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聆聽一場秋雨
GIF
作者 | 清源 主播 | 花兒飛飛
我喜歡下雨時刻,尤其是在捻字為香的閑暇時光里,對那深夜裡的一場秋雨淅瀝更是情有獨鍾。
已入秋,不知不覺夜漸長了,清晨的天氣也略帶了些微涼的氣息。這些細微的感受,讓心變得格外的舒暢。
在這初秋的季節里,可以感受金風送爽的絲絲涼意,萬物的成熟與靜謐。但最美妙的莫過於秋夜裡與一場秋雨的不期而遇了。
這樣的一場秋雨,有時在我閱讀之時輕敲我的窗欞,有時在我寫作而沒有靈感的時候給與我啟示,也有時在我深夜熟睡之際,悄悄的把一陣「沙沙」聲送入我詩意的夢境中。
總之不管如何,只要是在夜裡能有雨打窗扉之聲,反勝過各種美妙的現行音樂,如此便很好。
其實,白天的秋雨也常常悄然而至,但感受不深。為何呢?
在我看來多少與情境有所關聯,白天的我們彼此忙碌,或在高高的寫字樓層上下往來,即使一場秋雨降臨,而我們仍沉浸在文案或鍵盤的敲擊聲之中,哪還有多少人有欣賞它的情趣呢?
而唯有走出寫字樓後,才發現一片濕潤的地面,還略帶著一絲微塵的氣息,便不由地說:「下雨了」。
也或者是在路上來往,偶遇秋雨,則因行色匆匆,避之不及,唯恐濕了衣襟。所以白天眼之所見無不是高樓林立,阻擋了與秋雨的親近;車水馬龍的嘈雜之聲,蓋過了秋雨的切切呢喃。
唯有在夜色之下,人心漸漸漸地靜下來的時候,臨著窗才能更好的感受一場秋雨之聲,深入心靈之美。
聽夜裡的一場秋雨,喜歡它為我營造的靜謐祥和的氛圍。不用過多的去回想白天的種種,凡是盡心儘力,就可以安然享受這一段屬於自己的靜美時光。
喜歡於書房之內徘徊或思考,一室不大,但卻是心靈最自由的棲息之地。打開一盞昏黃的檯燈,讓光暈剛好把書桌照亮,而在它的周圍則是暗淡的光影,於此之下便可在文字里徜徉。
此時若逢一場秋雨,時而伴著幾聲秋雷隱隱,信手從書架中抽出一本書,或是散文,或是唐詩宋詞,隨手翻出一頁,哪怕是早已看過的文字,在這樣的氛圍品讀都是極其美妙的。當看到欣喜處便可會心一笑,方體會古人所說的「溫故而知新」的樂趣。
也或者是離開桌案,倚靠著窗檯,聽雨打窗欞的清脆而不聒噪,或看一下雨中那一盆手栽茉莉在秋雨洗禮下搖曳舒張的模糊身影。
更幸運的是,居住之處的窗後還有一座小山,雖然沒什麼景緻,但卻也樹木蔥蘢,晴天的夜裡總有各種蟲鳥的切切私語,而下雨的時候,則有雨穿過林間傳入耳朵的沙沙之聲。
這一切既平凡,又簡單,平凡得隨處可見,簡單之處,又能給人一種安心之感。
聆聽一場秋雨,還緣於對秋雨靜謐背後所蘊含的一種昂揚、激慷之氣。
在淅淅瀝瀝的秋雨聲中,一書一紙,一茶一筆,總能讓人回想那些秋雨夜中踽踽獨行的遷客騷人。從古至今,大多數唐宋詩詞對秋雨都抱有一種「自古逢秋悲寂寥」蕭瑟之感。
所以唐詩中便有杜甫:「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顏色鮮」的感秋;白居易的「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的凄涼;韋應物的「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的惆悵。
而北宋才子柳永更是寫了:「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的傷感離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則是易安居士家國破滅內心悲苦的寫照。
對於秋雨,無論是雨滴梧桐,還是雨打芭蕉,似乎早已成了文化中憂愁的符號,但是我更喜歡的仍是秋雨背後所帶來的積極向上之感。
所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則是一番清新之境;「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則如山水畫般恬淡;更有「人生難得秋前雨,乞我虛堂自在眠」的閑適。
夜裡聽一場秋雨,可以感受它靜謐背後的蓬勃,並且讓身心由外而內的獲得愉悅,並不感傷,亦不憂愁。以一份積極的心態去生活,就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生活本就如此,在一場秋雨里獲得屬於自己的休閑片刻,但又不過分安逸,停下匆匆的腳步,在一杯香茗與雨聲里,凝神思慮不也是必要的嗎?
在一場秋雨里,找尋自己的那一份空靈之地,於此信步款款,面對人生煩擾,不亂於心,不困於情,如此歲月靜好。
主播:花兒飛飛,唯美心情美文平台主播。世界很大,故事很多,願我的聲音能夠溫暖你。
圖源 | 網路?原創作品 授權首發


TAG:唯美心情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