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親信獲罪!「特沒譜」將被彈劾下台?了解真相後全世界鬱悶了
據媒體報道,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兩位親信雙雙獲罪,一位是他的前競選團隊經理馬納福特被控洗錢、逃稅等罪名,另外一位是曾長期擔任特朗普私人律師的科恩,承認8項罪名,包括違反競選財務法、5項逃稅、1項向金融機構作虛假聲明及1項故意構成非法企業捐獻罪名。這讓他的總統職位受到政治與法律危險的威脅,遭彈劾的風險也隨之上升。
美國彭博社報道認為,特朗普的這兩位「前親信」獲罪是迄今為止最明確的信號,表明政治和法律危險正日益威脅特朗普的總統職位,遭彈劾的風險隨之上升。但客觀來說,儘管很多中國人不喜歡特朗普,還有更多的美國人也不喜歡特朗普,但這並不意味著特朗普就會被輕易彈劾下台。
在美國的政治制度中,憲法對總統權力的制約包括直接和間接的制約。直接制約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總統權力來源於美國憲法。憲法第二條第四款規定了總統若是因為叛國賄賂或者其他重罪和輕罪而受彈劾時,應該予以免職。彈劾特朗普實際涉及到3個方面的問題:特朗普犯了什麼罪,特朗普會不會被彈劾,特朗普遭到彈劾後會不會下台。這三個問題實際都互相關聯。
在彈劾的程序上,憲法規定只有眾議院擁有彈劾權,參議院擁有審理彈劾案的權力。主要彈劾步驟是當有人或者有部門提出彈劾建議後,國會眾議院制定專門的司法委員會對彈劾建議進行調查,如果提議的彈劾案罪名成立,委員會將審議報告上交給眾議院審議。眾議院只要出席人員的半數以上人數通過,彈劾案就成立。眾議院通過彈劾案後由參議院審理。
然後參議院在接到眾議院的彈劾案後審理案件。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審,參議院議員投票決定,一旦經過與會議員的三分之二的人通過則總統就會被宣布有罪,並最終由最高法院法官宣判審訊結果,則總統將被去職。有時候雖然說沒有達到與會議員數的三分之二,總統職位雖然可以暫時保住,但是往往能對總統的威信和以後的工作造成很大負面影響。
從美國歷史上對約翰遜、尼克松和柯林頓三位總統的彈劾案來看,基本上都是以解釋寬泛的「重罪和輕罪」而受到彈劾(例如柯林頓的罪名是妨礙司法調查)。儘管現在通俄門在持續調查之中,很多人也看特朗普不爽,但要以叛國罪來彈劾特朗普,難度非常大,很難找到確實的證據,如果特朗普以叛國罪被彈劾,將成為美國首位因叛國罪而被彈劾的總統,而且肯定會下台,雖然這個方法搞掉特朗普成功率最高,但難度也最大,對美國政治的傷害性也最大,實屬下下之策。
因此,找到特朗普的哪些合適的罪名來彈劾,是特朗普政治對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這個罪名必須證據確鑿,能夠引發眾議院的彈劾程序。然而美國總統的權力是非常大的,從美國歷史上的彈劾案可以發現,並沒有直接引發總統下台的先例,因此國會彈劾總統,與其說是讓總統下台,不如說是通過敲打總統來爭奪權力的一種方式。因此政治對手搜羅證據彈劾特朗普的幾率很高,但特朗普在彈劾後下台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現在政治對手要搞掉特朗普,唯一的可能就是借鑒「尼克松模式」,即抓到了特朗普「通俄」或者主動利用俄羅斯來影響大選的證據(請注意,美國官方承認俄羅斯介入大選和特朗普利用俄羅斯影響大選是兩碼事),然後通過媒體國會等壓力逼迫特朗普辭職。然而以特朗普的強勢性格和他自詡美國中下層民眾代言人的選民基礎,未必就像尼克松那樣就範,他完全可以裹挾共和黨的力量,在眾議院狙擊彈劾案的產生,或在參議院的審判表決中保住職位。
因此,儘管我們對發動貿易戰的特朗普很不爽,但指望美國彈劾制度把他搞下台,非常不現實,除非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徹底拋棄特朗普。但在特朗普今天分化、瓦解建制派系統,twitter治國裹挾民意的基礎上,做到這一點都很難。目前國會參眾兩院都掌握在川普所在的共和黨手中,除了少數例外,共和黨仍對總統忠心耿耿。不過,如果少數黨民主黨能夠在11月的中期選舉中獲得眾議院的控制權,他們將能夠對川普發起彈劾程序,聯合共和黨部分力量,對特朗普肆意妄為的行為進行約束和限制。
美國著名的傑斐遜總統在100年前的1819年時就說:「經驗已經表明憲法提供的彈劾甚至連稻草人也不是。它是笨重的、過時的程序。」在100年後的今天,彈劾能否解決特朗普的問題,其效果真是要打個問號。因為在劇烈變化的美國社會和國際形勢中,特朗普下台與否是次要的,他對美國乃至世界的傷害早已暴露無遺。


※055萬噸大驅已4艘下水:應叫「中華刑天艦」,軍迷同意么?
※15張圖直擊「特普會」:握手只有3秒,特朗普向普京做神秘動作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