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府右街,緊挨著偉大首都砰砰直跳的心臟。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府右街街景

在這條街北口的把角,有家快餐廳,名字叫「延吉餐廳分號」,這是我最喜歡的飯館,說起來你不信,粗略算一下,我去過這裡不下千次!真的。

關於這家餐廳,我甚至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和它的相逢。

| 1 |

那是1982年,我的一個同學,北京妞兒,要讓我明白他們北京「興」吃什麼。於是帶著我到了人山人海的這家飯館。

先買券,三兩朝鮮冷麵,定價0.21元(同等級別的一碗現在已經是人民幣12元)。

之後排了二十分鐘隊,一點兒不誇張,二十分鐘,隊兩邊都是站在那裡端著六寸大碗,以很高的分貝吸溜面和咕嘟咕嘟喝湯的顧客。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七十年代的老照片

我當時心想,靠,這東西在北京還真是「興」啊。

關於朝鮮冷麵的知識都是後來知道的,延吉餐廳的這種面在東北叫黑冷麵,用麵粉、澱粉加蕎麥麵混合在一起壓制,湯是用蔥、姜加醬油外帶蘋果、梨的汁水一起調成。面出鍋先過涼水,再倒入湯,加白醋食用。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朝鮮冷麵

第一次吃冷麵,我的北京同學急迫地挑動著眉毛等待我的評價。

第一口,首先感到的是濃烈的生醬油味,緊接著是泡菜的臭味和白醋的酸味,這味道太古怪了,我甚至沒有吃完一碗面。但我沒好意思說難吃,只是扭捏地說,哎呀,還真有點不習慣。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離開飯館的時候,下意識認為再不會光顧,但當時是窮學生,又是學攝影的,經常在故宮北海什剎海附近轉悠拍作業,延吉冷麵低廉的價格讓我沒多久便再次成為它的顧客。

接著又有了第三次。

而且,這種面放上特製的辣醬,非常刺激、開胃,以至於後來拿著學校發的公交月票,無論去哪兒拍照片,都把午飯定到了這裡。

要三兩面,再要一紮生啤酒,先把啤酒倒進五百毫升的軍用水壺裡,當晚飯和水。喝掉剩下的半升啤酒,再把面吃完。蕎面扛時候啊,一下午都不餓。趕上父母寄生活費,就中午和晚上都在這兒,還可以多要一瓶北冰洋汽水。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最百搭的北冰洋汽水

古時候,男女結婚,好多人之前根本沒見過面,但也不乏和諧恩愛的例證。我和延吉冷麵就像這樣,從不接受到習慣,最後變成無法捨棄。最多的時候,我有連續五天冷麵的紀錄,一個星期沒吃,想想就要流口水——冷麵就這樣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 2 |

和很多人感受不同,我認為吃冷麵最好的季節並不是夏天,最過癮的,是隆冬,最好是下雪的晚上。吃完冷麵回學校,一陣小風吹過,自己不由打一個哆嗦:那種顫抖不僅來自寒冷,也來自於口腔被辣椒灼痛催生的迷幻——那是一種一跳一跳的辣,帶有一點輕微的自虐的快感。

坐109路,我會high到東大橋,趕上112,我能high到十里堡。

延吉餐廳最多的時候有三個分店,總店在西四北大街,據說那兒的面比較正宗,可是我總覺得西四沒有府右街這家分號好吃,除非趕上這裡裝修,否則我絕不光顧總店——這說明味覺的先入為主有多嚴重。

那時候,我已經在西三環附近上班,經常中午打一輛面的,來回20元錢,到府右街吃3元錢的面。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後來有次出差,從延邊到渾江到丹東,一路上都是朝鮮族聚居的地方,吃得美,酒喝得也浩蕩。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朝鮮族常見的宴席

每頓飯,主人徵求關於主食的意見,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冷麵!可是吃到嘴裡,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和府右街那家相比。

有一次我甚至脫口而出:「你們冷麵好像有點兒不正宗哦。」

說完自知失言,但心裡的確是這麼想的。

回北京,機場大巴一到西單,直接109,背著一肩膀的行李,端一碗冷麵,迎著風,站在馬路邊,不過三分鐘,解饞。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這幾年經常喝酒,每次酒醉,第二天最想的就是那種筋道的麵條。儘管它不容易消化,但就是那麼怪,一碗冷麵下肚,本來翻江倒海的胃立刻就能平靜下來。

坐在餐廳里,想想這麼多年了,看著這家小鋪變成了兩層小樓,看著飯館的名字前面加上了餐飲集團的名字,甚至見證過這裡的一位服務員從相親到結婚的過程……它承載我到北京之後非常多的人生經歷和記憶瞬間。我也動筆寫過,一萬字都沒結束,因為那已經不完全是一篇關於吃的文章,這家飯館對我,也不是簡單地用餐廳二字就能概括的。

| 3 |

非常不幸,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開始混飲食圈,寫專欄介紹飯館,偶爾甚至被喚作美食家。但酷愛冷麵這件事,我從來諱莫如深。

這裡有過一個教訓。

某年,和關係最好的一位同事把冷麵吹得天花亂墜。終於有一天,約上她,我又幫著放辣椒,又幫著倒白醋的,忙活了好一陣,挑動著眉毛就等她讚歎的尖叫……

這位同事特有風度,不動聲色地把面吃了一半,然後輕輕地將筷子擺在了碗上,微笑著對我說:「哎,我真想知道,人要犯多大的錯誤才給吃這麼難吃的東西?!」

這就是所謂的「我之蜜糖你之砒霜」吧。

在生活里,我經常推薦朋友們去各種各樣的餐廳品嘗美食,但只有延吉餐廳分號是屬於我個人的,最多,也只能和最親近的人分享。

陳曉卿|一個人的麵館

▲延吉餐廳府右街老店

記得不止一次,看到我心情不好,兒子跑過來,主動說:「爸,要不咱們去吃冷麵吧?」他乖巧的樣子讓我不覺心下一暖:

其實,個人的飲食偏好,儘管像胎記一樣私密,但至親永遠知道它在哪裡。

作者:陳曉卿

圖片來源網路

如有疑問請聯繫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聊一聊

快來留言說說你最喜歡的麵食?

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吃百家飯。歡迎關注風味星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