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代撩漢神器!皇親貴族、文人墨客、布衣平民都會被它撩到

古代撩漢神器!皇親貴族、文人墨客、布衣平民都會被它撩到

步搖是古代女性佩戴的一種首飾,簪釵上裝飾一個可以活動的花枝狀飾物綴以珠玉。步搖始見於漢代,最初只流行於宮廷與貴族之中。行走間珠玉會自然搖曳,遂得名「步搖」。

然而最早步搖並不是作為女性日常的飾品出現,而是作為禮制飾物的一部分。

金鳳步搖一對

《後漢書·輿服志》中記載皇后的廟服和蠶服為:「假結,步搖,簪珥。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華,熊、虎、赤熊、天鹿、辟邪、南山豐大特六獸,《詩》所謂『副笄六珈』者。」

可見漢代的步搖是皇室祭服中的一部分,其形制與質地都是身份與等級的象徵。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步搖才成為普通女性的裝飾在唐代盛行起來。

發展歷史

步搖從漢代莊嚴肅穆的禮制用品,是如何演變成唐代普通女子都可以「不惜榆莢錢,買人金步搖」的流行飾品的呢?

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步搖的形象,出現在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一幅巨型帛畫中,發掘報告稱「畫中的老嫗,當是死者生前的形象,老嫗發上所飾帶白珠的長簪,是漢代貴族婦女也有的一種首飾。」

馬王堆一號墓帛畫上戴步搖的老嫗

我們所看到老嫗,應當就是辛追夫人,而她發上所戴的考古報告中稱為「長簪」的,應是形制較為簡單的步搖,僅有幾根桂枝,上面懸掛白珠。

六朝時期,步搖仍是上層貴族女子的專屬,《太平御覽·服用部》中記載《晉令》曰:「步搖,蔽髻,皆以禁物」。我們在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當時宮廷女子所戴的步搖。

多為兩支一組,以花蒂作為基座,花枝向上曲折蜿蜒,花枝上綴以珠翠。

點翠流蘇步搖

翠玉發簪圖

鯉魚步搖

然而在中原和南方地區,至今沒有發現顧愷之畫中完整的步搖實物。僅在一些貴族墓葬中出土過疑似步搖構件的金飾。

如南京郭家山東晉溫氏家族墓M12中出土了四件桃形金葉和幾件金飾殘片,M13中出土了九件桃形金葉和金薄片、金珠、金飾件。

到了唐代,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和經濟的繁榮,步搖早已不是貴族女性的專利,普通士民女子甚至歌姬都可以「步搖金翠玉搔頭,傾國傾城勝莫愁」了。

唐 步搖

這一時期步搖的形制也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與釵合二為一的步搖釵。唐代以後的詩詞中常見「步搖釵是辟金寒」、「步搖釵朵見」。

然而到了宋元,步搖便漸漸低落。樣式翻新不多,不能形成一脈新代表。

龍鳳瓜果金步搖 南宋

無論漢式唐式,到了宋元,皆被繼承。陸城南宋墓出土的步搖,似乎帶有漢式(更具體為魏晉)的影子。

而湖南攸縣江橋出土的元代窖藏金步搖可以算作融合了唐與漢的特點,採用了傳統的基本構件(花樹,草蟲和鳥獸)結合了宋元時「像生」做法,將薄金片細細鑿成形,然後以繞成螺旋的細金絲連綴一體,總成一束後套住簪腳。

明清時期,高髻之風日漸式微,但步搖仍存。只是換了名字。詳細前文有述。

文人偏愛

王實甫的《西廂記》中,有「崔鶯鶯也聽琴」的場景,有曲牌為《天凈沙》的幾句唱詞:「莫不是步搖得寶髻玲瓏?莫不是裙拖得環珮玎咚?莫不是鐵馬兒檐前驟風?莫不是金鉤雙控,吉丁當敲響簾櫳?」

此間第一句中的「步搖」兩字貌似動詞,其實它同時也是一種古代女子的首飾名稱。因這首飾戴在青絲之上,移步則會動搖,故名為「步搖」。

白玉寶石金步搖

像簪、釵這種髮飾雖然從外觀看也非常美麗,且具有綰髮的實用性,但它們在髮髻上是固定不動的,步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賦予了古代女性一種動感之美。

若美人蓮步輕移,裊裊婷婷,則步搖微微顫動,熠熠生輝,更使插戴步搖的女子們顯得風姿綽約,淹然百媚,平添出一份楚楚動人的古典風情。

在女詩人薛濤筆下「步搖冠翠一千峰」,以一個女性的身份和視角來描寫步搖,展現出一個女人的自信與坦然。何等自信?何等昂揚?這正與唐代的時代氣息與審美風尚相契合。

宋代詞人李綱筆下「步搖金翠人如玉,吹動瓏璁,吹動瓏璁,恰似瑤台月下逢。」環佩丁冬的步搖再搖曳生姿,也只有像瑤池仙境月光下仙女一般的美人兒才能駕馭的了。

寶石金步搖

此外,對於步搖的描寫,其他詩人的描寫也不少,比如:

白居易《長恨歌》:「雲鬢花顏金步搖。」;明代唐寅《招仙曲》詩曰:「鬱金步搖銀約指,明月垂璫交龍椅。」 ;宋謝逸《蝶戀花》詞:「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 葉葉蜂兒顏。」;《釋名·釋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

總結

步搖的發展與演變,不僅反映了社會歷史的變遷,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對美的追求。雖然現在步搖已淡出我們的生活,所幸我們還能透過歷史去感受那髮髻上的步搖輕顫,感受那古典的端莊與搖曳的風情。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頑派 的精彩文章:

與天爭輝的青金石,從5000年前一直紅到現在,堪稱文玩界常青樹!
2.3億港幣!明清官窯瓷器,為何屢屢拍出天價?

TAG:文頑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