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是位寧夏的土皇帝,遭遊說投降日本,他當即拒絕只因看破一事

此人是位寧夏的土皇帝,遭遊說投降日本,他當即拒絕只因看破一事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抵抗日軍侵略者,保衛自己的家園。在抗戰中,湧現了無數的愛國英雄和將領,他們不怕流血犧牲,只有一個信念:將侵略者趕出中國。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不過,抗戰時期,選擇向日本侵略者低頭,投敵賣國的漢奸也不在少數,比如汪精衛、陳公博、周佛海等人。而回族作為第二大少數民族,卻鮮少出現賣國賊。而當時的寧夏王馬鴻逵也堅決不向日軍投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馬鴻逵,是甘肅臨夏回族人,其父親是馬福祥,祖父是馬千齡。他從小的時候就受到家庭的影響,不斷讀書練習武術。曾經因為圍剿白朗立下功勞,被袁世凱授予了陸軍少將的軍銜。之後,昭武軍改變為寧夏新軍,而馬鴻逵自然而然成為了新軍分統的不二人選。參加抗戰之時,馬鴻逵進行大量的徵兵。1932年8月,馬鴻逵被蔣介石任命為寧夏的主席,這一當便是17年,軍政大軍全都由他掌控,甚至他還被人們稱為寧夏的「土皇帝」。

20世紀初期,日本就謀劃著要佔領中國,並在大西北地區建立一個「大回回國」,就如同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一樣。所以,這個時候就應該找一個傀儡統治者。誰才是最適合的人選呢?板垣征四郎思考了良久,最終決定推選馬鴻逵為寧夏的統治者。

為什麼,板垣征四郎會選擇馬鴻逵呢?因為自己的父親以及二伯父都是武進士出身,而且靠著自己的英勇奮戰,立下了許多的軍功。所以,馬鴻逵常常自詡是忠臣之後,良將之子。更關鍵的一點是,他與馬步芳對立,甚至認為馬步芳等人都是亂臣賊子。

還有就是,馬鴻逵在寧夏的地位很高,掌握著大量的地盤。所以,日軍想要在這裡建立自己的大回回國,就要控制住馬鴻逵,讓他聽從自己的命令。

日軍來到了寧夏,首先建立起了自己的特務機構,還修建了飛機場。板垣征四郎也曾經多次向馬鴻逵示好,誘其效命於大日本帝國。並且,還對其承諾讓他擔任重要的職位。不過,不管板垣征四郎怎麼威逼利誘,馬鴻逵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馬鴻逵只派遣了自己的秘書長前去與板垣征四郎見面,並堅決的要求日軍撤走特務機構。沒有辦法,板垣征四郎只能敗興而歸。

一直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仍然不死心,想要再次策反馬鴻逵。這一次,板垣征四郎坐飛機親自飛往寧夏與馬鴻逵會面,但馬鴻逵仍然不願意見他。板垣征四郎非常生氣,還質問其了馬鴻逵派去的代表:「馬家口口聲聲說是忠臣,效忠於清朝。可是你們現在的行為,卻是幫著漢人與清朝為敵。回族人要清楚,你們應該效忠的是誰」。

寧夏代表憤然回之:「日軍作惡多端,屠殺馬家子弟。攻陷北平、南京之時,見人就殺,可曾區分過是回民還是漢民。國讎、家恨面前,豈能與你們這群魔鬼同流合污」。而馬鴻逵自己也說過:「馬家辛苦打下來的江山,怎麼可能說讓就讓了。日本人的心機早就被我看透了」。這便是為什麼回族鮮有賣國賊的原因,也是馬鴻逵堅決不投降日本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最美皇后,生活慘淡被整個皇室歧視,臨死要求:不和天皇合葬
此女去世三年都沒有被安葬,只因這個帝王專情,曾日日抱著她遺體

TAG:大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