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戰爭:諒山戰役之後解放軍不進攻河內的真實原因
文史
08-24
原標題:中越戰爭:諒山戰役之後解放軍不進攻河內的真實原因
1979年2月16日,中國宣布對越進行自衛反擊戰作戰。僅僅半個月的時間,中國軍隊就把「號稱世界第三世界強國」的越南軍隊打的找不到北。1979年3月1日,對越反擊戰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諒山戰役打響,中國軍隊集中300門大炮猛攻諒山,僅用三天的時間就佔領了諒山,此時中國軍隊士氣高漲,強烈希望直取越南首都河內。
可是就在諒山戰役結束之後,中國當時的領導人宣布對越懲罰性已經達到,宣布撤軍。按道理說,中國佔領諒山之後,前面就是一馬平川,非常適合中國的部隊展開作戰和裝甲部隊的快速推進,而且諒山失守之後,越南首都河內幾乎無險可守,河內幾乎是中國軍隊準備到嘴的一口「香肉」,中國軍隊為何對這口香肉視而不見,班師回朝呢?
其實如果從當時的國內形式和國際環境來看,中國這一招無疑是非常高明的。中國在之所放棄吃掉越南首都河內這塊「香肉」,是因為這塊肉真的有「毒」。一旦中國佔領越南首都河內,那麼這場自衛反擊戰的性質就由軍事衝突演變為軍事戰爭,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是後果卻是相差非常大的。
當時蘇聯陳兵百萬在中國東北,如果佔領河內,那麼極大刺激越南盟友蘇聯,蘇聯將會立即出兵中國東北,中國將會面臨兩線作戰的危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軍隊為已經達到目標,如果再攻佔越南河內那會付出很多不必要的傷亡。所以中國領導人審時度勢,在攻佔諒山之後做出了及時撤軍的英明決策。


※歷史上劉邦是不願意動呂后還是沒能力動呂后?看完你就知道了
※所謂的「萬戶侯」放到今天相當於什麼地位?有多少財產?看完你就知道
TAG:覃小懶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