身邊有一起打拚過來的孩子她媽。一路走來雖然不易,但感謝一起奮鬥喝白粥交不起房租的歲月。繼續奮鬥吧!
GIF
圖片來源網路
魚友@under:「我今年25歲,在廈門即將擁有第7套房!」因為我已經換了6次房子了,什麼奇葩都遇到過。
魚友@騎著螞蟻看愛情:租房都是不得已的,真的好希望在這樣偌大的城市裡頭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
魚友@流水白日夢 :第一次租房,是2010年實習的時候,房子是大套房分割出來的小單間,裝修很破,又小,門是那種一踢就壞的,只有一張床,公用廁所,租金500!朝向西北冬天冷死夏天曬死,不知道當時為什麼就這麼堅持住了大概半年。
GIF
圖片來源網路
魚友@真相只有一個呀:之前租住過後埔的小單間,就是那種大間隔成小間的,加水電一個月也要1200多一點。沒辦法,工資低,為了省點錢。廁所是兩三間共用,隔音效果很差,隔壁住著一個女的經常1-2點才回來睡。關門都很吵。水電費感覺比正常稍微貴。沒有煮飯的地方,為了省錢買了能煮點面的迷你電鍋,插著蹲在地上煮個廈門泡麵當夜宵不成問題。一張床,一個柜子,一張桌子,就是我在這座城市的「家」。
對每一個來外闖拼的人來說,
在毫無分別的往來人生中,
租房是每座城市授予的第一課。
選位置、談價格、拼人品,
這裡未必是你遲早要離開的他鄉,
卻一定是你獨自長大的地方。
(送給你們一首在寫本文時循環的歌兒~)

美麗世界的孤兒
花火
汪峰
00:00/05:38
有時我們看到身邊的同學、老家的朋友,
他們安逸,穩定,結婚生子,有家人陪伴,
偶爾也會想著,我是不是該回去。
圖片來源網路
但在小魚君身邊,
有更多人仍選擇堅持漂著,
因為生活就像住的房子,總會越來越好的。
也願每個懷抱著夢想留在廈門的人,
都可以在這座城市,
留下一束自己的光芒。
加油啊,說你呢!
-今日互動-
說說你在廈門租房的故事吧~


※引發爭議的二胎協議:新買一套房只能寫女方名字,不去月子中心罰10萬
※剛剛更新!7月廈門各區房價出爐!看到最後我……
TAG:小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