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趣有益讀繪本:3種方法,帶孩子立體玩轉繪本

有趣有益讀繪本:3種方法,帶孩子立體玩轉繪本

GIF

經常有爸爸媽媽問,給孩子讀繪本有什麼樣的秘訣嗎?

其實,這是一個很難用方法論來解決的問題,不同的繪本,我們可以根據它們不同的特質來採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只要孩子能接受和喜歡都沒有問題,也沒有對錯之分。

不過,其中仍然有一些共性的方法可以跟大家分享,作為爸爸媽媽們和孩子一起共讀時的參考。

下面,我們就以一本經典的低幼繪本《蛋寶寶》來分享一些親子共讀一本書的三個階段,可以採取什麼樣不同的閱讀方法,帶給孩子不同的閱讀體驗和收穫。

《蛋寶寶》

神沢利子 文

柳生弦一郎 圖

小林 小熊 譯

少年兒童出版社

3歲左右親子共讀

01

第一階段:讀文字——感受故事的快樂,輸入豐富的語言和體驗

不管是孩子還是我們大人,拿到一本新繪本,最直接的反應可能就是希望快速了解這本書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那麼,文字可能是了解一本書最直接的方式。當你不知道怎麼給孩子讀一本繪本的時候,從封面開始,照著書直接念文字給孩子聽(當然無字繪本例外)。

要注意的是,繪本常常會有「翻頁有驚喜」的設計,在翻到下一頁之前,可以稍作停留,讓孩子有時間思考下一頁可能出現什麼情節的猜測。

比如在《蛋寶寶》中,跟著文字內容「藏在蛋里的寶寶是誰呀?快點出來吧!」讓孩子來猜猜,你覺得下一個從蛋里出來的寶寶會是誰呢?

孩子會通過畫面上蛋的大小,運用自己常識給出一個答案。帶著一點思考和懸念來讀故事,閱讀的樂趣也會增加不少。

這樣按原文朗讀的方式,適合孩子剛接觸到一本新繪本、前幾次閱讀的階段。

02

第二階段:讀文字的同時,引導孩子關注畫面——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關注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當孩子已經對繪本的故事情節有所了解的情況下,就可以引導孩子多關注畫面了,讀圖的過程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比如《蛋寶寶》中的這一頁,「藏在蛋里的寶寶是誰呀?快點出來吧!」

畫面中4隻蛋,翻到下一頁,「嘿喲嘿喲嘿喲。你好。烏龜寶寶,你好。」你會發現,畫面中有4隻裂開的蛋,烏龜寶寶有幾隻呢?

讓孩子數一數,孩子會發現,只有3隻烏龜寶寶哦。咦,另外1隻哪裡去了?

再仔細看畫面,孩子會發現,畫面中的點點就是烏龜寶寶們的路線圖,那一隻不見了的烏龜寶寶到底是畫家忘記畫了還是去哪兒了?

通過觀察畫面分析,孩子會找到答案。在另外一頁,畫面上有10個蛋,只有9隻蛇寶寶。只有仔細觀察,才會發現,另外有1隻蛋寶寶還沒有裂開。

通過這樣的畫面觀察,讀繪本的樂趣有了,孩子的觀察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在讀繪本的過程中培養起來了。

03

第三階段:由點到面,適當延伸——多維度思考,多角度的輸入

日本繪本大師松居直先生曾經說過一句廣為流傳的話:「繪本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不知道您是不是贊同這個觀點,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孩子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快樂。

但是,如果寓教於樂,孩子能從繪本中受到教育、學習到什麼,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

畢竟,對於充滿好奇的孩子來說,學習也是一種快樂。

比如讀完這本蛋寶寶,我們可以從這本書引申,讓孩子說說,還有哪些動物是從蛋里出來的呢?小狗小貓是從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還是從蛋里蹦出來的呢?讓孩子從小對科學有探究的熱情和興趣。

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的時候,嘗試一下今天我們提到的這三種不一樣的進階閱讀法,把薄薄的繪本讀得豐富而立體,讓我們的親子共讀真正做到有趣有益有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約翰繪本館 的精彩文章:

尋找愛書人︱那些在繪本堆里的人,她們愛看什麼書?

TAG:老約翰繪本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