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在國內兩面作戰,曾將李自成逼入絕境,最終卻連盜賊都打不過

崇禎在國內兩面作戰,曾將李自成逼入絕境,最終卻連盜賊都打不過

原標題:崇禎在國內兩面作戰,曾將李自成逼入絕境,最終卻連盜賊都打不過


農民戰爭貫穿崇禎年間,讓崇禎皇帝甚為頭疼,但是在崇禎中期,平叛農民軍一度勝利在望,尤其是孫傳庭等人的聯合作戰將農民軍逼迫得到處流竄,之後農民軍各部逐漸變成散兵游勇。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朝完全可以像後世的清朝同治年間平定太平天國一樣,消除內患後再維持個數十年不成問題。然而歷史卻總是那麼無情,崇禎皇帝的一系列失誤,讓李自成得以休養生息,再次發展壯大,讓農民起義最終成了顛覆明朝的最大一股力量,從此雙方力量發生逆轉。


末農民戰爭

明末著名將領孫傳庭擒獲農民軍首領高迎祥後,一時間威望達到頂峰,這也讓他備受崇禎的猜忌,最後由於各部的不協調,導致李自成帶著殘兵敗將逃亡。崇禎九年十月初四,李自成率領手下衝破梨樹、埡日等關口,突破明軍將領孔全斌等部的防線,隨後又攻佔了寧羌,進入四川廣元。


當時鎮守四川的明朝將領只知道固守保寧,對其他地方的農民軍卻坐視不管。因此李自成率軍在四川境內並未遭遇阻擋,甚至一度攻打到成都附近。四川巡撫王維章更是膽小如鼠,聽說農民軍將要進攻,便急忙逃走,對於防守的作戰部署更是無從談起。有了糧草和兵源的支持,李自成實力大增,農民軍的活動範圍開始在四川與陝西交界處擴大。逃跑的四川巡撫後來被崇禎皇帝下令逮捕,革職查辦。


李自成


第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李自成率農民軍攻陷河南閿鄉。崇禎皇帝起用兵部左侍郎王家禎總理河南、湖廣、山西、陝西、四川、江北軍務。彼時,河南南部地區,除了李自成等大部農民軍外,地方上盜賊也十分猖獗。有一個大盜號稱「鴟張」,他長期率群盜紮根在龍山,依託天險地勢跟明軍對抗。巡撫王家禎毫無辦法,被崇禎皇帝降職。

面對國內錯綜複雜的形勢,崇禎皇帝十分憂慮,便命令身邊的太監盧九德等人率精兵出京去圍剿。軍隊在八月份抵達河南,掌管軍務的盧九德勤奮能幹,對軍事也比較熟悉,此時軍中還有驍勇善戰的將領黃得功、朱紀等人,按常理推斷定能旗開得勝。但是雙方在真陽縣的張家灣展開激戰,隨後盜賊退到光山,憑藉險峻地形,竟然反敗為勝。明軍千總張國柱被圍困,性命堪憂,全靠游擊將軍苗有才奮不顧身突圍才獲救。由於地形複雜,明軍只好選擇收兵。這時盜賊突然伏兵四齣,以鑼鼓為號,四面合圍,展開夾擊。官軍十分害怕,陣腳大亂,大敗而歸。


崇禎皇帝


盜賊們大部分騎馬,經常趁官軍疲憊時發動攻擊,勝利後迅速逃離。反觀明軍這邊,只能用步兵追擊,行動遲緩,等後方輜重跟上時盜賊已經全部都逃走了。然而步兵還沒休息好,盜賊又開始騎著馬前來騷擾。


在農民軍和地方盜賊的不斷騷擾下,明軍將士禁不住疲勞戰,只能疲於應付。而這也是農民軍屢戰屢勝,勢力越來越強大的原因。後來明軍的有生力量逐漸被消滅,農民軍越來越強大,最終到了崇禎末年時,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已經是勢如破竹了,崇禎皇帝和明朝的滅亡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明軍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看點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並非最初闖王,第一位闖王被孫傳庭生擒,被崇禎凌遲處死
李岩出身富貴,卻被迫加入李自成農民軍,起因是其捐錢救災

TAG:天涯看點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