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徽寧(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上)

徽寧(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上)

原標題:徽寧(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上)


方光華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07期



徽寧古道是指從徽州府歙縣通往寧國府(宣州)的一條古官道。這條道,從歙縣出發,走城西北門,過萬年橋,經富堨至許村;由許村北上,經五猖廟、茅舍、茶坦至箬嶺關,往東北經貼壁洞至天星洞到旌德縣白地鎮高甲,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歙縣段今天習慣稱「箬嶺古道」,旌德人叫順了嘴稱「旌歙古道」。從許村到高甲,全長約25公里,古風尚存,山光誘人。近年來,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驢友徒步穿行,被網路推為全國「十大古道」之一。

我們生長在歙縣,少年時就聽大人說起到旌德馱米的事,隱隱約約聽過類似於兒歌般的《問路歌》:


城北直上萬年橋,右往新洲種菜家。


徐村對過仰村壩,三里涼亭依路上。


沙溪村過九如橋,富堨村尾雨粟庵。


鳳凰灣上望沙灘,四柱牌樓靠河灘。


太尉殿過豐口橋,竹會寺前跳石望。


獅子躺在水中央,楊峰嶺上善化亭。


青山頭過水口庵,天馬山下登堂廟。


善德橋頭薇省坊,三朝典翰立中央。


大宅門過水圳頭,二龍戲珠河中央。

種福廳前石板坦,土地廟過高陽橋。


高陽橋上觀音坐,觀音老母面北方。


橋頭牌坊有兩座,雙壽承恩五馬坊。


南北通街大觀亭,八角八卦風鈴掛。


大觀亭過進士第,牆裡門上連大墓。


上前幾步到官廳,敦睦堂過如心亭。


前山正嶺五昌廟,過了大亭是茅舍。


二里半前有飯店,好吃好喝過大嶺。


步步高升石板道,過了關洞再問道。


這段完整的《問路歌》,把從歙縣城裡萬年橋到富堨到許村直至到關洞的標記物說得清清楚楚。因為出發的地點不一定都在城裡(歙縣城的習慣稱法),留傳下來的問路歌自然有所不同,這只是其中一個。明朝徽寧二府駐旌署右參議余昆翔編撰的《明朝古歙導遊圖》中也有記載。

不管記住哪種版本的《問路歌》,都可以沿著歌中的村莊和建築順順噹噹地到達箬嶺的關(官)洞。


今年初夏,我們完整地走了趟從許村茅舍到高甲的古道。準確地說是旌德縣開發旌歙古道旅遊,有關單位約請寫景點介紹和導遊詞,這才下決心去實地考察。




我們的考察路線以石板道為迄始。從歙縣經富堨到許村茅舍,選擇的是坐車。到了茅舍之後,車子返回,我們開始用雙腳丈量古道。到茅舍已經九點,多雲的天氣利於山道行走。茅舍村的房子蓋在山塢之中,說地無三尺平,誇張不到哪裡去。從一個旅遊者的角度來說,這個小村的古樸有點少數民族村寨的味道。村口一條溪水泛著銀色的浪花,在落差不小的溪谷中蹦蹦跳跳,讓那座老派的石拱橋顯得十分有內涵。


房子在一條石板道的左右兩側縱向延伸,石板道卻是一階一階往上走。房子大多兩層,個頭比平常的徽派民居要矮,每家每戶的房檐下或者棚子里,均整整齊齊地碼著高高的劈柴,像一列列等待檢閱的士兵。可惜不擅長攝影,若是行家倒是能拍出一點很有味道的照片。


從村子裡走的時候,問一位婦女村中有多少人,說是四十人不到。直覺告訴我們,這個村子並不富裕。雜七雜八的建築漫延開去也就二百米,出了村子石板道繞行上山,一路修竹十分漂亮,加上時陰時雨的天氣,石板道上洇潤出靦腆之色。上過一段坡之後的一個山彎,立有一根鎮妖除邪的八棱佛柱,佛柱上頂著毗羅帽,柱身上鐫刻有二十餘字,能清晰地辨認出「南無」「大藏」「如來」等十來字。出村一里來地,路邊有一新建的木架路亭,有點像旅遊設施。這個猜想,在三里地外的茶坦得到了驗證。茶坦村房子建得比較分散,在路邊一處平房的外牆上,有兩塊牌子:一塊是箬嶺村的牌子,估計茶坦屬箬嶺村;另一塊是箬嶺旅遊公司的牌子。兩塊牌子中間,是兩扇緊鎖的大門。


茶坦村同樣順山而建,東一戶西一戶,石板道將一戶戶勾聯起來。當年的茶坦村因為官道上來往客商頻繁,曾經是一個商業發達的山村,有歌謠為證:茶茶坦,板門面,家家戶戶開店面。這一點卻今不如昔,在村子裡我們發現一處裝有卷閘門的房子,有點像店面,卻上了鎖,門兩邊掛著一幅字和句都還不錯的對聯:一溪水半山竹風月盡收小天地,滿眼畫寸心詩寵辱皆忘大自在。



今天的茶坦,房子好像還不少,但大多數的門戶都緊鎖著。快出村的時候,突然下起了不小的一陣雨,我們就在路邊的一家避起雨來。上台階進堂前一看,房子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樣式,板壁樓板泥灰地面,到處乾乾淨淨。房子的主人是位七十多歲的大媽,問老人家裡兒女,說是出門打工了,老人一人守家。環顧四周,正屋與廚房相通,廚房外面是靠山的一點院落,邊上還有一些平房。院子里有兩個水泥水池,水池上架著一闢為二的半片竹子,從山岩中接泉水入池。在老人的廚房裡,還發現了兩個葫蘆做的水瓢,安靜地躺在木頭鍋蓋上。這樣的一組鏡頭,似乎讓人回到了童年的鄉村。我們問老人可有走古道的人在村子裡住宿,老人說有的。自己家裡去年就有一對蘇州夫婦住過。接著問老人多少錢一晚,老人說不要錢。她還說那對蘇州夫婦真客氣,回去後還寄了東西給她。這樣純樸的風尚,在今天都市人看來也算得上是文物了。陣雨一停,我們辭別了老人繼續在古道上行走。


茶坦到關洞大概有三華里,走到一半的時候,倒是有一處類似於驛站的一個遺址,三面石頭壘的牆還在,一面牆上還保留著一個完好的石門,牆高兩米左右,佔地倒有十來個平方。掃視一圈,沒有發現有文字的標記物。從茶坦往關洞走,是在一個比較寬闊的山谷當中,腳下是在修竹林木中延伸的石板道,兩側是蜿蜒著的青山,山谷中不時夾雜著一些小塊的耕地。一些地塊中種著一壟壟的貢菊,只有尺把高的菊花居然都長花蕾了,一位中年婦女正在貢菊地里勞動。過了那片菊花地,上行五六百米就到了一個山間平地,定睛一看正前面就是「天險重開」的箬嶺關(官)洞了,洞前空曠的平地上就是汪華廟舊址。



箬嶺關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歙縣、績溪、黃山區(太平)、旌德四縣交界,民間形象地說是「一腳踩四縣」。箬嶺關口(俗稱關洞)的地理坐標是北緯30°08′48″,東經118°31′97″。這也讓箬嶺關洞成了古徽州在北緯30°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箬嶺設關的時間是清順治四年(1647)。關洞海拔1002米。我們看到的關洞額頭上「天險重開」四個隸書大字,依然蒼勁雄渾。關門寬1.6米,高3米,門洞深13.3米。洞西壁距北側門口2.9米處開有寬0.75米的曲尺形樓梯,沿著西上南折的石砌台階可登上關頂。現存關牆高5.02米。因為天氣的原因,洞磚看上去濕漉漉的,外面光線照到的地方泛出瑩潤的歲月之光。站在洞頂,環顧四面,青山萬木盡在眼帘。扼守關口,在戰爭年代自然能先發制人。順治《歙縣誌》載:「箬嶺司弓兵十五名。」



實際上,在設關以前,關口的作用就已經顯現。最早的鎮守者就是古道的始拓者「徽州第一偉人」汪華。


汪華(586—649),歙縣登源(今績溪瀛州汪村)人。因駐守箬嶺關,平婺源,拓箬嶺至寧國府、太平縣山道有功,深得將士愛戴。隋末率眾起義,佔據歙州,相繼攻下宣州、杭州、睦洲、婺州和饒州,六州賴以平安十多年,被稱「吳王」。唐武德四年(621)敗於王雄誕,奉表歸唐,詔使持節,總管六州諸軍事,歙州刺史,封上柱國、越國公。汪華既是農民領袖,也是國家重臣。徽州人視汪華為地方神,始於南宋,廟宇祭祀不斷,行祠社屋遍布。汪華被奉為「汪公大帝」「花朝老爺」「太陽菩薩」。宋政和四年(1114)正式欽定建廟,賜匾額「忠顯」,後改「忠烈」。明洪武年間,歙州建汪公總廟(今尚殘存)於箬嶺關東20米處。總廟一進,坐北朝南,寬8.85米,深8.55米,面積為75.7平方米。四周牆壁為花崗岩石塊砌成,頂蓋大青瓦。八字門,青石門楣上刻「忠烈廟」三字。廟內神龕上方掛一橫匾,上書「六州屏翰」;兩側懸掛的對聯為:自昔州閭資聖戶,於今稼穡沐神功。


汪華總廟建在箬嶺,除了紀念箬嶺這個徽州北門要塞是他帶領官兵最早開鑿之外,還因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汪公鎮守了要塞,報了徽州的平安,在風水寶地建汪公總廟當然是最理想的選擇。總廟建成後,規定凡汪華生日,取108社,各地派齣戲班藝人,祭拜汪公。供奉在箬嶺忠烈廟的汪公,人們習慣上稱它為「老汪公」。那尊「老汪公」像為整根檀木雕成,呈坐姿,通高1.8米。頭戴冠冕,珠簾遮面;身雕龍袍,飾以彩繪;衣漆紅色,黃色鑲邊;領、袖、口漆黑色;面為紅色,以馬尾制須,長至腰間;雙手捧朝笏於胸前。菩薩腳前立有一塊高至膝蓋的牌位,上書「汪公大帝之位」。汪公菩薩常年坐於四人大轎中。該轎通高2.8米,長、寬各2米,通體紅色,雕刻精美;轎桿長8米,直徑20厘米。出行四抬四扶,兩組輪換。「老汪公」永不離轎,各處接請汪公都是連轎一起供奉。從大年初一起,箬嶺周邊各村要輪流把「老汪公」接到村裡供奉,為村民新春祈福,到正月十八後送回箬嶺忠烈廟。五月接汪公「安苗」後,被供奉在相距30里的許村統宗祠(總祠),需「安苗」的村事先與許村總祠聯繫,安排接請時間。一府六縣凡接汪公菩薩安苗的一律下訂書,明確接送日期,並付定金,逾期不送還,要受處罰,送還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天。「安苗」結束後,汪公菩薩就供奉在許村總祠,一直到臘月二十四才被送上箬嶺忠烈廟。


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進犯徽州,蔣杲率兵伏擊於此,大獲全勝。


對於箬嶺關隘的維修,歷代徽州官府都十分重視。


崇禎七年(1634)至十二年間,歙縣知縣傅岩為方便守關,在箬嶺和烏泥嶺各建關門一道,並增設石倉,修備火器。傅岩在其編撰的《歙記?事迹》中有這樣的記載:


縣境四塞,東南水陸路通浙省,有街口、王干兩巡司扼其要,嚴督弓兵遼緝查比,各有責成。西南通江右,東北達金陵、寧、太,休、績為外蔽。惟正北箬嶺羊腸鳥道,姑蘇、蕪關貨值所來,向多嘯聚,剽竊行旅,且民極被其毒。前委巡哨官統操弓兵守之,因無棲息關隘,難以屯守。乃親詣相度,並西北烏泥嶺樵徑亦為間道,乃集諸鄉紳士民會議,捐貲三百金,倡工於嶺半各建關門,置繕石倉,修備火器。紳士翕然捐助,工用告成,以固鎖錀。


大功告成,傅岩還撰寫了《箬嶺銘》刻於嶺頭,以示紀念。其碑文如下:


巑岏北嶺,飛鳥攸辟。飈停雲墮,曦掩雪擲。仄蹬露跗,幽筱披臆。綿綿擔天,交交行客,問以何屆?險逾利射。躋巔下瞰,外疆兩歧,旌德左達,太平右垂,人煙夐絕,盜或伺之,旅人號咷,守土為誰?我建雄關,扼其嶺首,出入有譏,夙夜是守。邑之先達,以大以久,麓之氓庶,爰眾爰有。蜀閣一當,鄭萑胥蹂,志亦有言,價人維蕃,汪公設險,撃柝重門,慮始誠難,守終尤允。恃陋庸嗤,憑阻美疢,鐫珉崇立,敢告後尹。


咸豐八年(1858),歙人宋修坤奉縣令領款,並資助重修箬嶺頭關隘。


徽寧古道若是從汪華始拓算起,已有1400多年歷史。


明弘治《徽州府志》載:「箬嶺在徽州府歙縣北八十里,黃山之東,上多箬竹,今為通衢。它一通太平,一通旌德,為北邑要衝」。這是徽州府通往沿江、中原的戰略要道。《明一統志》就有官方在許村和茶坦分別設鋪的記載。至民國初年,兩鋪才被郵政部門所取代。清初,太平縣嶺北太河開通,可通長江,蕪湖商販到徽州,一般不超過十天。


隨著徽商隊伍的不斷壯大,地方政府設法加強對箬嶺關的治安管理。為防止強盜打劫過往行人,明代歙縣縣令戴東旻上書,請求朝廷在箬嶺設立巡檢司。清順治《歙志》對箬嶺巡檢司有詳細記載:縣北一百里嶺界,連旌德、太平、為你歙要衝,財貨所經入。天啟中,屢有巨寇嘯聚百人,白晝剽竊,往來患之。邑令戴東旻申請院道,於嶺巔設立巡檢司,即減南路鋪兵閑役,以補號兵,官民不擾,寇盜遂平。

箬嶺關前面的汪公廟廣場上,如今有一些碼起來的石條,供遊客休息,可能這些石條原本是汪公廟的建築構件。汪華廟廣場右行,徽寧古道則通往旌德,名色嶺。穿箬嶺關洞左行,入太平縣境,稱梅花嶺。至上嶺腳,經譚家橋、感樣里、迄溪、馬蘭地、三口至仙源;西行至甘棠,轉向西北,經秧溪河至廣陽,廣陽北上直通青陽縣城,稱為「徽青古道」。從關洞到上嶺腳,古道保存尚好,一半的路程在密林中穿行,林中景色清幽,一棵老樹首尾入地長成了一道大拱門,能算奇觀。另一半到上嶺腳的路多在茶園、竹林、杉木林中行進,過去的一些亭洞痕迹還在,這裡離黃山風景區很近,黃山山峰歷歷在目,青黑的板石道寬敞古樸。



徽寧、徽青兩條古道是徽州通往山外的交通要道,經濟要道。一路通太平、石台、青陽、貴池乃至安慶及沿江到中原;一路通旌德、涇縣、宣城。歙北、太東、旌西、涇南向為名茶產地,而太平多杉木,旌西、南陵有餘糧,涇南出宣紙,名優特產都從這條道走出大山。至明代,仍是連接徽州府和安慶府的重要官道。徽商興起後,太平、旌德的糧食通過官道源源不斷運入徽州府,成為重要的糧食、鹽和山產的運輸要道,官道的作用一直發揮到民國末期。


生活於清乾隆時期的洪亮吉在《新修箬嶺道記》中這樣寫道:「率計一歲中,行是嶺者不下十數萬人。」從數字看,每天經過箬嶺官道的不下四五百人,可以想像當年的箬嶺是何等的人聲鼎沸。據當地人說,鼎盛時期,從茶坦到許村的五馬坊,沿途飯店星羅棋布。嶺北旌德的高甲和嶺南的歙縣江村,就有一百多人專門從事騾馬運輸。


徽寧古道不僅商旅之人經過,達官貴人、名人雅士路過的同樣不少。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提任江東提刑時,從江西入徽州,走古道到寧國府。


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穿古道登黃山,發出「登黃山天下無山」的慨嘆。


咸豐年間,時任徽寧池廣太道台的惠征和夫人帶著17歲的長女那拉氏(後來的慈禧太后),去九華山進香,求神靈庇護選秀成功,夜宿箬嶺關六九驛站。那拉氏嫌驛站寂寞,陪同的徽州知府梁必業請來許村藝人為她「唱燈棚」解悶。那拉氏聽後非常高興,評價「清爽好聽」,並獎勵藝人銀兩。咸豐二年(1852),那拉氏赴京選秀成為咸豐皇帝的妃子,生子載淳。同治(載淳)繼位後,封生母為慈禧,演戲慶賀。慈禧想起在箬嶺六九驛站聽燈棚的往事,立即召原班人馬進京,唱了兩天,慈禧很開心。《西宮雜事》記載了慈禧對唱燈棚的評價:「戲班太鬧,京鼓又淡,聽唱燈棚,好在適中。」此後,箬嶺周邊「唱燈棚」表演迅速發展,戲班十餘個,演出人員達百餘人。


1934年12月25日,共產黨領導的北上抗日先遣隊方誌敏到達許村,在箬嶺關一帶作戰。


皖南事變後,活躍在旌涇太的皖南遊擊隊在古道周邊多年堅持鬥爭。

1949年4月28日,李德生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十二軍三十五師從箬嶺入許村,解放歙縣。


(作者系旌德縣政協文史委主任,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

宣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敬亭山緣何聲名鵲起
成化款托五百年 ——「片面之瓷」話宣城系列之六(上)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