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精英縱論行業發展新趨勢

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精英縱論行業發展新趨勢

2018新一代人工智慧高峰論壇,在廈門開幕。 朱鮮艷 攝

中新網廈門8月23日電 (楊伏山 陳巧恩)以中科院院士領銜、來自全國各地人工智慧領域的「最強大腦」們,23日匯聚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深入探討、交流人工智慧行業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吳宏鑫在論壇上做題為《智能控制和特徵建模》的學術報告。 朱鮮艷 攝

當天,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AIIA)、廈門市科學技術協會攜手主辦,廈大嘉庚學院、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等機構會共同承辦的2018新一代人工智慧高峰論壇,在廈門開幕。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吳宏鑫在內的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大批專家、學者,欣然蒞會。

近年來,人工智慧話題在當前科技界和互聯網行業炙手可熱,人工智慧產業在國家產業地位明顯提升。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把人工智慧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次,並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人工智慧的科普與推廣,全面提高全社會對人工智慧的整體認知和應用水平。

廈大嘉庚學院黨委書記林輝致辭。 楊伏山 攝

主辦方表示,舉辦此次盛會,旨在響應國家號召,透過專家學者的學術研討和交流,推動人工智慧在各行業領域中的融合應用。

在論壇上,吳宏鑫院士作題為《智能控制和特徵建模》的學術報告。他指出,智能控制是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要組成,智能控制要抓主要矛盾,而特徵建模正是擅長抓主要矛盾的方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副秘書長張雪麗,在論壇上分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情況。 朱鮮艷 攝

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王穎告訴記者,吳院士在自適應控制和智能控制領域有很高的學術造詣,他所提出的特徵建模理論,使得中國航天器返回精度高於其它國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副秘書長張雪麗,也在論壇上分享了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情況。

她介紹說,未來3到5年,隨著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技術加速成熟和應用,我們將迎來就業結構性變革的關鍵期。她指出,所謂的影響並不是大規模失業,而是,引髮結構性失業,「大量常規任務型工作將會因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技術應用而被替代,對常規任務型工作的替代正在從製造業向服務業延伸。」

廈大嘉庚學院黨委書記林輝向記者表示,在人工智慧發展迅猛的浪潮中,該校主動適應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申請增設了智能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等人工智慧專業,「力爭明年9月開始招生」。

同時,該校積極開展人工智慧領域的校企校地合作,如與微柏公司共建嘉庚-微柏工業機器人創新實驗室,多角度、全方位、系統性地進行機器人產品的研發工作;並鼓勵師生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探索與實踐,設計製作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產品,設計一系列先進智能應用產品。

今年恰逢辦學15周年的廈大嘉庚學院,歷經十五年跨越發展,現已成為中國近300所獨立學院的佼佼者。在《2012-2016年全國普通高校競賽評估結果(本科)TOP300》中,學校領銜全國獨立學院,在全國2900多所高校中位列第180名。

林輝表示,將以此學術盛會為契機,致力加強人工智慧專業技術人才和「人工智慧+經濟、管理、法律」等複合型人才培養;加強產學研合作,組建人工智慧領域相關技術和產業創新基地,在廈門灣南岸構築知識群、技術群、產業群互動融合的生態系統。(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