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地方駐軍為什麼連「總督」都不能調動?「調動權」在他們手中
原標題:清朝地方駐軍為什麼連「總督」都不能調動?「調動權」在他們手中
在清朝,總督屬於級別最高的封疆大吏,他們同時掌管著幾個省份或地區的軍政大權。即便是巡撫,職位也在總督的下面。總督雖然是地方官員,但如果是一些朝堂上的重要大事,他們也可以參與決策。
而且,從朝廷給總督的權力來看,他們不只可以參與地方政務,更掌握地方的軍權。但是,在實際情況下,清朝總督並不能調動所在轄區內的地方駐軍,這又是為什麼呢?
要想講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清楚,總督這個職位,到底是為什麼設置的。總督這一職位,最早是在明朝時候設立的。它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幫助皇帝更好的統治江山。
經過歷代開疆拓土,中國的疆域面積不斷擴張。領土的增加雖然是一件好事,但也會帶來一個問題。久居深宮的皇帝,如何統治這麼大一片疆土。
於是,大批官僚被派出。不過,數量過多的郡縣,讓中央朝廷難以統治。所以,各個朝代就會用不同的辦法,在縣和中央政府之間,設立不同數量層次的組織。清朝沿襲前朝的行省制,設立了巡撫、總督這樣的官員,讓他們幫忙管轄更低一級的官員和百姓。
弄清楚這一前提後,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皇帝不把地方軍權交給總督。還是那個原因,那就是避免總督威脅到自己的江山。
在中國很多朝代當中,都發生過地方官員擁兵自重,最後謀反叛變的例子。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最後造反成功,還有少數幾個人成為皇帝。
如果皇帝讓總督擁有調動地方軍隊的權力,那麼,我們可以很容易設想出總督的實力。掌握幾個省份的政務,這意味著他可以把這個地方的錢財貨物截留在自己手中。
只要不是名聲太差,總有人想當下一個開國功臣,參與謀反。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幾個省份的駐軍,那總督就成為地方的小國王。這是皇帝不願看到的。
要是這些總督聯合起來,或者是富裕地區的總督,那清朝江山就可能不保。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總督的調兵權力,就被朝廷收走,歸兵部所有。清朝地方駐軍的調兵令,只有兵部的才是有效的。
而兵部是要按皇帝和軍機處的旨意辦事,所以,能調動軍隊權力的,只有最上面的幾個人。但清朝皇帝既然給總督軍權,就希望他能發揮作用。
對於清朝皇帝來說,總督最適合發揮的場所,就是管轄軍隊的武將,防止他們尋釁滋事,違法亂紀。又因為武將也無法調動軍隊,所以,同樣杜絕了總督藉助武將影響軍權的可能。
整個分析下來就不難理解,皇帝給總督軍政大權是為了讓他們幫忙節制管轄地方,更好的統治江山。剝奪他們調動地方軍權,也是為了更好的統治江山,讓他們無法擁兵自重,成為一股隱患。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微信公眾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明朝將要滅亡時,為何吳三桂遲遲不來營救
※科普:提督跟八旗都統哪個級別更高?原來是這樣!
TAG:腦洞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