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些常用成語背後的小故事,你知道嗎?

這些常用成語背後的小故事,你知道嗎?

原標題:這些常用成語背後的小故事,你知道嗎?



「堅韌不拔」來自才子蘇軾?


「德高望重」最早是誰說的?


「叫苦不迭」和宋徽宗又有什麼關係?

這些常用成語背後的小故事


你想知道嗎?


1


堅忍不拔


此成語出自在汴京參加制科考試的蘇軾。


他在應試答卷文章中提到: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蘇軾參加制科考試。


制科並非定期常設的科舉,而是臨時設置的特別考試,目的在於選拔各種特殊人才,官員也可以參加。


蘇軾在一篇應試文章《晁錯論》中,首創「堅忍不拔」,形容意志堅定,不可動搖。


2


德高望重


此成語出自在汴京的宰相司馬光。


他在《辭入對小殿札子》中說:


臣今月二日聞有聖旨,令臣不候參假,特放正謝,仍權免赴前後殿起居。


如此則禮數愈重,尤不敢當。臣竊惟富弼三世輔臣,德高望重,神宗皇帝想見其人,故特製此禮,乃自古所無。顧臣何人,敢與為比?


元祐元年(1086)五月,宰相司馬光因病連續提出辭呈,宋哲宗、實際上是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后正仰仗他推翻王安石變法,實行元祐更化,所以堅決不允。


提出給予「權免赴前後殿起居,許乘轎子三日一至都堂聚議,或門下尚書省治事」等禮遇,以為挽留之策。


司馬光認為這是先帝宋神宗優遇「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富弼的禮數,自己不敢接受。

富弼擔任過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宰相,是皇帝倚重、百官仰慕、百姓愛戴的名臣,所以司馬光稱讚他「德高望重」。



3


叫苦不迭


出自宋元話本中描述的宋徽宗在皇宮的夢境:


張天覺)言道:


「陛下看看遭囚被虜,由自信邪臣向此行踏。你也戀不得皇宮內苑,寵不得皓齒朱顏,虐不得萬邦黎庶。」


言訖,用手扯住天子衣,望天門,與一推。


林靈素叫苦不迭。把天子推下九天來!


不知天子性命如何?金風未動蟬先覺,暗送無常死不知。

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驚覺來,嚇得渾身冷汗。


在宋代話本小說的故事中,宋徽宗夢中被從天上推下,連用兩次「叫苦不迭」,均形容連聲叫苦。



4


出人頭地


出自在汴京擔任權知貢舉、翰林學士的歐陽修。


他在給著名文人梅堯臣的信中說:


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可喜可喜。


嘉祐二年(1057),朝廷任命翰林學士歐陽修權知貢舉,主持當年的進士等科考。


由於打破了陳規,選拔有方,北宋政治界、思想界、文學界的各種代表人物都於此嶄露頭角,成為文星燦爛的一屆非常成功的科舉。

蘇軾即於該榜獲中,選拔者歐陽修在與友人梅堯臣的信中對蘇軾大加讚賞,毫不掩飾自己對年輕一代的推崇,表示要給他讓道,使其高出眾人一頭之地。


後世作「出人頭地」,變個別為普遍,遂可通用。



5


一筆勾銷


出自在汴京任參知政事的范仲淹。


史書記載:


公為參政,與韓、富二樞並命,銳意天下之事。患諸路監司不才,更用杜杞、張溫之輩。公取班簿,視不才監司,每見一人姓名,一筆勾之,以次更易。


富公素以丈事公,謂公曰:「十二丈則是一筆,焉知一家哭矣!」公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遂悉罷之。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范仲淹與韓琦、富弼等推行新政,但擔心地方各路監司不能切實監督實施,所以先大張旗鼓地進行人事撤換。


范仲淹在官員名冊上一筆筆勾銷不得力的地方官姓名,換上能幹的官員。樞密副使富弼於心不忍,說您這一筆下去很輕鬆,可是會使他們一家人痛哭的!


范仲淹毫不妥協地說:一家哭與一路受害人都哭相比算什麼?後世轉義作「一筆勾銷」,用來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或再也不提往事。



來源 | 《中華文明中的汴京元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公與私的歷史鏡鑒:不以公事而售私恩
《容齋隨筆》:毛主席生前要讀的最後一部書

TAG: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