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發育的各階段家長必知!

寶寶發育的各階段家長必知!

原標題:寶寶發育的各階段家長必知!


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們除了關心他的生長發育各項指標,對孩子的智商和天賦方面也是相當在意的。


經常看到不少家長聚在一起,說誰家的孩子說話早,語言功能發育特別好,一看就是聰明寶寶。誰家的孩子動作協調性很棒,一看就是個小機靈鬼。


也有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寶寶有沒有達到智商發育標準線。


對於0-3歲的寶寶,家長如何判斷自家寶寶智力發育水平是否正常呢?一般來說,臨床上測驗寶寶智商主要有篩查性測驗和診斷性測驗兩大類。

除非寶寶日常表現特別異於常人,大多數情況下,家長們是不需要診斷性測驗來了解寶寶的智力發育情況的。



對於0-3歲的寶寶,家長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來自查寶寶的智力發育狀況:


1.大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最先得到發展的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寶寶其他智能的發展。


一般來說,運動能力發展水平好的孩子,心理和智力的發育也會比較好,而運動能力發展遲緩對智力的發展有不利的影響。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發牙、周會走」,很多爸爸媽媽應該都聽過這句十分經典的育兒老話,也常常會在寶寶的生長過程中對照著來:寶寶三個月時會翻身,六個月會坐,七個月會來回滾,八個月會爬,九個月長牙,一周歲會走路啦。



由於受遺傳、性別、環境、教養等因素影響,寶寶之間肯定存在著相當大的個體差異。因此,爸爸媽媽不能要求寶寶完完全全符合這個標準。


只要大致符合這個標準,早一點晚一點,都是正常的。如果大運動能力嚴重滯後,則需要請專家界入診斷了。

2.精細動作能力


所謂的手眼協調,有很多對應的成語,比如心靈手巧、眼明手快等等。手的技能發育和智力有直接關係。精細動作能力,主要是和寶寶手部動作發展有關的。


精細運動的發育的好壞直接影響的則是孩子將來在入學後能否具備良好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


不同月齡的寶寶,精細動作的能力當然是不同的,家長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加以訓練和引導。


1~3月齡:手部的抓握能力


這個月齡的寶寶,開始會把手放到嘴巴里。有人在身邊活動時,視線會跟隨人轉動,並且會開始抓握一些小玩具,像我們都會給新生兒準備搖鈴等玩具。


3~6月齡:小手的靈活性


寶寶會將玩具從一隻手轉換到另一隻手,能用雙臂去夠取玩具。


7~9月齡:手眼協調能力


寶寶會自己捧住奶瓶,攥拳擠捏手裡的物品,擺弄自己的小手,會將玩具,書,食物等放到嘴裡,也會去撕書搞破壞等等。


10~12月齡:拇指和食指的協調性


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有用手偏好了,家長不妨觀察下自家寶寶是更習慣用右手還是左手。寶寶開始用手抓取食物吃,一隻手可以同時抓住兩個小積木,會將玩具在兩隻手之間來回傳遞。


13~18月齡:手部精細動作和認知能力


這個階段寶寶會拍手了,這個是人肢體協調的一個重大突破。有的寶寶開始用勺子吃飯,雖然吃的滿桌都是,但家長還是應多多給予鼓勵。


同時寶寶還會揮手表示再見了,會不斷重複把東西從盒子里拿出來放進去的動作,也會用筆開始在紙上牆上塗塗畫畫等。


19~24月齡:手部動作培養創造力


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用蠟筆或彩筆亂塗亂畫,有的寶寶能打開不是特別緊的瓶子蓋子或者可以自己撕開包裝袋喲。


家長可以多讓寶寶玩串珠遊戲,培養他對事物的專註力。引導寶寶用橡皮泥玩具來表現自己的創意,通過手部動作培養寶寶創造力和專註力。


2~3歲:手指控制能力和手腦協調能力

家長可以開始試著讓寶寶學習自己洗手,拉衣服的拉鏈,使用勺子等。引導寶寶去撿一些小扣子、小豆子等細小的東西。拼圖對這個月齡的寶寶來說是不錯的玩具。


家長還可以和寶寶一起玩摺紙的遊戲,還可以引導寶寶進行簡單的描畫和填色,鍛煉寶寶手腦協調的能力。



3.語言能力


3歲以前是寶寶語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有四個階段會出現跳躍式發展:


7-8個月時的咿呀學語期


1歲左右的語言起步期


2歲左右的語言爆炸期


2歲半左右的發現興趣期


而大部分寶寶遵循的說話規律是1歲左右準確的叫爸爸、媽媽;2歲左右會說詞語和短句子,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語言;3歲左右即可完全理解。


4.適應能力


寶寶的眼睛、耳朵等身體器官對環境的適應性,視覺、聽覺、語言及手功能等,包含範圍比較廣,所以能預示將來智力的發展的好壞。


比如說,寶寶1個月時眼睛能跟蹤物體,4個月時能找到聲源,6個月時會找玩具,8個月時會自己搖鈴。10個月時能找盒子里的東西,12個月時會蓋瓶蓋,27個月時會識大小,30個月時會認識基本的顏色,33個月時有了里、外的概念。



5.社交行為


寶寶的社交行為,從他出生後就開始啦。


通常是:3個月時會對人笑,4個月時能認識爸爸媽媽及經常照顧他的人,7個月時會對鏡子里的自己好奇。10個月時會去看提到的人,12個月時會出現粘人、分離焦慮。1-2歲時,會喜歡觀察、模仿別人,並願意和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玩。


育兒顧問有話說


  • 徐寶娟
  • 南京弘陽廣場店
  • 持有育嬰師證 催乳師證

寶寶的智力發育是門大學問,家長平時要做的就是觀察和引導。觀察寶寶智力發育是否正常,引導孩子表現優異的天賦智能,因地制宜地開展早教。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個體,不是生產流水線上的產品,這些智商發育的標準只是一個參考,切忌生搬硬套的百分百照搬。希望每個寶寶都聰明伶俐,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都棒棒噠!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有一個家長們要特別特別重視的問題,就是給寶寶打疫苗!


我們都知道寶寶出生後就開始打疫苗了,醫生會發一個疫苗接種本,讓按照接種本上的時間帶寶寶去打疫苗。但這些疫苗到底有什麼用,是不是都要接種?如果沒接種,對寶寶會有什麼影響?


還有一些自費疫苗像五聯疫苗、13價肺炎疫苗,能預防寶寶高發的腦膜炎、重症肺炎等,又要不要帶孩子去打呢?


而有些疫苗只有每年10月才能接種,有些疫苗接種前後孩子不能喝水、不能吃雞蛋、魚蝦,有些疫苗僅在孩子2歲前有效,等等,這一系列關於寶寶疫苗接種要面對的問題,家長們都真正了解了嗎?


孩子王特別邀請了南京疾控中心的專家梁亞瓊老師,就寶寶疫苗接種重點需要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權威解答。微信長按下方圖片二維碼即可進入收聽。

在孩子王還有5000多名持有國家專業育嬰師資質的育兒顧問實時在線為用戶提供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孩子王育兒顧問 的精彩文章:

TAG:孩子王育兒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