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機場賺錢能力排行榜

國內機場賺錢能力排行榜

建財經(zmg7508)授權

每年都討論機場吞吐量排名,這些機場收入和盈利情況怎麼樣,卻從來沒有人統計分析過。

今天就來看看國內部分機場的收入和盈利情況。

國內機場管理的幾種模式

機場管控模式方面,目前主要有三模式。

一是機場管理集團:大機場帶著小機場,大哥帶著一幫小兄弟。典型的就是首都機場集團,西部機場集團,廣東、雲南、湖南等省級機場集團。

下圖是首都機場集團組織機構圖,首都機場集團比較獨特,下面有8個機場管理公司,其中有5個如江西、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又屬於省級機場管理集團。

二是海航機場集團:國內唯一的是以航空公司為背景的資方管理了許多地方機場。

目前海航共管理了三亞鳳凰、宜昌三峽、滿洲里西郊、濰坊南苑、安慶天柱山、唐山三女河、營口藍旗、瓊海博鰲 、永興三沙、巴中恩陽和松原查干湖等11個機場。

海航機場集團下屬子公司

三是機場管理公司:機場自己管自己,比如上海、南京機場等。

這幾種模式,孰優孰劣?還不好輕易下結論,事實上,這邊有一些機場努力從機場集團裡面脫離出來,那邊卻有一些機場在努力組建機場集團。

機場集團的營收、凈利潤排名

首都機場集團下屬機場眾多,其中又有國內最為繁忙的首都機場,收入遙遙領先於其他機場集團。2017年收入209億元,凈利潤41億元。

廣東機場集團(前三季度)因有國內三大機場之一的白雲機場,營收和凈利潤排名第二。

海航機場集團營收17億元,凈利潤為4.1億元,排名第三。

其他機場集團多數虧損,可能下面小兄弟太多了,另外一個可能就是與海航機場集團的目標與管理手段不太一樣。

2017年度各機場集團收入、利潤情況(單位:億元)

(註:廣東機場為前三季度)

單個機場的營收、凈利潤排名

從單個機場來看,首都機場營收排名第一,為96億元。

而上海機場凈利潤排名第一,為37億元,從這一點上來看,不得不佩服上海人的精明。

白雲、深圳機場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排名第三、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海口、三亞機場的凈利率都超過30%,僅次於上海機場,從這一點上來看,海航管控的相關機場盈利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此外,像無錫這樣的中等規模機場凈利潤也達到了1.1億元,也是值得分析和研究的。

2017年度各機場集團收入、利潤情況(單位:億元)

不知道還有哪些機場盈利能力比較強的,各位可以留言指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愛飛行 的精彩文章:

魚目混珠的韓籍飛行員?不要迷戀外籍

TAG:我愛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