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核動力巡航導彈美國50年前就玩過 後來怎麼就扔到了垃圾堆里?

核動力巡航導彈美國50年前就玩過 後來怎麼就扔到了垃圾堆里?

自從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8年3月1日發表超長國情咨文以來,號稱無限射程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就成為一種網紅兵器,激發起軍迷無窮的熱情。甚至有人引經據典挖掘出美蘇兩國在冷戰期間進行的腦洞核動力武器研究,其中蘇聯一方以「戰鬥鼴鼠」地下核潛艇為代表作,美國一方則是本文的主角——在飛行中播撒死亡的「冥王星」核動力巡航導彈。

冷戰對整個世界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情,但對於美蘇兩國的瘋狂科學家來說確實個難得的黃金時代,他們醉心於研究各種用於未來核大戰中的「末日武器」,在失去了所有理性的束縛之後,當時的許多武器項目都令後世目瞪口呆。

「冥王星」項目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誕生的,這種導彈堪稱冷戰時代核武器設計思想發揮到極致的完美體現。「冥王星」也被稱為「飛行撬棍」,如研製成功將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大武器,不僅強大、殘忍、可怕,而且無法控制,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1957年1月1日,美國空軍和美國原子能委員會責成勞倫斯輻射實驗室(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前身)開始研究核衝壓噴氣發動機,旨在最終發展出一種射程無限的核動力巡航導彈,「冥王星」項目就此啟動。

這種巡航導彈的正式名稱是超音速低空導彈(SLAM),圍繞著勞倫斯輻射實驗室的核衝壓噴氣發動機設計。導彈名稱中的「超音速低空」意味著這枚巨大的核動力野獸會在樹梢超音速飛行,一路拖著巨大的音爆前進。

該彈之所以採用核衝壓噴氣發動機,是因為這種發動機的結構非常簡單,基本上沒有活動部件,研製難度遠低於核渦噴發動機。「冥王星」巡航導彈在三枚傳統火箭助推器推進下升空,等速度達到超音速衝壓發動機的工作條件下限後,導彈動力系統的整個進氣道會打開,從進氣口機進入的衝壓空氣在經過充分壓縮後穿過未經屏蔽的核反應堆,受熱膨脹後從尾噴管加速噴出,在產生大量推力的同時排放大量放射性物質。

想像一下一枚火車頭大小的導彈在樹梢高度以三倍音速飛行的情景。不僅如此,在核動力發動機的推進下,導彈幾乎可以無限期地停留在空中。這意味在「冥王星」巡航導彈在飛越半個地球抵達蘇聯境內的目標後,可以從容逐一向沿途目標拋投下16枚以上的氫彈,然後再繼續飛行,向地面散布恐怖輻射。

「冥王星」項目的設計師通過計算髮現,導彈貼地超音速飛行時產生的強烈音爆達到大約150分貝,相比之下「土星」V登月火箭在全推力狀態下發出的噪音才200分貝,這種音爆強度足以對地面上的人造成致命傷害。此外導彈在低空飛行時還會播撒來自未屏蔽反應堆的強烈伽馬和中子輻射,因此有人建議在扔完核彈之後導彈不要著急自毀,而是在蘇聯國土上空來回飛行……

從工程角度來看,「冥王星」項目成功的關鍵是能否製造出有史以來最小最輕的核反應堆,這把當時的核技術推向了極限。與被混凝土包圍的商業核反應堆不同,「冥王星」的反應堆必須小而緊湊和足夠耐用,至少能在11000公里的預期航程中存活下來,最理想情況是可以持續運轉數月。由於反應堆工作溫度達1370攝氏度,會熔化大多數噴氣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所用的金屬材料,所以核衝壓發動機必須使用陶瓷材料燃料棒。最後一家名為Coors Porcelain的小型陶瓷公司接到合同,為測試發動機製造了500000個鉛筆大小的六角型陶瓷燃料棒。

1961年5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核衝壓噴氣發動機「Tory-IIA」被安裝在一輛軌道滑車上持續運轉了幾秒鐘。三年後「Tory-IIC」以全功率運行了五分鐘,2.8馬赫的高壓空氣從反應堆內465000塊六角形燃料棒之間的27000個孔洞流過,經過加熱膨脹後產生了156千牛推力,標準著「冥王星」項目向實用化邁出重要一步。

儘管項目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功,卻無法迴避「冥王星」巡航導彈的致命缺陷。為了避免被蘇聯雷達探測,導彈在發射後必須從低空前往蘇聯,期間不得不飛越美國本土或西歐一些國家,這就意味導彈播撒的致命輻射和音爆都會落在自己人頭上。

最後連五角大樓都認為「冥王星」是「太具有挑釁性」,會迫使蘇聯人製造一種類似的核巡航導彈,而當時對這類武器尚沒有有效防禦裝置。等洲際彈道導彈技術成熟之後,五角大樓對「冥王星」巡航導彈就完全失去的興趣。1964年7月1日在項目啟動七年零六個月後,「冥王星」項目正式終止,前後花費了2.6億美元。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報道 的精彩文章:

10年磨一劍伊朗終於研製出山寨不死鳥,可誰知仍然是半主動
20年山寨了這麼多款F5 伊朗怎麼這回就造出了款「4代機」?

TAG:軍武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