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fo也入局短視頻,卻是為了給你看廣告

ofo也入局短視頻,卻是為了給你看廣告

趕在暑假的尾巴,近段時間一直與滴滴傳賣身「緋聞」的ofo又推出了短視頻服務。只不過ofo的這項服務有點獨特,不是抖音裡面隨便1個幾秒鐘的視頻逗你開心,而是為了給你看廣告。


想騎單車,先給你看個短視頻

相信不少小主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解鎖ofo小黃車之時,總是能聽到鹿晗頗帶少年感的用車安全提示語。而在往後,你不僅能夠聽到這段語音,估計還將會看到5秒的廣告視頻。

就在昨天,ofo在官方app上線短視頻廣告業務。根據不少媒體報道,ofo把這項短視頻廣告業務命名為「視聽風暴」,目前可口可樂、趣多多等品牌已經和ofo達成合作,成為ofo第一批上線5秒廣告視頻的合作夥伴。

聽上去這廣告業務的名稱確實是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但咱們使用ofo的APP,也就是騎個單車。現在加上一個「視聽」的業務,到底是什麼騷操作。

正是如上圖一般,用戶在掃碼之後,頁面彈出解鎖密碼之時,會同時彈出5秒鐘的品牌短視頻的廣告。換言之,不少小主騎單車之前還可以再欣賞一下品牌的視頻。倘若遇見自己喜歡的品牌在其中,指不定騎車會更加歡快些。

但作為一家共享單車企業,使用場景大多數都在戶外,特別是在當今炎炎夏日之下,看個5秒鐘的視頻,大概也不會有多少人樂在其中。

其次,由於身處戶外,消費者需要使用自身的數據流量載入視頻以及解鎖單車。如此下來,有可能會增加一定的流量費用。同時,對於手機容易卡頓的用戶來說,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在此消息出來之後,網友不看好的聲音居多,更有網友戲稱,「廣告先是5秒,然後30秒、90秒,最後每月10元免廣告」。

那麼,短視頻廣告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呢?它又是否能成為ofo不斷盈利的利器。


ofo走向何方

從今年年初抖音爆紅到6月份超過1.5億的日活,足以可以看出短視頻強大的生命力。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6月,綜合各個熱門短視頻應用的用戶規模達5.94億,佔整體網民規模的74.1%。

在這個時間碎片化的時代,人們願意接收信息的時間非常有限,如今大部分都不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看完整個視頻。

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一支5秒到15秒的短視頻,則是最大程度滿足用戶在碎片化時間的娛樂需求。其中,品牌通過短視頻的方式打廣告,也能進一步增加曝光率,增加受眾記憶,引發病毒式的傳播效應。

所謂哪裡流量大,哪裡就會有品牌的身影。如今的ofo雖然還是因為壞車率高等原因被網友吐槽,但對於不少上班族而言,ofo依舊還是不少人「最後一公里」的剛需。

總的來說,按目前ofo千萬級的日訂單來看,品牌在上面投放短視頻廣告,確實能夠增加大量曝光率,估計也會比簡單的投放於地鐵站、公車站的效果要好得多。

試想一下,往後可口可樂要是出一個新品在ofo上推廣,許多人每天早上騎單車到公司都會看到,久而久之,在無形之中就會形成一波洗腦式的傳播。

如此看來,對於平台和品牌們確實是門好生意,品牌能增加曝光率,ofo也能增加一定的廣告費用。

可對於我們用戶而言,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呢?這個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畢竟ofo已經取消了免押金政策,再搞出一個短視頻廣告,恐怕會更加「閃閃惹人厭」。

但現在共享單車市場已經進入飽和的時期,共享單車企業主動造血已成為必然的選擇。相對於摩拜高調嫁給美團,背靠大樹好乘涼,孤身一人的ofo唯有不斷開拓各種新領域加快商業化的腳步。

從今年6月份開始,ofo客戶端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共享單車APP,在上面不僅能夠買東西,還能夠辦信用卡,更能夠玩遊戲。總而言之,這根本就不是大家傳統印象中的一個騎行APP。

不過按照ofo自己的說法,目前商業化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今年6月的時候,ofo就已經宣布過,包含車身廣告、App端內廣告、企業綠卡的B2B各項業務的總營收已經超過了1億元。

但伴隨著ofo的每一次商業化動作,其要賣身滴滴、阿里的消息不斷傳出。ofo的最終結局究竟走向何方,或許只有時間能給我們答案吧。

來源:互聯網頭條

作者:木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永不上市」老乾媽,這次還能禁得住誘惑嗎?
還記得小靈通嗎?創始人是這個同時壓著馬雲和馬化騰的大鬍子吳鷹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