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寬厚仁孝的漢文帝為了得到皇位,究竟殺了自己多少親人?

寬厚仁孝的漢文帝為了得到皇位,究竟殺了自己多少親人?

軍令如山安天下——名將周勃周亞夫父子(5)

主筆:江湖閑樂生

漢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周勃等功臣宿將乃撥亂反正,發動政變,誅滅諸呂,然後決定擁立一個新皇帝上位。此時在皇宮龍椅上坐的那個小兒劉弘,是呂后製造和扶持上去的,大家根本不承認,於是周勃與群臣召開大會,推說劉弘其實不是惠帝的龍種,是假的,真實身份是呂家孽種,等他長大了,必然要禍亂宗室、反攻倒算,所以必須要商量一個皇帝的新人選。

圖:周勃

這劉弘當然是惠帝的龍種,只不過非皇后張嫣(呂后女婿張敖之女)所生,故呂后殺了其母,並讓其冒充皇后之嫡子罷了。但以功臣集團的利益而言,他們好不容易推翻了呂氏,皇帝卻不變,那麼他們的擁立之功又從何談起呢?而且劉弘年紀尚幼,無法親政,這豈不是又要找個攝政王來才添堵?那還不如換個皇帝來的妥當沒後患,而且大家都有擁立之功,豈不皆大歡喜?

有人提議:齊王劉襄是高皇帝的長孫,又有首難呂氏之功,選他最合適。

確實,劉襄實力雄厚,又封在富的流油的齊地,大家擁立他做皇帝,厚封重賞自然少不了。

然而此言一出,卻馬上有人站出來反對,這個人就是劉氏宗族最年長的元老琅琊王劉澤(劉邦的遠房堂兄弟)。劉澤認為:劉襄這人是不錯,可惜他的舅舅駟鈞為人專橫暴戾,簡直是個戴帽子的公老虎,跟母老虎呂后有的一拼。如果選劉襄做皇帝,駟鈞家族難保不會變成下一個呂氏,而周勃等人也難保不會成為下一個韓信彭越!

所以周勃等人連連點頭,深以為然。他們已經吃夠了外戚的苦頭,怎麼可能再遭二茬罪呢?光這一條,劉襄就不能選了。

但功臣們內心真實的想法是:劉襄勢力強大(已借反呂之名殺掉齊相獲得了齊國的大軍),他的兩個弟弟劉章和劉興居也都英武非凡、並在誅呂鬥爭中立下大功,若讓這一家子掌握了政權,那麼功臣集團必將受到打壓,那可就真是搬起石頭砸的自己腳了。

圖:電視劇《美人心計》中的劉章

於是大家很快否決了劉襄,又提出來的第二個人選:劉邦的小兒子淮南王劉長。但周勃又不同意,他覺得劉長年紀太輕了,才十八歲,且有欠穩重,為人驕橫,無法擔當重任;更重要的是,劉長是呂后的養子(其生母早逝),對呂氏不可避免懷有同情之心,萬一他握穩皇權後來個秋後算賬,到那時功臣們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所以,就連剛從淮南王相的位置上調入京城的御史大夫張蒼(原御史大夫曹窋已因反對誅滅呂氏全族而遭到貶斥),竟也表示同意周勃的看法,認為劉長並不合適。

於是,劉長也被否決了。

過了會兒,又有人提議,代王劉恆是高祖在世的最年長的一個兒子,而且為人寬厚仁孝、謙恭謹慎,當年呂后想提升他為趙王他都不要,可見其低調安分,不如立他好了。

圖:漢文帝為母親親嘗湯藥,入選二十四孝

周勃正在遲疑,張蒼又站出來說話了:「吾聞劉恆之母薄太后一家溫良恭儉,比之呂氏一族和善百倍,我支持迎立代王為帝!」

群臣們紛紛舉手,表示贊同。

周勃跳了起來,大聲道:「國賴長君,代王又為人和善,立他為帝,名正言順,就這麼定了!」

就這樣,早已被人遺忘在邊疆的代王劉恆接到了這個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懷著且喜且懼的複雜心情,乘車馳入長安。群臣在長安城外渭橋上迎接,太尉周勃想跟劉恆私聊,被其拒絕,於是又跪奉天子符璽,想以此邀功,討個大彩頭,不料又被劉恆拒絕,表示要先到代邸再議。 周勃熱臉貼了兩次冷屁股,真是又臭又涼。(代邸:即代王每年來長安向皇帝朝拜時居住的駐京辦事處。)

是年(公元前180年)九月二十九日,劉恆在創紀錄的推讓了五次後(代王西向讓者三,南向讓者再),終於被周勃等大臣勸動,即帝位於代邸,是為漢孝文皇帝。

劉邦做皇帝才三讓,劉恆為什麼要加碼加到五讓呢?因為劉恆的皇位實在算不得穩當,他作為劉邦庶四子,無論按照「嫡長為先」還是「父死子繼」的「皇室繼承法」,其皇位合法性都有所欠缺。事實上,以正統性而言,劉長和劉襄都不比他差,特別是劉襄。所以大臣們既然能立他,哪天鬧翻了當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廢黜他。

當然,劉恆內心還是很想當皇帝的,否則他也不必搞一出「西向讓者三,南向讓者再」的原創政治秀了,復原當時的場景,劉恆應是往北一讓再讓三讓,讓到最后座位已接近北牆,無法再往北側身避讓,於是只好轉身南向,則剛好坐在了君位而使周勃等人處在了臣位上。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有點細思極恐、震驚顫抖了呢?劉恆這行雲流水的政治表演,正體現了他巧妙的政治藝術與高明的帝王心術;在他仁厚和善的外表之下,隱藏著就是這般老練的政治手腕,我想當時周勃陳平等人也應該被他驚呆了吧!

而劉恆之所以要在自己那寒酸的代王邸即帝位,是因為如今的皇宮龍椅上還被他侄子劉弘小皇帝占著位子,這可就尷尬了。

沒關係,有辦法讓它不尷尬。

是夜,上任皇帝劉弘,以及他的弟弟常山王劉朝、淮陽王劉武、梁王劉太三人,全數被請出皇宮,然後當天夜晚便被有司(有關部門)處理掉了。理由是他們乃冒充皇子,本就不該存在,所以必須被抹殺,永遠的在人間消失。而上任皇太后張嫣當然也遭到了廢黜,從此待在冷宮之中度過餘生。

如此,劉恆的皇位才叫做名正言順。而周勃他們廢立天子,也才名正言順。自諸呂倒台的那一刻起,惠帝一脈的命運其實已然註定,永遠無法翻案。

然而,新皇帝劉恆仍然感覺很頭疼,在他之前,沒有一個皇帝是這樣被大臣選出來的,要如何應對恩公大臣們和其他失意的候選者,也全無前人經驗可循,劉恆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當夜,劉恆一夜未眠,他連夜下達了三道詔令,算是新帝上任三把火吧!這三道詔令若能順利實行,他才能成為真正的皇帝,否則他將永遠受制於這些權臣,成為一個傀儡皇帝。

第一道:將周勃暫管的南北禁軍兵權收回,交給自己的親信、原代國中尉宋昌(宋義之孫),並升任其為衛將軍,總攝京城防務。

第二道:將皇宮的警衛工作交給自己的另一位代國親信張武,並升任其為郎中令。

第三道:大赦天下,賜每位成年男子一級爵位,並賜牛酒若干,允許百姓們自由的聚飲五天。

這三道詔令,對穩固劉恆的皇位,效果可謂立竿見影。但還有些工作,需要長期的經營,才能見到效果。

不久,也就是當年(公元前180年)十二月,率先反對齊王劉襄為帝的琅琊王劉澤,被立為地位更高的燕王,以酬報其功勞。而劉襄的兩個弟弟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則因討伐呂氏有功而被分別晉封為城陽王和濟北王;但這兩塊地方原本就是齊國的地盤,所以劉襄的勢力反而因此被削弱了(事實上,劉章和劉興居在與眾大臣合謀誅呂時,大臣們曾許諾封他們為趙王和梁王,後被劉恆否決)。此後不到兩年,劉襄、劉章便鬱鬱而終、英年早逝了,濟北王劉興居不願鬱郁,竟而造反,當然很快遭到了叔叔劉恆的鎮壓而失敗,劉興居自殺身亡(想當年,便是劉興居向劉恆自告奮勇去請漢少帝劉弘出宮的,可見臟活不能隨便干)。後來,劉恆乾脆把齊國分為七份,讓劉襄的其他弟弟們將它分了,以進一步削弱其勢力。

另外,據史書記載,劉恆在入京稱帝之前,他的代王王后便已死了,及劉恆入京為帝,不及兩個月,代王王后的四個兒子便相繼病死。而恰巧就在這個時候,功臣們請劉恆早立太子(以斷絕劉恆弟弟淮南王劉長繼承帝位的念想),既然這四個嫡子恰巧都死了,那麼就立庶長子劉啟(竇姬之子)為太子吧,劉恆又假模假式的推讓了三次,最後還是答應了,並給天下所有家庭的嫡子每人都升一級爵位以為慶賀。這位劉啟就是日後的漢景帝。

圖:漢文帝與太子劉啟

在呂后掌政的十幾年間,每位劉氏子弟幾乎都被迫與呂氏女結為姻親,劉恆應也無法例外。所以,這位劉恆正妻應為呂氏女,她恰巧死在劉恆稱帝之前,而她的四個兒子又恰巧都死在劉恆稱帝後短短兩個月內,而且一死劉恆就馬上立太子,真的是很恰巧啊。

細思極恐。

李世民望塵莫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名將英雄夢 的精彩文章:

差點成為「漢初四傑」,最後卻被煮死了,劉邦一生對他念念不忘
漢高祖身受重傷時日無多,為何還喝酒作樂、唱歌跳舞、拒絕治療?

TAG:千古名將英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