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產科普類動畫那麼多,為何比不上一部工作細胞

國產科普類動畫那麼多,為何比不上一部工作細胞

今年的七月新番,最火爆的一部動漫當屬工作細胞,被稱為「科普新番」,動漫中的血小板更是成功打敗眾多女主,成為動漫迷的新老婆,作為一部科普新番,工作細胞無疑是成功的,那麼問題來了,中國也有很多科普類的動畫,為什麼比不上工作細胞。

科普,意為向大家傳授某些知識,屬於最容易過審的題材,畢竟這些動漫具有教育的意義,如工作細胞,曾被某學校生物老師布置成暑假作業,可見這種動漫多麼深得人心,而這種動漫,可以說是國產動漫曾經的特色類型。

縱觀日本動漫,曾經的一休、機器貓,或多或少都帶有科普的性質,而中國,最出名的就是藍貓淘氣三千問,如此看來,這種動漫還是很多的,那麼為什麼國產的科普類動畫沒什麼人看呢。

仔細分析,首先想到的就是製作,正如現在國產動漫和日本動漫的差距,在畫面感和人物塑造上,國產動漫仍然需要進一步努力,雖然現在我們在3D動畫領域闖出了名聲,但在2D方面,仍然比不上日本的動漫。

另一點就是劇情,仔細想想國產的科普類動畫,你就會發現,都是在生硬的講述知識,如同學校老師講課,真正能聽進去的有幾個,沒有故事性是不會被觀眾接受的,而工作細胞,每集都會是一個故事,而且每集都會出現那幾種主要的細胞,即使你第一遍記不住,看完幾集之後也會印象深刻。

這種科普類的動漫,設定更加的具有局限性,所以在創作時勢必會更加的麻煩,有些情節甚至已經固定,限制了想像的空間,所以國產的很多動漫才會直接生搬硬套,硬生生的將知識塞給觀眾,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沒人喜歡。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就是不符合現在動漫迷的審美,眾所周知,國產的科普類動畫,是真的給小孩子看的,講述的知識也都是小孩子,而屬於年輕人的科普類動畫,並沒有出現過,像工作細胞,講述的是生物,這應該算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知識了,而現在的中學生,肯定不喜歡那種小孩子看的動畫。

所以總結一下,工作細胞這麼火爆,一方面是因為它符合現在主流動漫迷的口味,另一方面是精良的製作和嚴謹的世界觀,而這些,是國產動畫應該學習的。

圖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起風了:最悲痛的莫過於被戰爭摧殘了夢想
《一弦定音》終於決定動畫化,又是一部奮鬥史

TAG:日本小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