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因為一把高模擬玩具槍,12歲的兒子被射殺了。父母竟然還把器官捐贈給了仇人

因為一把高模擬玩具槍,12歲的兒子被射殺了。父母竟然還把器官捐贈給了仇人

前幾天,以色列解禁了一批寄往巴勒斯坦的信件和包裹,總重超過10噸,這些滯留的包裹最早可以追溯到8年前。


工作人員正在把信件一封封分類、整理,由於存放時間過久,很多信件都泛黃或破損了。


時隔8年,這些郵件還能找到主人嗎?



巴勒斯坦的郵政官員控訴:


信件被人為攔阻了,每次他們(以色列)都有借口,一開始他們說郵局大樓還沒建好,後面又說要準備更大的安檢機器 。


巴勒斯坦的民眾對此事非常氣憤,想想你在網上買件衣服,明明顯示30天內送達,卻在以色列被扣留,收不到也退不回去。



我給我女兒買件襯衫或其它衣服,可能她都長大了,包裹都還沒到,衣服早就不合身了。


為啥會有那麼多滯留的郵件?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相鄰,以色列掌控了進出約旦河西岸的所有口岸,所以凡是寄往巴勒斯坦的郵件都要經過以色列。


從2010年起,以色列以安全為由,禁止了巴勒斯坦的郵件。大量寄往巴勒斯坦的郵件,就被扣留在以色列,積壓在倉庫里,無人問津。



其實,扣留信件包裹這種事情,發生在巴以兩國,一點也不稀奇。

巴以衝突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若究其根源,恐怕要翻回幾個世紀前的舊帳,三天三夜都講不清楚。


總之,這兩國一直以來不是你撩我一下,就是我踹你一腳,兩國邊界地區,更是亂成一鍋粥。



兩國相爭,受苦受難的,到頭來還不都是無辜的百姓。


很多小菠菜也許會覺得,這樣的地方,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


可是對於兩國的平民百姓而言,這個地方再千瘡百孔,也是自己家。他們一直很努力地生活,很努力想化解爭端,時不時顯現著人性燦爛的光輝。


有一部電影叫

《傑寧之心》

,推薦小菠菜一觀。


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那是2005年,一個名叫

艾哈邁德

的巴勒斯坦小男孩在傑寧這個地方被以色列士兵射殺了。



傑寧

(Jenin),位於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擁有3萬人口,其中1.4萬都是難民。這裡曾經被以色列佔領,最後歸還給巴勒斯坦。但因為與以色列接壤,這裡仍然充滿著混亂和騷動,死神站在每個人的身後。



年幼的艾哈邁德並不懂這些,他開心地拿著自己的玩具槍上街,找小夥伴玩耍,這是他的日常。


問題就在於,他手裡拿的,是一支

高模擬的M16玩具槍

幾個駕駛著吉普車的以色列士兵,正在街上行駛,他們看見了持槍的艾哈邁德。


常年的動亂讓這裡的人時刻神經緊繃,士兵更是如此。


他們條件反射一般,對著艾哈邁德開槍,一陣槍響後,艾哈邁德倒在了血泊中。


事後,以色列士兵才發現,艾哈邁德手中所持的不過是支玩具槍。



經過48小時搶救,還是於事無補。


躺在重症病床上的艾哈邁德頭上和胸部都綁著繃帶,身上插滿了各種儀器管子,一動不動。如果不是胸口微弱的起伏,根本就不像個活人。



我們已經無能無力了。


這是一個12歲的孩子,他才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他還沒有走出過傑寧,沒有看過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就要離開了。

當地醫生希望艾哈邁德的父親伊斯瑪伊爾能夠同意捐獻遺體器官,因為這或許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方式。



如果你決定捐獻你兒子的器官給這些兒童,你將拯救他們的生命。


兒子還沒斷氣呢,就讓人家捐器官,哪個父母受得了?


本來Raymond醫生對此事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因為在伊斯蘭教的教義里,人的身體包含靈魂,都是屬於真主安拉的。而伊斯瑪伊爾一家都是虔誠的伊斯蘭教信徒。



出人意料的是,伊斯瑪伊爾和妻子最終都同意了,但需要得到伊斯蘭教教派里的權威長老的許可。而長老同樣認為人的身體應該是屬於真主的,但是人死後可以自行處理。


要多大的勇氣,這對父母才能忍心將孩子的器官掏出來送人?個中的傷痛,恐怕無人能體會。


做出這樣的決定本來非常不容易了,這時他們又得知,器官將捐獻給猶太人。


夫婦兩猶豫了,於國家和民族而言,猶太人就是死對頭啊。

無論是前兩年發生的

「傑寧大屠殺」

,還是這些年來的以巴戰爭,都讓這對悲痛欲決的夫婦放不下。


想想自己的經歷——伊斯瑪伊爾曾經參加過巴勒斯坦反抗行為,他向以色列軍車扔石頭和自製燃燒彈,並因此入獄。



他在傑寧開了一家服裝店,沒多久以色列攻佔傑寧,商店毀了;他又開了個停車場,也因為以色列攻打傑寧,被毀了。


最後,他的孩子也死於以色列人的手裡。


恨嗎?

恨!


沒有人可以把這一切輕描淡寫,喪子之痛刻骨銘心。


然而,悲痛之餘,伊斯瑪伊爾並沒有喪失理智。

那些以色列人就有罪嗎?


這些以色列孩子沒有參與過以巴之間的衝突,他們只是一群孩子,跟自己的孩子一樣。


最終,伊斯瑪伊爾同意了捐贈。



你不是捐給猶太人,而是捐給人類。


但伊斯瑪伊爾有一個要求:

他要

見見接受捐贈的孩子,起碼讓他覺得兒子依然活著。


6名以色列孩子接受了手術,移植了艾哈邁德的心臟、腎臟、肝臟和兩個肺。


艾哈邁德的腎臟,捐給了以色列的南部Negev沙漠的一個叫默罕默德的小男孩。

本來他是個非常好動的孩子,最喜歡在家門前的沙地上騎自行車。然而他的腎臟功能出了問題,每周都要去醫院進行三次透析,對他來說喝水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艾哈邁德的心臟,送給了一個美麗的小女孩,Samah。


她的母親在得知消息的時候,根本不敢相信,女兒有救了。她坐在手術室外等待,她不停地祈求神讓這次手術成功。


雙方家庭,在許多媒體的見證下,舉行了見面會。伊斯瑪伊爾和妻子擁抱著Samah,親吻她的額頭,就像親吻艾哈邁德一樣。


看著自己孩子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伊斯瑪伊終於釋懷了。


後來,伊斯瑪伊爾在傑寧開了一個

「以巴和平中心」

,收留了200多個無家可歸的孩子。他教育、培養這些孩子,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

每年,艾哈邁德去世的那天,他的家人都會穿過巴以邊界區,見一下那些得到贈予的孩子,這是得到允許的團圓活動。


然而,兩個民族的隔閡卻比我們想像中的深。


以巴隔離區有兩層兩人高的鐵網攔著,從巴勒斯坦到以色列,需要通過好幾道的大門,門內還會有持槍的士兵在守衛著。



即使伊斯瑪伊爾全家都擁有通行證,他們仍然很難進入以色列。


站在鐵門前,一個持槍的士兵推開了不到30公分的門縫,詢問伊斯瑪伊爾一家的來意。伊斯瑪伊爾把自己的證件和通行證都交給士兵檢查,解釋自己進入以色列的原因。


但他們沒有成功進入,士兵要通報給上級,通過審批才可以進入。


這便是以巴隔離區的真實狀況,

鐵網、高牆、警惕、防備。


即使近在咫尺,也要經過重重審批;明明只是幾分鐘的路程,卻像隔了千山萬水。



即使伊斯瑪伊爾如此執著,也不是所有受捐者都歡迎他們來訪,有一個接受捐贈的家庭拒絕了,他們甚至不接聽伊斯瑪伊爾的電話。


戰爭的罪惡在於,它讓平凡而無辜的人,明明素不相識,無怨無仇,卻要對彼此報以警惕。


伊斯瑪伊爾的堅持改變了一些人的看法,至少Samah在見到他的時候,是開心的,就像看到一個長輩。


他們在一起聊學業,聊傑寧的近況。Samah會將一些書包,學慣用品,托給伊斯瑪伊爾,贈送給「以巴和平中心」的孩子。



Samah的父母曾經非常害怕阿拉伯人,他們認為如果他們去巴勒斯坦,一定不可能活著回來,巴勒斯坦人會殺死他們,更不希望他們的孩子和巴勒斯坦人有太多的接觸。



我不明白這些阿拉伯人為什麼這麼恨我們,他們就希望看到我們死。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和巴勒斯坦人做朋友,他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但在得知是一個巴勒斯坦的孩子拯救了自己的孩子時,他們第一時間表示感謝,同意伊斯瑪伊爾的拜訪。



巴勒斯坦人不都是壞人,他們只是生活得太苦了。



《傑寧之心》上映後,在歐洲各地大受歡迎,獲獎無數,改變了許多人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教的看法。


導演費特爾希望可以在傑寧的電影院上映電影,但是從1987年起,戰亂已經讓這裡的最後一家電影院關門了。


為了可以在傑寧上映電影,費特爾多方奔走,最終在2007年,在略顯破敗的傑寧建起了一家電影院,電影院里放映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傑寧之心》。


那一天,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他們靜靜地坐在昏暗的影院里,靜靜地看著。


那一刻,他們不分彼此,沒有民族之分。他們都一樣,一群熱愛生活,嚮往自由和平的人。


生活不僅僅是流血和衝突,不僅僅是站在坦克前阻攔和扔石塊……仇恨與隔閡可以消弭,但需要彼此的悲憫和寬恕。


我們無法斷定在這些衝突中,誰對誰錯,誰輸誰贏,因為傷痛是無法拿來比較的。


如果讓曾經的傷痛成為增加傷痛的理由,那麼仇恨就永遠沒有終止的時刻。



今日情心 感動


消除仇恨與隔閡,總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更多故事>??






  • 無法整容的年代,她親手修復了100多張臉



  • 「感謝陪伴我的妓女們」,一位諾獎獲得者的自白



  • 性侵窩點:超1000名兒童被神職人員性侵虐待,900頁報告全公布



  • 只有不正經的人,才論長相



  • 她這樣的女人,一輩子只會出現一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okface 的精彩文章:

殺妻藏屍冰櫃105天:你的擇偶觀,決定了是否會選中渣男
「感謝陪伴我的妓女們」,一位諾獎獲得者的自白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