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嫦娥四號計劃將於12月在西昌發射 肩負人類首次巡視月球背面重任

嫦娥四號計劃將於12月在西昌發射 肩負人類首次巡視月球背面重任

官方8月15日表示,中國計劃將於12月發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探測器,這將是首次嘗試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國防科工局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這一消息。飛船的結構和命名月球車的征名也被公開。

12月,嫦娥四號計劃將在西昌(位於中國西南部)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嫦娥四號探測器將著陸區域瞄準在南極-艾托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這是一個具有無限科學價值的巨大撞擊坑,可能的著陸點之前已經確定在馮·卡門隕石坑(Von Kármán)內和周圍。據悉,最終的著陸點已經選定,但尚未公布。

在線月球車征名大賽將持續到9月5日,正式名稱將於10月公布,獲獎者將受邀參與觀看發射。

嫦娥四號最初是作為嫦娥三號任務的備份星,嫦娥三號於2013年12月將著陸器和月球車送上月球近側的雨海,使中國成為第三個在月球上軟著陸的國家。這次任務是繼2007年和2010年發射的嫦娥1號和嫦娥2號兩個月球軌道飛行器之後進行的。

嫦娥三號的成功賦予了嫦娥四號實現更艱巨的使命。著陸器和月球車在外觀和尺寸上與它們的前幾代相似,但根據新任務的具體要求已經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中國機器人月球計劃的首席設計師吳偉仁對新華社說,航天器有可調整的部件和可調整的有效載荷配置,以應對月球背面複雜的地形、通過中繼衛星和科學有效載荷滿足通信的需求。

在新發布的著陸器渲染圖上可以看到低頻光譜儀(LFS)的天線,它將利用月球背面獨特的安靜電磁環境。著陸器還將攜帶著陸攝像機(LCAM)、地形攝像機(TCAM)和德國開發的月球著陸器中子和劑量測量(LND)。

和嫦娥三號一樣,月球車將搭載全景相機(PCAM)和探月雷達(LPR)。此外,一架可見和近紅外成像光譜儀(VNIS)和先進的中性點小型分析儀(ASAN)——後者是由瑞典基魯納空間物理研究所(Swedish Institute of Space Physics, Kiruna)開發的——也將搭載在飛船上。

由28所中國大學設計的小生物圈實驗也將稱為任務的一部分,這個小型生物圈含有馬鈴薯和擬南芥種子以及桑蠶卵。

中繼衛星已就位並開始工作

由於潮汐鎖定,月球的背面永遠不會面對地球,因此需要一顆中繼衛星來連接月球背面的航天器和地球上地面站之間的通信。

5月20日,一顆具有4.2米拋物面天線的衛星「鵲橋」號從西昌發射升空,於6月14日進入利薩如軌道,繞地運行。該軌道將允許鵲橋號為地面控制中心與月亮上的登陸器之間提供通信保障。

鵲橋號中繼衛星將向嫦娥四號月球航天器轉達地面遠程通訊,通過S波段將數據和遙測數據傳回地球,同時利用X波段與著陸器和月球車進行通信。

在上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據報道稱,中繼衛星運行良好,可以幫助中國計劃在12月發射嫦娥四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網 的精彩文章:

上任僅7個月!谷歌雲計算COO辭職走人 有可能重返英特爾任CEO
美國新超算來了!奪回算力桂冠、價值2億美元的這台大傢伙究竟有啥用?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