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女子還沒發育成熟,為何十三四歲就要嫁人?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古代女子還沒發育成熟,為何十三四歲就要嫁人?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古代女子還沒發育成熟,為何十三四歲就要嫁人?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近年來的「小視頻」熱著實帶紅許多網路名人,但其中令人三觀盡毀的畫面也是層出不窮。未成年少女頂著懷孕的大肚子與自己的「小男友」在網路上大秀恩愛,彷彿要將這見不得檯面之事詔告於天下,真是令人唏噓不已。然而在封建社會時期的中國,女子未滿十八,年僅十三四歲就嫁夫生子早已經是習以為常,儼然成為了一種大眾風俗。但此時的古代女子還沒發育成熟,為何在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呢?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追溯時間的長河逆流而上,我們來帶西周時期。「男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十五而許嫁,二十而嫁」是當時的成文規定。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女孩子年方十五就要同別人家約定婚姻,最晚在二十歲的時候就得嫁出去相夫教子了。放在當今時代,十五歲不過是正在上初高中的年紀,二十歲也不過還在大學的知識殿堂里遨遊,不同時代花季少女的命運也截然不同,令人感嘆不已。

到了最極端的一段時間,當屬北周宇文宇皇帝當政的時期。女子十二歲就得出嫁,不然就得受到殘酷刑法的制裁。而最過分的皇帝則非西漢第二位皇帝劉盈莫屬,他是首位將生育人口與賦稅聯繫在一起的君主。根據史料記載,他曾經頒布法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我們知道古代的賦稅沉重本就民不聊生,倘若女子適齡卻沒有嫁作人妻,家裡的賦稅就要增加五倍之多,對於一個普通的百姓家庭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那麼意料之中的是,自從這道法令被頒布下來以後,無人敢違背,天底下的女子在十五歲之前都已出嫁。我國中醫已有千年歷史,中醫對於人體構造的了解也算是徹徹底底、明明白白,那麼古人怎麼會不知道女子未發育成熟就出嫁是對身體傷害很大的呢?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早年也是有大臣向皇帝上諫說明此事情,但是統治者為了讓百姓生育出更多的人口,並沒有採納這個建議。

武昌起義的一聲槍響,結束了長達兩千餘年的封建統治。青年男女受到西方思想潮流的影響,開始追求自由戀愛,生育年齡也沒有了強制性的規定。而在改革開放後的新中國,我們推出了計劃生育的政策以防止人口大爆炸所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

然而較之於現代,古代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冷兵器時代,沒有現在坐在指揮室里「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就能打贏一場戰爭的設備條件。兵力成為戰場取勝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兵力的來源就是人口。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古代君王規定女子十三四歲出嫁是為了增加人口,以達到增強國家軍事實力的目的。而古代的經濟模式又為小農經濟,「千耦其耘」的大場面更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勞動力的來源也是人口。人多了,生產的糧食就多,國家綜合實力的強盛才有保障。如此看來,面對不發達的科技醫療水平,還有增加兵力與勞動力的迫切需求,君王們也只好讓那些十三四的少女早早出嫁,充當封建統治的犧牲品,她們的遭遇實在是讓人心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姐夫說 的精彩文章:

清朝各皇帝的牌位還在故宮嗎?說出來怕你不敢相信!

TAG:一姐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