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賽場尖子,能否成為明日戰場尖刀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今年初,習主席向全軍發布開訓令,號令全軍要「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新疆軍區某師聞令而動堅決貫徹落實,堅決摒棄以往「拼湊尖子」「少數人比」和「偏離實戰」等現象,採取小專業人人上、大專業分層比、連營團師逐級擺擂、讓實戰化課目唱主角等辦法,努力實現比武選手由少到多、項目由看到戰、熱情由低到高「三個根本轉變」。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今日賽場尖子,能否成為明日戰場尖刀
——新疆軍區某師大力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的調查與思考
范俊 司澤兵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唐繼光
「冠軍夢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列兵黃廣陵手捧金燦燦的獎牌,打趣地和戰友們分享自己的奪冠體會。
前段時間,在新疆軍區某師舉行的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中,黃廣陵以總分474.34分的優異成績,奪得綜合戰鬥技能項目第一名。
作為一名入伍不到一年的列兵,黃廣陵能走上賽場并力壓對手奪得冠軍,除了他所說的「有冠軍夢」外,還與師里建立常態比、分層比的群眾性練兵比武機制密不可分。
今年初,習主席向全軍發布開訓令,號令全軍要「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這個師聞令而動堅決貫徹落實,堅決摒棄以往「拼湊尖子」「少數人比」和「偏離實戰」等現象,採取小專業人人上、大專業分層比、連營團師逐級擺擂、讓實戰化課目唱主角等辦法,努力實現比武選手由少到多、項目由看到戰、熱情由低到高「三個根本轉變」。
刀在石上磨,兵在比中練。科學有效的練兵比武機制,讓越來越多的「黃廣陵」有機會上場比拼,在一次次實打實的較量中拔節成長。
「導彈射手巴雲鵬在哪兒?讓他先打!」
西北大漠,風勁沙疾。新疆軍區某師一場實戰背景下的對抗演習,進入決定勝負的關鍵階段。
「出現低空飛行物!」來自雷達陣地的警報一下子讓現場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面對突發「敵情」,防空分隊迅速就位,跟蹤雷達立即搜索目標,導彈調整指向跟隨目標,各火力單元進入待髮狀態……
「導彈射手巴雲鵬在哪兒?讓他先打!」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從後方指揮中心快速傳來一道緊急指令。
「轟」的一聲巨響,一發導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劃破長空,直奔目標而去。好險!目標在即將飛出導彈射程的時候才被擊落。
巴雲鵬是誰?為啥指揮員關鍵時刻首先想到的是他?
原來,巴雲鵬是該師赫赫有名的導彈「神射手」,指揮員首先想到他,不為別的,全因讓他打命中有把握,不會輕易失手。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在師里的導彈射手專業比武中,巴雲鵬曾兩次奪得金牌,人稱「巴百萬」。價值十幾萬一枚的導彈,巴雲鵬打了十幾枚,由此得名。
「神射手」可不是光靠導彈「喂」出來的。戈壁烈日下,巴雲鵬練「平穩據筒」這個基礎動作一練數個小時,肩膀酸痛紅腫了也不肯罷休……
「練得刻苦其實是後話,如果沒有師里一整套選拔培養和比武競賽的科學機制,自己成長也不會這麼快。」巴雲鵬說。
剛下連,連隊一改過去拿著花名冊隨機遴選的方式,採用心理、身體和訓練潛力綜合測試辦法,把各項指標靠前的巴雲鵬優先安排到了導彈射手崗位。
為使新射手快速掌握射擊技能,師里採取「小兵種大集中」的辦法,組織導彈射手集訓,跨連安排一名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士官幫帶巴雲鵬。
部隊參加跨區機動演習,還是上等兵的巴雲鵬就獲得了實射導彈的機會。
「如果比武的方法不科學,也可能虎落平原,龍游淺水。」談起比武競賽場上曾經的一些不當做法,該師一名領導形象地說,那時候就算有些官兵具備了奪冠的實力,也不一定有奪冠的機會,就好比選手練的是非奧項目,本事再大也上不了奧運賽場。
令「巴雲鵬」們感到幸運的是,如今的比武場變成了群眾練兵大舞台,官兵們人人有上場機會,個個有可選項目。正因為如此,許許多多像巴雲鵬這樣的戰士,順利實現了從普通一兵到訓練尖子的華麗轉身。
淬鋼火要猛,磨刀石要硬!今年以來,新疆軍區某師大力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競賽活動,讓官兵在挑戰極限中錘鍊克敵制勝本領,砥礪英勇頑強戰鬥作風。圖為該師戰術基礎動作比武現場。范俊 攝
如何讓石頭在水上漂浮?答案是:給它力量和速度
平時訓練手槍射擊打個50環都不容易,要在高手雲集的國際賽場打個50環更難。可這個師的射手陳筱做到了。
去年8月,俄羅斯、伊朗等10國軍隊代表隊雲集中國新疆庫爾勒國際軍事競賽賽場。在軍械能手項目角逐中,來自該師的參賽隊員、中士陳筱,面對賽場突然颳起風沙的不利情況,沉著應對,手槍射擊5發彈打出了50環的優異成績,奪得單項賽冠軍,被國際比武仲裁委員會表彰為「最佳射手」。
如何讓石頭在水上漂浮?答案是:給它力量和速度!
實打實、硬碰硬的比賽競逐,絕不是「狹路相逢勇者勝」這麼簡單,它是對參賽選手方方面面素質的綜合檢驗。就拿心理素質這一條來說,絕不是一天兩天、一兩次比賽就能練出來的。
陳筱說,沒有過去多次參加連、營、團、師各類訓練比武長期積累的經驗,恐怕也不會有他國際賽場上的「一比成名」。
那次國際軍事競賽,為培養隊員們的過硬綜合素質,教練組還採用許多超常的訓練辦法。比如,在射手射擊區域周圍布設炸點,組織駕駛員開展極限坡度和極限時速條件下訓練等,凡此種種,都加速了參賽選手的能力提升。
「一次賽場比拼,就是一次個人戰鬥技能的涅槃重生。」某炮兵團班長夏武說。他曾在新疆軍區「炮兵射擊能手」比武中奪得突擊炮精度射擊第一,對比武給自己臨機應變能力的磨鍊,他感受頗深。
夏武那次參加的是新疆軍區炮兵專業比武,目標臨時指、距離自己判、彈種自己選,讓不少上場選手傻了眼。面對這種情況,夏武首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一個步驟一個步驟認真操作。精準判斷距離、從容選擇彈種……最終以全部命中的成績奪得冠軍。
觀賽的領導和戰友連連稱讚他是處變不驚的「坦克殺手」。成績面前,夏武心裡清楚,沒有賽前集訓對臨機應變能力的反覆訓練,這枚金牌怕是難落己手。
在這個師像陳筱、夏武這樣,通過群眾性比武競賽的淬火砥礪,掌握「獨門絕技」的官兵不在少數。許多官兵通過賽場上一次次刺刀見紅般的比拼,強化了作戰技能、磨練了心理素質,成長為未來戰場不可多得的緊要人才。
當賽場尖子不易,做戰場尖刀更難
一次演練,一名在師里五公里武裝越野比武中奪得冠軍的班長,擔負穿插迂迴任務,竟然走錯了行軍路線,貽誤了戰機。
這件事,給官兵們重重敲響了一記警鐘:比武只是練兵的一種形式,比的可能只是某一方面的技能,而打仗要的卻是綜合素質全面過硬的精兵。
就這樣,該師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應運而生——官兵不論在哪一級軍事比武中摘金奪銀,都要儘快融入到部隊實戰化演訓,將賽場練就的技能儘快投入到部隊練兵實踐中。
該師裝甲團中士趙智,曾在俄羅斯舉辦的國際軍事競賽中奪得「坦克兩項」單車賽冠軍。他練就了駕駛坦克快速通過各類複雜障礙的方法,並且能配合射手尋找最佳射擊位置實施精確打擊。從國外載譽歸來,趙智即被編入到合成營演習的前沿突擊梯隊,擔任標準車駕駛員。
演習關鍵時刻,趙智奉命突擊,帶領車組邊運動邊射擊。他們接連命中「敵」碉堡和裝甲目標,快速突破敵右翼防禦陣地。戰鬥目的雖然達成了,但趙智的坦克多處「受損」,危及車內乘員安全。
當賽場尖子不易,做戰場尖刀更難。坦克還是那輛坦克,動作還是那些動作,為啥結果卻不盡如人意?趙智總結反思得出的第一條體會就是,比賽中的敵情顧慮與實戰不可同日而語。
「差距在哪裡,就盯著哪裡補短。」事後,團里針對性給趙智補上處理戰場複雜敵情這一課,使他的戰鬥本領與參賽相比,又有了新的進步。
與趙智的缺乏敵情相比,在師里「千兵百項」比武中奪得步槍射擊冠軍的王天盛,戰術素養有待提升。王天盛所在連利用戰備拉動之際,將王天盛編入前方尖刀班。對接實戰的訓練很快使王天盛實現能力升級,成為連隊能獨當一面的偵察「尖兵」。
「走下領獎台,一切從頭來。」該師領導介紹說,如今,師里在各級各類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的訓練尖子,大都快速實現了從「參賽選手」到「實戰能手」的轉變,成為部隊戰鬥力建設新的增長點。
冠軍心聲
比武競賽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新疆軍區某師中士 呂永寧
在去年國際軍事比賽「軍械能手」賽場,我與其他7名戰友組成修理班,參加了某型榴彈炮修理單項賽和「軍械能手」綜合賽角逐,包攬了這兩個項目的金牌。儘管比賽硝煙已經散去,但留給我的記憶和思考依然清晰而深刻。
我參加的榴彈炮修理單項賽,共設置火炮修理裝備技術檢查、故障排除、越障駕駛、射擊檢驗等內容,由我們8個人共同完成。記得一次賽前的預演,在火炮從戰鬥狀態轉入行軍狀態環節,負責推火炮活動大架的我,出現了速度跟不上的情況。結果,整個操作進程被打亂,比賽用時也因此延長了不少。
事後,我們8個人進行了千百次磨合訓練,直至相互配合高度默契,各個環節銜接似行雲流水,最終在正式比賽中以絕對優勢奪得冠軍。
單絲不成繩,獨木難成林。這次親身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比武競賽不是「一個人的戰鬥」,任何一個環節或是要素出了問題,都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只有每名參賽隊員和各個要素相互配合、密切協同、一體聯動,才能發揮出整體威力贏得勝利。
(王春風、李傑整理)
從比贏到戰勝,中間差個「實戰化」
新疆軍區某師下士 沈葉飛
前不久,我在團里舉辦的群眾性比武中斬獲「掩體構築」課目冠軍後。回到連隊後,便投入到團組織的專業考核中。沒想到一次平常的考核,卻給頂著冠軍光環的我,當頭潑了一盆「冷水」。
「單兵卧射掩體構築,開始!」聞令而動,我手持工兵鍬單膝跪地使勁地挖了起來。不出意外,我用最短的時間率先完成了土工作業。
正當我為自己的速度沾沾自喜時,突如其來的一幕發生了。監考人員在評判我構築的掩體時,竟然只勉強給了個合格。問其原因,說是我選擇的構築位置不合理,旁邊有個凹地沒利用,挖出來的幾塊石頭也沒有放到前沿,降低了掩體的堅固度。
一開始我對自己的成績憤憤不平,但仔細聽了監考人員的解釋,又覺得很有道理。我反思這一問題,主要是過去比武只片面追求速度所致,對於是否符合實戰考慮不多。
這次經歷讓我意識到,從比贏到戰勝,中間差個「實戰化」。從這以後,不論我參加哪一級的比武,我都要對標戰場找差距,把實戰實用作為一條訓練的硬杠杠。
銳視點
戰場不堪用 金牌等於零
張明
軍人生來為戰勝。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訓練尖子的支撐作用不可或缺。
訓練尖子是訓練場上的標杆樣板,是比武賽場上摘金奪銀的種子選手,更是掌握過硬殺敵本領的拔尖人才。訓練尖子憑著自身優秀的軍事素質和看家本領,在各類競技場上一展英姿,成為一支部隊的名片。近幾年,我軍選手在國際賽場屢屢摘金,為國家和軍隊贏得了榮譽。
賽場上需要訓練尖子,戰場上更需要打仗能力。曾立下赫赫戰功的傳奇狙擊手張桃芳,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用手中的水連珠步槍,在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了214名敵人!幾乎達到了兩發子彈就擊斃一個敵人的殺傷率,創造了中國軍人在抗美援朝中狙擊殺敵的最高紀錄。可以想見,像張桃芳這樣的戰場尖兵多一點,未來戰場上的勝算就會多一些。
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昔日,訓練尖子在賽場能奪冠,但上了戰場不一定能殺敵。從賽場尖子到戰場尖刀,中間還隔著個「實戰檢驗」。和平時期,雖然我們遠離戰火硝煙,但世界並不太平。賽場摘金奪銀再多,上了戰場如果不能發揮作用,那練的本領終究還是假把式,做的只能是無用功。
仗怎麼打,兵怎麼練。要在實戰化訓練中不斷磨礪官兵,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錘鍊過硬本領。結合實戰化條件下的練兵備戰,讓訓練尖子適應實戰環境,讓賽場與戰場對接,讓訓練尖子既要成為賽場的主角,更要成為戰場的鋼刀利刃。
實踐證明:哪個單位重視在實戰化訓練中發揮尖子作用,哪個單位的實戰化訓練工作效益就高;哪個單位不重視抓尖子,尖子不尖,尖子不多,哪個單位訓練就死氣沉沉,工作就平平沓沓。
戰場不堪用,金牌等於零。廣大官兵們一定要牢記習主席訓令,大力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把「手中活」練成「必殺技」,緊跟「新轉型」練出「新本事」,將賽場練就的本領儘快投入到部隊的練兵實踐中,加快實現了從「參賽選手」到「實戰能手」的轉變,努力把自己鍛造成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尖兵。


※黑瞎子島:軍嫂軍娃進軍營共慶「八一」
※國際軍事比賽-2018海上登陸賽開幕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