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以為認真工作就不會老後破產嗎?這種現象正在日本社會蔓延……

你以為認真工作就不會老後破產嗎?這種現象正在日本社會蔓延……

有存款,有房子,有年金,為什麼有的人還會「老後破產」?

日本NHK特別節目錄製組以「金錢問題」為主軸,揭露「老後破產」在居住、生活、醫療、人際關係等面向中的各種影響,引發日本社會關注。案例中的每一位老人,年輕時都與你我一樣認真工作,做好了退休後的儲蓄計劃,卻從沒想過老後生活如此孤獨辛苦,甚至失去求生慾望。

「老後破產」現象正在日本社會蔓延……

建築公司的老闆娘在獨子過勞死、丈夫病逝之後頓失依靠,有病痛不敢看病,只求節省開銷……寵物店老闆關掉店鋪專心護理重病的母親,送走母親後卻無法再次就業,只能賣掉與母親共同生活的房子以維持生計……中年失業的子女,仰賴雙親的養老金過活,最後卻兩代人雙雙破產……

「老後破產」問題不只衝擊65歲以上的老人,更進一步蔓延至工作人口。經濟衰退、收入減少、物價上漲的危機紛至沓來,年輕人就業困難,中年失業的上班族難以再次進入職場……如果不能認清現狀,尋求解決之道,那麼,不管你現在幾歲,都將成為「老後破產」的預備軍。長壽,這個幸福社會的象徵,也許將成為壓垮老後生活的最後一根稻草。

《老後破產:名為「長壽」的噩夢》一書是NHK特別節目錄製組的採訪過程全記錄, 「NHK特別節目錄製組」是製作紀錄片的頂尖團隊之一,直擊日本社會現實問題。此前,該團隊出品的《無緣社會》《女性貧困》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中文版採訪實錄,最新出版的《老後破產》,和《無緣社會》《女性貧困》一起被讀者稱作「扎心三連擊」。

精彩書摘

今天,在步入超老齡社會的日本,可以稱之為「老後破產」的現象正在蔓延。

靠養老金生活的老人,因生病、受傷等任何人身上都會發生的些微小事,便再也無法依靠自己的收入生活下去而破產……這樣的案例,正在不斷發生。

「沒錢去醫院啊,只能忍著。」

「靠養老金生活,一日只吃一餐,一餐費用縮減到100日元。」

毫無疑問,在當今日本,一直極為普通地生活到現在的老人們所直面的,就是這樣的現實。

這樣的事態,為什麼會蔓延?—過去近20年間,家庭平均收入在持續減少。勞動人口的年收入在持續減少,老人的人均養老金也在持續減少。火上澆油的是,「單身化」的獨居老人人口正以突破600萬大關之勢激增。若夫妻兩人一起生活,還可以以兩個人的養老金維持生活,但只要其中一個去世,那就只能靠一個人的養老金生活下去了。

但是,對獨居老人養老金收入的分析結果顯示,約有一半人,即近300萬人的收入低於生活保護標準,年收入不足120萬日元。除去已經接受生活保護的70萬人,剩下的200餘萬人中,只靠養老金勉強度日的不在少數。若換算為月收入,那在國民養老金(全額65 000日元左右)之外還領取社會養老金,但仍不足10萬日元的上班族,就也在其中了。

也許,很多人會想,若每月能領到十幾萬日元的養老金,生活方面不會有什麼特別大的困難吧。但是,我們在採訪中慢慢了解到,即便在十幾萬日元的養老金之外還有自己的房子,也有一定的存款,也同樣會一點一點地被逼入「老後破產」的境地,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

「沒想到,竟會是這樣的晚年!」我們採訪的眾多老人也曾認為,什麼「老後破產」,根本不可能!上班族、農戶、個體經營業者……以為晚年生活有備無患的各色人等一個個目瞪口呆,都認為「自己絕不會『老後破產』」。

「老後破產」的誘因,是生病、受傷等,一旦步入老年,誰身上都有可能發生這些情況。尤其是孤身一人生活的老人,沒有家人照料,醫療費、護理費等就會成為沉重的負擔。身體尚能勉強承受時,還可以忍著不去醫院,但終有一天病情會加重,甚至卧床不起,到那時,不接受上門護理或治療是活不下去的。若無法獨立承擔其費用,就要接受生活保護了。被逼入如此狀態,又只能靠養老金勉強度日,就謂之「老後破產」。

若有10萬日元的養老金收入,只要身體健康,孤身一人的生活還是可以維持的。但若患上需要動手術治療的病,或因傷住院—即便有存款,一旦花光—無論哪種情況,都會讓人陷入「老後破產」的境地。

本來,若養老金金額在生活保護水平以下,享受生活保護就是一項得到認可的權利。憲法第25條規定:「所有國民,享有擁有最低限度健康及文化生活的權利。」以此為根據,生活保護制度得到了保障。其金額雖因各地政府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支付給單身者的生活保護費,基本上每月為13萬日元左右。若收入低於這一數字,就有權領取其差額。並且,一旦接受了生活保護,醫療費、護理費也將全部免除,也就是說,可以放心地去醫院了。

然而,實際上接受生活保護的老人卻只有10%左右,幾乎所有人都沒有申請生活保護,而只靠養老金勉強度日。「就算身體不舒服,能忍著就不去醫院。」像這樣,連醫療費都節省下來的老人也不在少數。

一方面,只靠自己的收入、積蓄等堅持過活的老人,連醫療、護理都不得不節省下來;另一方面,一旦接受生活保護,醫療、護理等就可以免費,這就是目前的生活保護制度。因而,在提供福利時,越是自力更生努力生活的人,工作人員就越想為之提供支援。不少人都會提到生活保護制度不周全所造成的含糊不清。

更讓人心生巨大的矛盾之感的現實是,如果老人擁有房產,就無法享受生活保護。有些老人拚命工作,終於有了自己的、處處都是回憶的家,不想放棄,但原則上,只要不賣掉房產充抵生活費,就無法享受生活保護。如果不想賣掉自己的房子,那就只能靠養老金生活了。

比如,丈夫去世後,作為遺產留下了一所很大的宅子。孤身一人生活的妻子每月能領到十幾萬日元的養老金,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呢?如果身體健康,應該會過得悠然自得吧。但是,一旦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現在,60歲年齡段的老人,自費負擔的醫療費比重與勞動力一樣,都是三成。到75歲之前,會逐漸過渡到二成。75歲之後就很容易生病了,原則上負擔一成(如果收入多,負擔的數額會相應加重)。

靠養老金生活,也要支付水電煤氣費等公共支出、醫療保險及護理保險等,醫療費就必須等以上費用支出之後,在剩下的錢里擠了。一旦治療時間拖長,或是身患慢性疾病,就要長期不斷地支付醫療費了。若為支付醫療費賣掉自己的房子,就必須租房住。一邊交房租,一邊擠醫療費,終有一天,賣房所得的存款也會見底。

如此,即便是當初看上去生活寬裕的老人,也同樣無法避免「老後破產」的境遇。這類案例同樣層出不窮。

2014年9月,NHK特別節目《「老後破產」的現實》播出,向社會展現了這類「老後破產」的蔓延之勢。節目播出後,立即收到了大量的反饋,尤以40—50歲年齡段,下一步將步入晚年生活者的反饋居多。

「我沒有正式工作,沒交養老保險,也沒結婚,勢必『老後破產』了。不想長壽什麼的了。」(40歲年齡段,男性)

「我在家一邊做主婦,一邊照料公公婆婆。可等自己老了,卻沒有孩子照料我。又沒有積蓄進老人院,那就只能在家裡等著孤獨死嗎?」(50歲年齡段,女性)

「家裡的老人眼看就要『老後破產』了,我也沒工作。兩個人靠患老年痴呆的老人的養老金生活,每月8萬日元。對將來,不抱什麼希望了。」(50歲年齡段,男性)

在控制社會保障支出的國家方針的指導下,養老金支付金額逐漸減少,醫療、護理等開支負擔加重。可以想見,今後人們的晚年生活將更為嚴峻。在這樣的時代,中老年人既要照顧父母,自身的晚年又在迫近,對他們來說,「老後破產」問題並非事不關己。

而高齡者的反饋則大多是將自己的人生與節目受訪者重疊。

「靠每月4萬日元的養老金生活不下去,就申請了生活保護,但生活中毫無樂趣可言。每天都在想,什麼時候能一死了之呢?」(80歲年齡段,女性)

「每月能領到16萬日元的養老金,支出卻在16萬日元以上。但我的生活並不奢侈,醫療、護理等也曾節省過,但就我來說,要節省就只能一死了。」(70歲年齡段,男性)

我們採訪人員多次展開討論的,就是被逼向「老後破產」的老人們異口同聲所說的一個詞—一死了之。在處境相同的觀眾的反饋中,也有很多觸及到了這個詞。

只要拚命工作,等待自己的,不就應該是悠然而又舒適的晚年嗎?!—有的人發出了這樣的憤慨。

「要是一個人,死都死不了……」—有的老人這樣說著,落下淚來。

節目海報中,有這樣一句廣告語:「長壽的噩夢」。

看著這句話,腦海中幾位低喃著「想一死了之」的老人的面孔浮起又消失……被一步步逼入「老後破產」的日子,真就是人間活地獄啊。「長壽的噩夢」,這是在詛咒,不是嗎?

現在,很多人都對晚年抱著一縷說不清的不安,可又有些遙遠,但我們能否想像一下,自己的父母或身邊的人們是否都有可能陷入「老後破產」的境地呢?「老後破產」並非隔岸觀火,而已成為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日常現象。

*來自東京·港區單身老人的問卷調查

蔓延中的「老後破產」實況

在獨居老人激增,無緣社會蔓延及孤獨死問題日益嚴重的背景下,東京都港區先後於2004年與2011年分別開展了面向單身老人的問卷調查,目的是對單身老人的生活實態加以把握。

參與調查分析的明治學院大學河合克義教授結合在千葉、沖繩、山形等全國各地進行的相同調查中得到的經驗分析認為:「孤身生活的老人只有養老金收入,因此,在經濟方面的窮困比例較高。」(據港區2011年調查問卷)。

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僅有低於生活保護水平的收入,即處於「老後破產」狀態的老人比例。因地區不同,物價水平等有異,生活保護費的標準並非全國統一,河合教授等人給出的港區標準線為年收入150萬日元(區內單身人員生活保護費估算金額)。結果,處於150萬日元水平線以下的,佔比為31.9%。即從收入來看,三成以上的人瀕臨「老後破產」。但另一方面,年收入在400萬以上的人又超過12.3%。河合教授等人分析,城市老人中「貧困層與富裕層」的「兩極分化」現象正日益顯著。

據河合教授介紹,在山形縣農村開展同樣調查的結果顯示,年收入低於生活保護水平(結合山形縣標準,年收入劃線為120萬日元)的,佔比為54%以上。與港區調查相比,在地方農村,低於生活保護水平者佔比高於城市,即農村的「老後破產」現象也已相當嚴重。

「即便養老金比較少,但如果有其他收入及存款等,就沒什麼困難吧。」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疑問。當然,有些65歲以上的獨居老人仍在工作,但在問卷調查中,回答主要收入為「養老金」的卻佔到了56%以上。

有的人收入雖低於生活保護水平,但擁有土地、生命保險等資產,可即便是他們,因要用儲蓄和存款填補生活費赤字,所以一旦積蓄花光,終有一天也會陷入「老後破產」。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單靠養老金收入無法生活的老人,只要有生病、受傷等「額外」支出,就會面臨最終陷入「老年破產」的風險。

多數孤身生活的老人只有自己那份養老金作為依靠。今天,這樣的狀況正在蔓延,養老金收入低於生活保護水平,處於「老後破產」前夜的老人正急劇增長,這一現實令人無法坐視。

而更為嚴重的是,收入越少的人,「社會聯繫」的喪失就越顯著。經濟越不寬裕,就越難在紅白喜事等親族活動、地區性聚會等當中露面。因為,維持「社會聯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需要錢的。

據統計,「孤身一人」過年的獨居老人,僅港區就在2000人以上。在便利店裡,望著「獨身者」年糕的專櫃,不經意間,突然想像起了或許會把手伸過去的自己的晚年。無論是誰,對於不想去想的事,往往都會背過臉去——

「一個人過年,這有什麼不好嗎?」想像著自己的晚年,這樣裝一下硬漢。可是,當身體患病,當衰弱到手腳不聽使喚時,還能這樣說嗎?孤孤單單,一個人過年,這就是我們自己將來所要面對的現實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