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機器人能為人類創造新工作?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及展望

機器人能為人類創造新工作?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及展望

雷鋒網消息,近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協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第三屆「WRC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盛大召開。本屆大會以「共創智慧新動能,共享開放新時代」為主題,受到了國際社會各方力量的熱切關注。

大會期間,「國際合作與機遇論壇」於8月16日成功舉辦,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Jeff Burnstein作為演講嘉賓作了演講。

以下為Jeff Burnstein在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的演講內容,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整理:

首先感謝主辦方邀請我第二次參加世界機器人大會,今天想和大家談一談美國機器人領域的一些發展,有些內容和曲先生講的會有一些相似,比如協作型機器人的發展趨勢、服務機器人的發展方向,談及整個價值鏈的同時,也會講到風投和行業的資金來源,還有美國其它和機器人相關的事情。

這些數字來自於國際機器人協會,全球範圍內機器人行業的增長是非常健康的,最主要的增長來自於中國。全球範圍內從2011年到2016年複合增長率是12%,主要應用領域是搬運材料和焊接,主要應用行業是汽車和電子。

看一看這些機器人都在哪裡,可以發現大多數都是在中國,中國在機器人的使用方面增長非常快,1961年的時候中國開始使用第一台機器人,日本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保持領先的,中國在應用方面之後超過了日本,然後持續快速增長,可以看到中日韓美佔到了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74%。

這些是北美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2018年訂購量同比下降了21%,確實是挺令人驚訝的。具體看,可以發現一些有希望的行業,也是按照不同應用領域進行細分。真正的下滑來自於汽車這個行業,今年購買機器人的數量是下降的。

機器人是一個周期性的行業,汽車行業購買機器人就會上升,不購買的話就會下降,有些年機器人行業可能會佔到整個機器人採購量的70%。真正長期的成功是要擴展應用領域,不僅僅是汽車行業,要讓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和行業都能夠用得上。

今年美國汽車行業下降了66%,上半年汽車零件下降了21%,但再看一看上漲的行業。汽車行業的訂單量是在下降,其它的行業增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其實這是好事,同比增長大概20%左右。

我們知道汽車行業在美國是周期性行業,有些時候比較好,有些時候不太好,之後會有復甦和下降。長期增長的關鍵就是非汽車行業的持續增長,這是按照應用細分進行劃分的,汽車行業仍然是一個大頭,其它的焊接、塗層、裝配等也都是比較主要的幾個領域,現在物料的處理也是比較主要的應用。

因為我們在美國並沒有生產那麼多的工業機器人,不然這些工業機器人是在歐洲和日本,現在有些是在中國生產的。美國比較擅長的是集成,我們有很多的系統集成商,總共有172名集成商會員,也會定期和他們溝通聊一聊未來。今年上半年我們也和他們溝通過,現在相比過去還是要更樂觀一些。這裡指的不僅僅是機器人學會,也包括計算視覺學會和相關行業,所以整個集成商會員代表了很多行業。

有些協會認為未來6個月的銷量會超過前面6個月,業務之後會有上漲,甚至認為增長會超過10%,即使總體市場下降了20%,但如果仔細看一看的話還是有些好消息的,也就是說現在越來越多非汽車行業的客戶來購買機器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當然,現在很多中小型企業剛開始關注機器人,過去可能覺得成本太高、使用太複雜,但現在也在考慮使用機器人加大自動化的程度。

集成商告訴我們汽車確實是最大的領域,佔到20%,也包括包裝、消費、食品、醫療等等,這裡還有很多增長的潛力可以挖掘。

過去幾年當中機器人行業最大的機會就是協作機器人的發展,剛才新松也談到了他們的協作機器人和通用機器人等等,現在全球範圍內至少有36家類似的機器人廠商在做協作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並沒有一個非常準確的定義,但在公眾的眼中,協作機器人是能夠和人共同協作且不會影響人類安全的機器人。

這個概念也是發生了很多變化的,過去機器人基本上都與人類分離,現在情況已大不相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中小型企業開始關注機器人,因為協作性的機器人理論上來說用起來更容易,安裝起來更快,需要空間更少,消耗工程資源也比較少,看起來還是很有前景的。

但是協作機器人的具體數字並沒有真正反映這個市場的情況,因為有些公司還沒有把銷售的數字彙報出來,發布的數字已經有一段時間了,2017年底是8000多台,2020年底可能超過40000台。當然,我也和一些公司聊過,認為增長速度可能比這個更高,但這些都顯示機器人這個行業發展是非常快的,不僅在美國,全世界都存在這樣的趨勢。

目前很多行業都有這樣的應用,包括汽車裝配行業,最終的裝配廠希望用機器人來實現,因為原來機器人和人們合作,包括最終的總裝工作人做起來並不是特別安全,協作機器人的出現使得這種工作更加安全。航空領域也是一樣,包括檢驗、焊接、密封,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應用,協作機器人都能夠發揮它們的作用。

目前電子行業在中國可能是最大的協作機器人應用領域,尤其是消費電子領域,除了組裝還有分配和檢查等等。生命科學其實也是潛力非常大的領域,數字的波動也非常大,未來協作機器人在生命科學領域增長可能會非常快。

傳統來看,北美工廠當中會看到很多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也談了很多年,之前有些願景都已經變成了現實,但開發這種有用的服務型機器人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應用在工廠以外的服務型機器人。

現在看到有些領域包括醫學、農業、物流和國防,服務型機器人已經有了一些用武之地,並且在這個領域的應用增長也非常快。當然,這種增長的實際速度仍然沒有我們預期的那麼快,包括大型的展會上也可以用得上,未來我們也許可以用更多的服務型機器人。

醫療、康復和涉及到骨骼恢復的機器人應用在手術領域,包括腦部手術的機器人。家用機器人也是大家比較糾結的領域,也許大家想到的是幫你洗衣服做飯和清潔的機器人,現在有的也就是這種掃地機器人,家用機器人未來還需要很多時間才能真正變得更為有用。未來隨著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我們需要更多的機器人照顧老人,也非常期待這個領域有更多的發展。

軍用機器人是比較受爭議的領域,很多人擔心軍用機器人可能會對人類非常危險,但很多機器人是在保護人類的,比如排爆機器人可以幫助人們拆解一些炸彈,還有部隊支援的機器人可以為軍人運送一些物資,這些對部隊來說顯然是好事。

農業機器人也非常有幫助,因為食物對所有人都非常有幫助,如果機器人可以使得食物系統更加有效對全球都是非常積極的現象,不僅僅是對北美來說。

我們來看整個機器人產業的價值鏈,每個行業都在擴展。工業領域每年增長15%,也是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倉儲和物流行業也是如此,處於快速增長的狀態。零售領域也在逐漸趕上,機器人既可以應用在店面,也可以應用在餐館,越來越多的人和機器之間產生互動,食品快遞方面可以有些機器人在街上把產品送到家裡。

這是阿里巴巴的物流機器人,在美國都是如此,可以看到亞馬遜的大型超市都是這樣做的,不僅僅是在倉庫當中進行材料的移動,還可以做材料的分揀,包括機器人視覺技術,可以幫助這些運送更加有效,使得分銷中心距離人口中心更近一些,也可以更快地把產品送到你的手中,按下按鈕就可以把產品送到手邊。

公眾聽說的AI是和人一樣聰明,會對人產生威脅,我覺得距離對人產生威脅離得很遠,我不認為很快就會擁有這種通用的人工智慧。

機器人對人的工作會有哪些影響?我感覺機器人實際上並不是消滅了人類的工作,而是創造了新的工作。

這是麥肯錫公司的研究報告,自動化會使得全球8億個工作崗位消失,但會創造8.9億個工作崗位,這是真實的事情,因為機器人會創造出很多未想像過的工作,預測未來方面我們總是沒有那麼成功,二十年前誰能設想搜索優化師或者社交媒體管理經理這樣的角色呢?二十年前連平台都沒有,所以很多工作在不斷被創造出來。

這是美國二十年來發展的情況,會發現機器人銷售得越多失業率越會下降,機器人銷售下降失業率就會上升,所以看起來機器人並沒有使得失業率更高,因為創新性提高以後公司會提供更多的投資給創新和自動化。現在美國是處於低失業率的時代,得益於大量機器人的投資和使用。

關於技能的差距和影響,我們還有200萬的就業缺口。目前美國有更多的工作,工作要比找工作的人更多,而技術門檻導致一部分沒有接受足夠教育的求職者無法從事這些工作,我們需要為他們提供社區的培訓,使他們真正勝任這些工作。

雷鋒網注:Jeff Burnstein,1983年加盟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時任公關經理,之後再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先進視覺與影像協會以及運動控制和機電協會擔任過多個高級職務,並自2007年起出任先進自動化產業協會A3主席,該協會旗下包括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RIA)、先進視覺與影像協會(AIA)和運動控制和機電協會(MCMA)等子團體。

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成立於1974年,是國際機器人聯盟(IFR)在北美地區的代表。Jeff Burnstein為國際機器人聯盟執行委員會成員,經常代表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出席北美、歐洲和亞洲的全球頂級大會上,並在會上發言。

「自動化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創造新的、更理想的工作,為我們提供更物美價廉的商品,並將給予我們更長壽、健康的生命。」他的每次發言都著眼於機器人行業的整體趨勢,對於向行業與公眾傳遞嚴謹的訊息、構建良好的行業生態和促進機器人領域的發展不僅有專業的洞察力,更有純粹的理想與情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聖地亞哥消防部門正在測試遙控無人機,以獲得更強的應急響應能力
區塊鏈項目Oasis Labs宣布融資4500萬美元,將發力隱私雲計算平台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