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壽光因水庫泄洪被淹,下遊人民就該受災嗎?
我們有很多理由關心近日發生在山東濰坊壽光市的洪水災情,其中最實際的一個是這樣的——
壽光當地的蔬菜價格,已經上漲到了香菜近30元一斤、菠菜10元一斤、黃瓜6元一斤這種離譜的地步。而這個價格,未來幾乎一定會反映在其他地區、特別是華北地區家庭的餐桌上。
圖片來源見水印
因為壽光是著名的「中國蔬菜之鄉」,擁有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和批發市場,也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壽光蔬菜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多個大中城市,北京市場上更是又70%的蔬菜都來自壽光。
這次洪災過後,當地的蔬菜種植業損失慘重。
網傳一段當地災情的視頻中,一位男子站在自己被淹了的大棚中悲憤不已,嘴裡一直在哭喊:「我的老天呀,你這是要我的命啊」。
據網友的實地拍攝,8月22日壽光紀台鎮東北角的種植區,水位已經快到達大棚的頂部,一切都淹沒在水中。
媒體的報道中,拍到了面積巨大的蔬菜大棚集體倒塌的畫面。雖然這個季節有些大棚未在種蔬菜,但大棚的損失對當地農民和蔬菜種植業來說依然是個沉重的打擊。
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受災前,壽光當地的蔬菜價格已經有所上漲。根據商務預報最新的消息,隨著受天氣影響、蔬菜供應下降,預計壽光蔬菜價格指數將繼續波動上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壽光的損失,不止與當地災民有關。
更加引人關注的是,壽光如此嚴重的災情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災情的起因是8月19日颱風「溫比亞」進入山東境內,帶來強降水。但是壽光除了承受降雨,境內的彌河還在承受上游水庫泄洪帶來的巨大水量。
壽光境內的彌河,上游有冶源水庫、嵩山水庫、黑虎山水庫。它們向東北方向匯入壽光市,然後入海。
據網路爆料的《關於彌河上游水庫調洪的通知》,其實7月31日前這三個水虧已經在向下游泄洪,總流量將達到85立方米/秒。
8月19日,彌河上游水庫開始加大流量泄洪,總流量將達到320立方米/秒,已經是7月31日數字的4倍。加上區間來水,預計彌河流量將更大。
位於下游的壽光市人民政府已經得知此消息,並通知各街道和水務集團做好攔河閘壩等工程的調度運行。
這三個水庫加大流量的泄洪從8月19日上午開始,直到8月21日18點15分停止。
這三天的時間裡,壽光人遭受了什麼?
根據當地媒體的報道,8月19日上午,上口鎮口子村村民得到需要轉移的通知,「說彌河上游會來水,但水流量不算大」;下午再次得到通知,說水流加大了。村民紛紛撤離,但養殖區成百上千頭豬卻不能帶走。
事實上水位上漲的速度十分之快,接受採訪的村民說,「8月19日晚上7點多回去的,等我第二天凌晨4點多離開時,水已經沒到脖子了。」(來源:魯網)
20日上午,隨著泄洪流量的增加,彌河沿岸的村莊開始被河水倒灌。景明村、牟城村、口子村等沿岸村莊相繼被淹。中午,洪水在上口鎮決堤,繼續向東向北漫延到侯鎮李家官莊村村外。(來源:濰坊大眾網)
被淹沒的部分即為養殖區
為救援被困群眾,壽光市孫家集派出所兩名出警人員被沖入彌河。截止到發稿,這兩名失蹤人員依然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到了8月21日,雖然天空已經放晴,但洪水災情依然觸目驚心,有的村子的水依然到大腿那麼深。
來源:齊魯晚報
8月22日,一些村莊里的水位仍未下降。
來源:齊魯晚報
直到今天(23日)最新的報道,積水終於大部分褪去,地上滿是洪水留下的污泥。
圖源:魯網
這樣的洪災過後,最苦的是當然是這些無助的村民。
網傳的一段視頻中,救援人員開著船去營救被困在土坡上的老爺爺。老人一邊哭,一邊先把自己身邊的小狗遞上了船。
視頻來自微博@kira瀟
除了前文說到的菜農,養殖戶同樣損失慘重。豬圈被淹沒而村民無能為力,他們失去的不止是幾百頭豬,更是家裡的收入來源和半輩子的心血。
洪水過後,村民們的住所同樣滿目瘡痍。網路流傳的視頻上,隨處可見災區被衝垮、沖塌的房子。
洪水衝進房屋,已經把室內破壞得不像樣子。等水褪去後,屋內依然留下大量的淤泥。
村民們不甘心自己的財產就這樣白白毀掉。
在現場的圖片中,我們能看到許多村民抓緊時間從自己已經垮了的房子里搶救一切能搶救的東西,災害剛一停止就馬不停蹄地晾曬各種被淹了的被子、傢具。
對於他們來說,即便遭到重創也必須要趕快打起精神面對,否則情況只能更糟。
來源:齊魯晚報
那些回不去家的人,則只能在附近的臨時安置點(比如學校)里勉強度過這幾天,席地而睡或是只能躺在拼起來的課桌上。
還有很多村民在積極自救。他們使用各種能用的方法排水,圖片上是在官家莊有村民用水泵抽水自救 。
來源:齊魯晚報
在洪災尚未得到廣泛關注的時候,幸好當地有號召各街道和社會各界人士伸出援手。
許多志願者自發向受災地區捐贈物資、運輸物資。
圖源見水印
但是後續的救援和重建工作只靠民間志願者是不行的,有些事必須要得到有效的組織。
就比如災後大量的死豬是巨大的安全隱患,若不恰當處理,將有可能引發疫情。
好在目前濰坊市衛計委已經組織技術人員奔赴壽光災區執行消殺指導任務,幫助當地檢測傳染病疫情、飲用水消毒等工作。
截止到目前,淹沒了壽光的水倒是褪去了,那麼壽光人民遭的罪,誰來給個說法?
稍早時候,上遊冶源水庫管理局工作人員接受澎湃新聞的採訪再一次激起了人們的憤怒和質疑。
該工作人員稱,「平時的時候汛期是從六月份開始,今年從春天開始說實話雨水就很多了,我們水庫主汛期從五月就開始了,經常只要一到限制水位,我就開始提閘限洪了。但是沒有想到這一次的問題這麼嚴重,真沒想到。」
身為彌河上游的水庫,他們也有上游,進水量也很大。「如果我們不放水的話,水庫里的水滿了頂,後果會更嚴重,壽光只不過是沿河的那一段。」
今天下午,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新聞發言人也接受了澎湃新聞採訪,對於網友質疑的「已經知道颱風汛情,為什麼不提前安排泄洪」是這樣回答的:
山東省的水庫除了防洪,還要「留有水資源」。如果一下子把水泄走了,固然能防洪,但後面要抗旱的時候人們又會罵為什麼不留水了。
《青州市水利局2018年工作要點》的文件中,
但是壽光水利局新聞科的工作人員則稱,上級了解其轄區的河道承受能力,但最後泄洪的水量超出了預估。
這麼結合看來,前者的解釋不太站得住腳:
不提前泄洪是為了留著水,後面又如此迫切地集中向下游排泄超過預計的水量,可見上游根本對於該留多少水、該排多少水沒有一個合理的預判和安排。
人們知道水庫的本職工作就是調節水量,可是大家關心的是,壽光是否可以不被犧牲得如此慘重?
問題的關鍵點有二。一是對下游村民撤離的預警。
官方說法和媒體報道互相印證,壽光的村莊的確在19日接到了泄洪的消息,和撤離的通知。可是人可以撤走,牲畜等財產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
從19日白天的通知到19日夜裡洪水已經蔓延,時間也根本來不及撤離大量的動物和財產,村民只能眼看它們被淹沒。
二是官方所說的「超出預估」,顯出了當地防汛工作的不專業。
泄洪不僅在段時間內讓壽光的河道受到了超出承受能力的水量,而且20日壽光已經嚴重受災,可泄洪直到21日傍晚才停止。人們最質疑的也在於此:泄洪為的是保證人民群眾的安全,但是怎麼卻犧牲了下游的安全?
所以後續必須要對這些問題問責:上游城市的政府和壽光政府之間是否存在溝通不當的問題?對於彌河下游地區所能承擔的洪峰有無準確的判斷?相關負責人應當給受災人民一個交代。
除此之外,村民的損失後續將如何賠償,災民的安置、災區的重建工作,都是需要進一步追問和監督的。
在整件事里,水庫當然沒有錯,泄洪這個行為本身也沒有錯,錯是人的懶政和失職。
因這些疏忽和不專業而起的水災「人禍」,這也不是第一次。
這次的壽光之災已經讓我們看到了,決策者的漫不經心只是一個「沒想到」,卻可能將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摧毀。
與生命有關的事,本就該慎之又慎,不管是面對汛情,還是面對其他必須要依靠政府力量的事情。
希望壽光的受災村民能早日度過難關,希望後續的救災和問責工作能給人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