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山西籍將領

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山西籍將領

抗美援朝戰爭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以劣勝優的戰爭奇蹟,集中生動地體現了廣大志願軍戰士艱苦卓絕浴血奮戰、驚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而英勇的山西籍將士們也不例外,為祖國和人民交出了驕人的成績單。他們之中,包括1955年至1964年我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期間,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21位山西籍開國將軍,其中,上將1名,中將1名,少將19名。他們分別是:上將董其武,中將常乾坤,少將車敏瞧、史進前、史景班、劉蘇、劉靜海、李懋之、楊文安、谷景生、張政、張子明、張文舟、張世珍、張梓楨、范富山、茹夫一、智生元、薛克忠、賀明、馮梓。

董其武上將

董其武(1899-1989),河津縣樊村鎮固鎮村人。1951年,身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三兵團司令員的董其武率領該兵團入朝,主要任務是修建泰川、院里、南市三個飛機場,並擔負後方警戒。經過3個月的努力,該兵團在董其武指揮下,加緊修建工程,南市、泰川、院里機場先後提前修建完成。全兵團共修建長2000米、寬60米的起飛主跑道3條,長1500米、寬30米的飛機停機坪8個,滑行道、連接道共9437米,推機道8754米,飛機掩體193個以及各種附屬工程30餘項,出色地完成了任務。1952年3月,董其武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九軍軍長(仍為正兵團級),第二十三兵團縮編為第六十九軍,年底回國。回國後,1953年董其武任第六十九軍軍長。1955年,董其武被授予上將軍銜。曾榮獲一級解放勳章和朝鮮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被授予勝利功勛榮譽章。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楊文安少將

楊文安(1912-1967.6.17),芮城縣劉堡村人。原名楊輅。1953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軍參謀長。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高射炮指揮部參謀長、副司令員,空軍技術部副部長,空軍高射炮兵指揮部副司令員兼黨委副書記。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常乾坤中將

常乾坤(1904-1973.5.20),垣曲縣王茅鎮下毫村人。1951年2月5日,常乾坤率領新組成的前線指揮所60餘人到達平壤以北之君子里,後在三神炭礦建立了指揮所。3月15日中朝聯合空軍正式成立,隸屬於中國人民志願軍。3月30日,中央軍委授權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命劉震為中朝聯合空軍司令員,王璉(朝方)、常乾坤兼任副司令員,常乾坤分工負責在朝鮮境內修建機場和籌措作戰物資。為儘快做好空軍參戰的準備工作,上級要求在短期內修好幾個噴氣式機場和土跑道機場,並籌備足夠的作戰物資。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嚴肅地對常乾坤說:"如果按時完成任務,第一個得勳章的是你,如果完不成任務,第一個殺頭的也是你。"常乾坤深感責任重大。他帶領中朝聯合空軍後勤部部長楊尚儒、政委李雪炎等人親自選點,組織技術人員精心設計。他還親自到朝鮮政府聯繫,請求派民工修機場,朝鮮政府發動了數萬群眾同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起搶修機場。經過中朝軍民的共同努力,終於在1951年9月以前,共修好6個噴氣機機場和10餘個土跑道機場。後來又翻修了一批機場。與此同時,常乾坤還組織修建了一批倉庫,儲備了大量軍用物資。期間美機經常來轟炸掃射,情況十分危急。他的工作和作風得到朝鮮同志的好評,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授予"自由獨立"勳章。1951年秋回國。仍任空軍副司令員。1953年後,歷任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空軍學院副院長,西安空軍航空工程學院院長、政治委員,空軍軍事科研部部長、政治委員,國家航空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副主任。負責組建了空軍、中央航空學院、西安空軍航空工程學院等。1955年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李懋之少將

李懋之(1910-2009.2.11),襄垣縣王槨鎮五陽村人。1951年3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部副參謀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參與指揮了上甘嶺戰役。1952年回國。1952年回國後,歷任軍事工程學院副教育長兼物資保障部部長、教育長、副院長,第二炮兵副司令員。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獨立功勛榮譽章。

史進前少將

史進前(1917-2008.9.7),定襄縣河邊鎮芳蘭村人。原名薄禎祥,字恆溫。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65軍193師政委,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1年陣地防禦作戰和保衛開城作戰。1951年回國。回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保衛部保衛處處長、保衛部副部長、部長,總政治部副主任。"文革"期間曾受迫害。"文革"後,被任命為最高人民檢察院特別檢察廳副廳長,參加了對林彪、江青集團的審判,同時兼任全軍落實幹部政策辦公室主任。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車敏瞧少將

車敏瞧(1912-2005.4.11),垣曲縣人,學名車國寶。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政治部主任。參加了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和朝鮮東岸反登陸防禦。回國後,歷任第一軍醫大學政委,中國中醫研究院黨委書記,吉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東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吉林省第四、五屆政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朝鮮一級國旗勳章、一級和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史景班少將

史景班(1918-2001.4.16),汾陽市城關鎮昌寧宮村人。1952年入朝作戰,任志願軍獨立33師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東海岸反登陸作戰準備、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和金城戰役。回國後,歷任六十軍政治部主任,十二軍副政治委員,二十七軍政治委員,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昆明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榮獲獨立功勛榮譽章。

劉蘇少將

劉蘇(1913-1992.1.1),應縣城關鎮龍泉村人。原名劉仲義。1950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先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六軍參謀長和第六十七軍參謀長。1954年回國。1954年回國。隨後,歷任南京軍事學院軍事科學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訓練部副部長,北京高等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國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二研究所所長,第三機械工業部六院二所所長,三機部指揮部副主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二十九訓練基地副司令員。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朝鮮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被授予獨立功勛榮譽章。

劉靜海少將

劉靜海(1916-2002.3.19),壽陽縣安公村人。原名卜才,又名蕭鏡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七軍七十九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帶領部隊參加了柳潭裡、咸興追擊戰、五次戰役、陽江突破、陽江南岸阻擊戰等戰役戰鬥,1953年回國。之後,任華東軍區司令部軍訓處處長等職。1954年赴蘇聯伏羅希洛夫最高軍事學院學習。1957回國後,歷任軍事科學院戰役研究部研究員、戰役理論部副部長、外軍部研究副部長、部長,蘭州軍區副司令員。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獨立功勛榮譽章。

谷景生少將

谷景生(1913.7-2004.11.28),猗氏(今屬臨猗)縣人。原名谷峰。1951年3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五軍政治委員,指揮所部參加了第五次戰役、粉碎敵人1951年秋季攻勢作戰、1952年春夏鞏固陣地作戰和上甘嶺戰役。1953年回國後,谷景生歷任軍委防空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政治委員,總政治部群工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朝鮮一級國旗勳章、三級國旗勳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張政少將

張政(1915-2005.8.22),陽曲縣北鄉赤泥社村人。曾用名張公漢、章震。1953年3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一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55年回國。1955年回國後,歷任解放軍政治學院組織部部長、完成系主任、第二大隊大隊長。1966年任福州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後來任福州軍區後勤部顧問等職。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張子明少將

張子明(1918-1991.6.23),離石縣人。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兵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54年回國。之後任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教育部副部長、教育長、副政治委員。1967年5月任昆明軍區副政治委員,1975年8月任鐵道兵副政治委員。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張文舟少將

張文舟(1912-1986.1.2),沁縣郭村鎮郭村人。原名霍昭漢。曾用名霍佐漢、霍霍金保。1952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代理參謀長,參與指揮了1951年夏、秋季防禦作戰,1952年春、夏季鞏固陣地作戰,金城反擊戰和上甘嶺戰役。曾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同年底回國。1952年底回國後,任解放軍軍事學院裝甲兵系主任、裝甲兵學院第一副院長、裝甲兵副司令員兼裝甲兵學院院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張世珍少將

張世珍(1902-1956.12.26),聞喜縣人。原名張卓吾。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51年9月7日,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三兵團三十七軍軍長。率所部參與第三十六軍共同完成泰川、院里、南市三個機場修建任務後,於同年11月底回國。後任第六十九軍第二副軍長。

張梓楨少將

張梓楨(1913-1982.8.22),靈石縣人。1950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副主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敵工部部長。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敵工部副部長、聯絡部部長,旅大警備區副政治委員、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八一獎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朝鮮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范富山少將

范富山(1914-1996.1.15),定襄縣河邊鎮芳蘭村人。1950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翌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六軍一九六師政治委員,參加了第一次至第四次戰役,1951年3月回國。1951年3月回國後,任華北軍區後勤部軍需部政治委員、北京軍區後勤部參謀長、後勤部副部長兼參謀長,國家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工作隊副隊長,解放軍鐵道兵後勤部部長。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茹夫一少將

茹夫一(1916-2007.10.20),猗氏(今臨猗)縣人。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任中朝聯軍敵後游擊第一支隊副支隊長、支隊長兼政治委員,獨立團團長,朝鮮人民軍前線指揮部聯絡代表。1953年4月參加援越抗美,擔任越南顧問。回國後,歷任成都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獨立功勛榮譽章。

智生元少將

智生元(1914-1975.10.24),定襄縣神山鄉管家營村人。1950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六軍一九六師政治委員、六十六軍幹部部副部長,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至第四次戰役。1951年回國後,歷任軍幹部管理部部長、軍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軍事法院院長、山西省軍區副政委。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薛克忠少將

薛克忠(1914.11-1988.11),洪洞縣淹底鄉北卦底村人。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副參謀長、志願軍工程兵指揮所司令員,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1951年夏秋防禦作戰等。1958年回國後,歷任哈軍工工程兵工程系主任,工程兵工程學院副院長、政治委員,工程兵副司令員。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朝鮮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賀明少將

賀明(1919-2012),臨猗縣閆家莊人。1951年入朝作戰,1953年曾參加"解釋代表團",擔任第一大組組長,從事消除志願軍被俘人員回國顧慮的工作。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離休後,著有《一筆血淋淋的人權債》《忠誠》《志願軍戰俘歸來人員的坎坷經歷》等書籍。1964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和朝鮮二級國旗勳章。

馮梓少將

馮梓(1909-1989),平定縣鎖簧鎮東鎖簧村人。身為六十九軍副軍長,1951年奉命入朝,出色地完成了護路修路的任務。回國後,帶領部隊多次完成軍事訓練、國防施工和營建生產等任務。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59年晉陞為少將軍銜。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3月離休。

圖文來源於,作者:孟紅,版權歸原作者,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醯兒諞晉 的精彩文章:

汾酒居然有這麼久遠的歷史
誰能告訴我太原這兩棟老建築的歷史?還有這個奇怪的設計的用途?

TAG:老醯兒諞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