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本文是關於家庭教育——生活習慣細分類,全文2189字,全文閱讀預計需要3分鐘。

對於已經開始上幼兒園、興趣班和小學的寶爸寶媽來說,很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上學前的磨磨蹭蹭。起床的時候要叫幾次才能起來,吃飯的時候東張西望,明明只有二十分鐘的作業量能寫兩個小時……對於這些家長不能承受之痛,本質上是孩子對於時間認識和自我管理的不足造成的。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時間認識與自我管理這種問題不要說小孩子,很多成年人也是在這一方面有所欠缺的。現在網路充斥的所謂的拖延重症、懶癌、不到deadline堅決無法工作的情況,都是或多或少在時間認識與自我管理存在不足的情況。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認識呢?時間是一個刻度和計量的概念,也是一個和數學相關的問題。這篇文章就仔細說說時間的問題。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關於時間,成年人可能馬上想到的是鐘錶,但對孩子來說時間是抽象,在他們眼裡,「1分鐘」和「1小時」是沒有區別的。一部1小時動畫片的時長,也可以對應1分鐘寫作業的時長(此處大寫的感同身受)……

孩子對於時間的了解,是從語言能力發展的,比如,「下周三我們去旅行」「什麼時候才能到下周三」「下周三到了嗎」「明天是下周三嗎」「距離下周三怎麼這麼久」。孩子對於時間的感知與自己對於事物的喜愛程度有直接關係,也與語言理解水平有關,父母可以做的,就是通過講解和實際行動,來幫助孩子理解時間。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數學教育專家認為,讓表述的時間與客觀事實相吻合是「時間」啟蒙的核心。因為「過去的時間」永遠無法和「現在的時間」同時出現,因此「時間」的啟蒙中,尋找恰當的客觀事實就是重點,這與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判斷力和推理能力是協同發展的。

既然時間很抽象,那父母就要刻意練習,從具體的生活事件中和孩子討論時間,這樣孩子能更快地認識時間。等孩子熟悉以後,再有意識地用更準確的時間辭彙替換回來。下面幾種具體的做法,大家可以嘗試看看。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第一,培養時間意識,從生活中的簡單規則做起。

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一件事情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讓孩子做事情有開始和結束的意識,而不是這個事情做一下,就去做另外一件事了。還有很重要的就是,家長無論在培養時間觀念的早期,還是以後的成長,不要因為家長視角的拖拉和慢吞吞,就選擇去欺騙孩子,比如明明孩子只玩了5分鐘,你急吼吼地說「都半小時了」。這樣做會延誤他們對於時間的認識,多長時間就是多長時間。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其次,是將生活場景和時間刻度相連接,比如說「還有10分鐘上課,你還沒有出門,搞不好你上學要遲到了哦!」這樣的話時,你是讓孩子提前知道「他可能遲到了」,而且"遲到"這個事情不好。如果孩子「準時」或「提前」準備好了,能夠按時完成,要及時給反饋和鼓勵,表示肯定。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第二,創造不同的生活場景,發現時間代表的刻度和範圍。這樣可以從不同角度去了解時間,樹立時間意識。

固定一段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是看動畫片,玩遊戲,還是看書,或者去戶外。這麼多的選擇,只能擇其一,在早期選擇的時候,孩子有可能想乾的事情不止一件而著急地無法選擇,這個時候父母可以觀察下自己的孩子,是選擇縮短單項活動的時間,還是只選擇當下最喜歡乾的事情;這樣的話孩子不僅可以慢慢學會取捨,也能自己體會出,用同樣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情,所帶來的是不同的體驗。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還有就是去超市的時候,有意識地讓孩子看看食品的生產日期、食用期限等,從中學習到良好的購物檢查習慣,按需購買食物,這也是最基礎的現代生存教育吧。

第三,時間無法控制,與其說時間管理不如說是要管理自我。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長為一個做事有始有終的人,那還可以考慮運用具體的工具。下面幾個是我用過的,效果還不錯。第一個工具是月份或者每周的日程圖,每天一個小格子,可以用孩子喜歡的貼紙和圖畫記錄,比如用「牙刷」表示「刷牙」,「小花小草」表示「戶外」,而用「筆」來代表畫畫;這些完成的得很好,就在後面打鉤,放棄的或者不想干就打個叉,臨時變動或者需要延遲的就是用三角表示。第二個是沙漏,準確來說這是一個小玩具,一個小沙漏的時間通常是1-3分鐘,可以讓孩子觀察沙的流下的過程,其實就是時間流過的痕迹。還有一個小工具是電子番茄鍾,定時5分鐘,可以讓孩子在準備開始和結束的中間中,去讀書或者畫畫,來感受時間進度與事務性進程的關係。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最後,需要說的是身為家長,說到做到和言傳身教是必須的。越來越多的育兒科學研究發現,你教孩子怎麼樣不重要,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才更能影響孩子。

你要 「說到做到」,是為孩子能夠自我管理樹立好的榜樣。不論是「媽媽馬上就和你玩兒」,還是「幾點睡覺」「幾點起床」這樣的小事情。你想要在孩子那裡取得威信,那起碼要在孩子心中成為一個有信用的人,而不是一個「說話不算話」的「騙子」。很多的家長覺得孩子不好管教,尤其是越長大越不聽話,其實拋開孩子本身的成長規律,是不是家長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也有需要加強的部分?

家庭教育|孩子總是磨磨蹭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在時間認知的教育中,家長一開始可以孩子拿著卡紙,你幫孩子整理順利,一起討論如何完成進度,慢慢地過渡到讓孩子自己拿著卡紙去完成。這是用視覺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他有多少事,這跟我們大人自己在生活、工作當中列一個任務清單,用滴答釘釘那些app,本質上是一回事。

在生活中多用數數的辦法幫孩子理解時間的長短。帶孩子學習時間刻度,逐漸引申到自我管理與整體思維的訓練中,也是真的從數學出發,從小提升孩子的思考質量。為將來孩子的刻意練習、批判思維和獨立人格打下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