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韋應物這首詩感情糾結,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

韋應物這首詩感情糾結,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

人活於世,不如意的事情太多,所以唐代的房玄齡曾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僅二三。」自己愛情美滿,卻羨慕別人步步高升;自己家庭和睦,卻埋怨自家蓬門蓽戶。其實人從來就沒有滿足的時候,所以也就一直深埋在痛苦之中。唐代的一位詩人看見別人日子清苦,卻心情不錯,自己雖然羨慕,卻肚裡有話不好說。

淮上遇洛陽李主簿 唐代:韋應物

結茅臨古渡,卧見長淮流。

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

寒山獨過雁,暮雨遠來舟。

日夕逢歸客,那能忘歸游!

首聯寫李主簿隱居的環境,結茅隱居於淮水邊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環境雖然清幽,但古渡口早已廢棄不用,淮水又東逝而不復返。詩人用古渡口和淮水東流表達出內心的一種悵然若失,也為下文做了鋪墊。

頷聯為傳誦千古的警句,蘊含豐富。詩人寫道,樹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裡面那位垂暮老人,面對著門前衰老之樹,聯想到歲月流逝,壯志蹉跎,人何以堪?這兩句十分傳神地刻畫了李主簿衰頹的形象與凄涼的心境,而且寄寓著詩人的一種迷惘的情懷。

頸聯寫在古渡口的茅屋裡見到的景象。作者看見一隻孤獨的大雁經過這寒冷的山林,一艘遠來的客船在暮雨中經過古渡口。「寒山」指明時逢深秋,「獨過雁」形容李主薄孤獨的生活境遇;「暮雨」和「遠來舟」是兩種意象,既是作者對環境的補充勾勒,也在渲染一種凄涼的氛圍。

尾聯別有情韻,李主簿在傍晚時遇上了一位北歸的客人,不舍舊情,仍然熱情接待。詩人寫到這便戛然而止,彷彿是被什麼東西打斷了,也許是故設懸念,也許是用情太傷寫不下去,或者別的緣故。

全篇以李主簿為主角,描寫他的所見所聞和所想,雖然居住和生活條件很差,但是主人並沒有流露出絲毫的厭世情感,也沒有表現更多的悲觀情緒,反而熱情周到地接待來往的賓客。可見這位結茅隱居的李主簿早已做到了淡泊寧靜,而韋應物自己卻只是對他的情懷錶示出一種羨慕和嚮往,卻無法與他相同。

「結茅臨古渡,卧見長淮流」,主人居住在這樣的幽靜處所,雖然條件差了一點,卻圖個清靜和安詳,即使「窗里人將老」,但是還可以經常欣賞渡口的景色,春有野花,秋有紅葉,冬有落雪。更兼來往船隻不斷,客人們無論是熟悉還是陌生,見到這裡有個隱士,也想來拜訪,所以主人不愁沒有朋友,也有南北東西聽不完的故事,不亦樂乎。

此情此景,韋應物感情十分糾結,他雖然是羨慕,但絕對不會嫉妒和恨,一來這位李主簿一定是他的好朋友,老朋友雖然仕途不順隱居於此,但只要心情不錯,身體也不會太差,總比為別人做牛做馬、勞心勞力要好得多,他應該為他感到欣慰。

再者韋應物只是偶遇,不是要駐留,縱使風狂雨急,依然要風雨兼程,絕對不會也像老朋友那樣在此隱居。所以最後一句有深意,「日夕逢歸客,那能忘歸游」,雖然明寫李主簿的好客與淡泊,實際上卻是暗指自己雖有歸心,卻無歸意,暫時依然無法放下那些日夜牽掛的人和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十首描寫恨的古詩詞,恨是內心的掙扎,讓青絲變白髮
程顥一首詩道通天地,淡定從容,不愧為一代大儒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