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的未來如何 智能電話機器人影響行業發展

人工智慧的未來如何 智能電話機器人影響行業發展

自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我們的生活中就再也離不開機器。蒸汽革命、電氣革命、信息革命以至於到今天我們談論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機器可以說被應用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之中。機器的發展,解放了人類的勞動力,提高了勞動和經濟效率,推動了近百年來人類社會的發展。

時至今日,與人工智慧、大數據以及深度學習相融合的機器人變得更加聰明,擁有了更加智能的「心」,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幾乎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機器人+人工智慧」的組合雖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越來越聰明的機器人也開始令人擔憂:人類的就業機會是否會被機器人搶奪,是否有一天人類將被機器人所取代,如科幻電影般機器人與人類的大戰是否將在不久的將來上演……

事實上,依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機器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從目前的情況看,更加智能的機器人為人類經濟發展帶來的更多的是好處,上述所提及的擔憂不免顯得有些杞人憂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機器人對於人類工作崗位的替代確實正在發生,機器人的作用不再僅僅是解放勞動力,實施大規模工業生產的工具。擁有一顆智能「心」的它們,可以成為老年人和兒童的陪伴,可以做售貨員,可以成為「醫生」做檢查和治療,可以為人們理財,可以解答人們提出的各種問題,甚至可以寫詩和小說。

金融業潮流 擁抱人工智慧

當你走進一家銀行時,很有可能會在大堂看到一位憨態可掬、聲音甜美可愛的小機器人。它不再是一個新奇的擺設,而是可以回答客戶提問、解決業務問題的「大堂經理」。當你在決定如何進行理財投資時,幫你提供建議並且制定理財計劃的,也很有可能是一個機器人,並且你還會選擇相信它的建議。不斷更新的程序和演算法,正在讓智能投顧變得更加聰明可靠。

事實上,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愈發廣泛,並且正在改變著金融生態系統。世界經濟論壇日前發布的報告稱,人工智慧正在默默地改變著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後台工作。德勤全球銀行和資本市場諮詢負責人羅伯·加拉斯基(Rob Galaski)表示,人工智慧在金融服務領域的作用通常被視為通過自動化來提高效率。然而,事實上,通過更具創新性和變革性的應用,可以帶來更大的價值。

不過,報告也強調,銀行的客戶越來越多地在體驗「自我驅動」人工智慧金融世界,這可能會帶來系統性和安全性的風險。伴隨著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應用範圍的擴大,相關風險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上述報告指出,人工智慧或將為金融生態系統帶來新的挑戰,尤其是在監管方面。全球監管機構對客戶數據採取不同的監管路徑,可能會形成新的監管套利形式。此外,部分人工智慧資料庫包含了大量的客戶信息,這將導致更加網路化的金融系統面臨系統性和安全性的挑戰。

機器人應用 多領域開花

「機器人+人工智慧」的組合不僅應用於走在科技前沿的金融業,在其他經濟活動中,更加具有智慧的機器人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展現出無窮的創造力。全球大型零售商沃爾瑪日前宣布,將布局機器人幫助商店完成雜貨提貨訂單。沃爾瑪計劃與初創公司Alert Innovation合作開發一款自動化系統,幫助員工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在線雜貨訂單,而員工則可以擺脫這些乏味單調的工作,用更多的時間來做服務和銷售。

另外,據日本經濟新聞今年7月份的報道,日本富士通最早在2018年度推出利用機器人實現零售店業務自動化的服務。機器人能一邊自主行駛,一邊通過攝像頭拍攝貨架上的商品,並使用人工智慧處理圖像。與此同時,機器人可將補充庫存的時機和所需產品的貨架位置通過專用終端通知店員。

除了在零售業大放異彩外,其他行業和領域也在著重發展機器人及其相關技術。日本汽車廠商本田早在去年就已表示,將把開發新駕駛技術、機器人和人工智慧驅動的服務作為未來幾年公司發展的重點項目。此外,日本千葉工業大學的未來機器人技術研究中心今年7月份時宣布,開發出了可變形為摩托車的夥伴機器人「CanguRo」。這款機器人平時可以跟在人身後輔助生活,或自主行駛到指定場所去接人。而在人乘坐時,機器人將自動變形為長75厘米的摩托車。

機器人搶工作 無須過分擔憂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確實已經在現實生活中替代了人類的部分工作。以至於有人開始擔憂,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將會造成人類的大量失業,甚至進一步引發社會動蕩。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安迪·霍爾丹日前表示,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會比以往的三次規模更大,影響更廣,而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可能會給英國工人帶來大規模失業的風險。

誠然,這一觀點不無道理。在人工被效率更高的機器人和新技術所取代後,原本工作崗位的工人將失去工作。然而,與此同時,效率的提高將更快地推動行業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或將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試想,如果沒有當初工業革命中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人類社會的進步將會被推遲多久。

更重要的是,正如硬幣的正反兩面,技術的發展確實會帶來正負兩方面的影響,這是不可避免的。從積極的角度看,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可以彌補部分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短缺的勞動力。此外,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在危險環境下進行工作,並且可以解放人類的時間,去做更多具有創造性的研究。

從目前的情況看,在部分服務行業,機器人並不能替代人類在情感溝通方面的工作,它們需要更多時間變得更加富有智慧。對人類而言,與其擔憂機器人搶了我們的「飯碗」,不如花更多的時間提高自己的技能,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讓機器人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工作,而並非取而代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庫 的精彩文章:

多倫多大學開發可抵抗臉部辨識系統的人工智慧
甘肅省出台實施方案 大力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

TAG:機器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