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樣是面對皇族後裔,明、清態度卻正好相反,一放一困,事實證明清朝的選擇更明智

同樣是面對皇族後裔,明、清態度卻正好相反,一放一困,事實證明清朝的選擇更明智

明朝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不堪,明朝有過很輝煌的時刻,並且對外貿易的程度極為發達,要不是中樞爛到骨子裡,又是一任有作為的皇帝跟著幾任禍國殃民的帝王,明朝絕不會落到悲劇結果。而滿清為了打壓「反清復明」的思想,在最初的一段時間,不斷的書寫、宣傳明朝負面的東西,以保證漢民歸心清朝。

乾隆像

有趣的是,清朝雖然一直在做抹黑明朝的事情,可是有很多制度,甚至是思想還是沿用明朝的。像乾隆就特別疼愛自己長子的兒子,一度有意封這個孫子當皇帝,結果翻看典籍發現朱元璋也干過這麼一件事,結果身強力壯的朱棣隨後就造反了,於是乾隆只好作罷。

另外清朝的皇室,也借鑒了明朝對於皇室後裔的態度,只是借鑒之後做了一些改動,結果證明清朝的做法更正確一點。

朱元璋像

在朱元璋稱帝之後,本人因為是底層出生,所以對官員極其不信任,因此他才會想出以藩王鎮守各地的行為,將明朝牢牢的掌握在朱家手中。朱元璋這種想法倒是沒錯,可是卻忽略了人性,這種佔地為王的事情,一旦出一個野心家,那麼整個國家就得亂起來。

其實朱元璋在年邁之後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已經有了削藩的想法,不過始終下不了手,最終在朱允炆登基之後削藩,結果就迎來了朱棣造反。

朱棣像

朱棣造反之後也發現了這種「佔山為王」的弊端,於是也進行了削藩,只是朱棣比較聰明,沒有一次削到底,而是逐步減少各藩王的兵力,最終讓各藩王僅留下能夠保護自己府邸的兵力,而後不斷的派人巡查,以保證不會有人擁兵自重。

這個聰明的做法,明朝後世許多人都有利用,效果很不錯,可惜還是出現許多問題,不說別的,光是朱家不斷膨脹的皇室人口,所要消耗掉錢財數量就非常龐大,「子子孫孫無窮盡」,更何況都還是皇室成員,鋪張程度就更勝。

明朝後來有帝王比較聰明,下令皇室帶爵位者,不可從事其他行業,只能用朝廷分配的俸祿。這一下的確是限制了人口,可是沒用,因為明朝中後期經常拿不出那麼多錢養那麼多人,一些皇室後裔連飯都吃不飽,最後不亂才是怪事。

相比之下,借鑒了明朝失敗的案例,清朝的選擇更加明智一點。

清朝的皇室將後裔大多都留在了京都,少有外派封疆為王的行為,這樣可以更加方便管理,並且能有效節制皇室後裔人口膨脹的問題。雖然清朝八旗後代子弟大多溜鳥斗蛐聽小曲,整天不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情(當然,一些有作為的還會入朝為官,或是成為武將),可對於國家整體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不像明朝那樣,在地方上能胡作非為,能逼得百姓造反。

明、清各有好壞,清朝唯一幸運的是,能有一個足夠「成功」的失敗案例,來做為自己借鑒的目標。

............................................

古代最要命的一種職稱,比丞相還稀有,得到者大多早死,一功臣拒絕後安享晚年

西遊記中,哪位神仙這麼好心,暗中幫了孫悟空很多次!與菩提祖師有關?

三國中最廢柴的一位,名門之後出生,手握重兵卻將好牌打到稀爛,比劉嬋還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子小白 的精彩文章:

康熙在位時,為何對一權臣讚賞有加,反而對幫過他的忠臣嗤之以鼻?
曹操墓疑似出土,專家稱墓中兒童骨是曹操小時候的?專家:我沒說過這樣的話

TAG:公子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