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書店尋書票

中國書店尋書票

中國書店的名字,我大概是接觸藏書票之後,從吳興文和子安的書中知悉。據說早年的北京有「新華書店賣新書、中國書店賣舊書」的說法,不知是否確切。

去年冬天的一個晚上,我在北京出差,飯後閑逛,看到十字路口旁正好有個中國書店。掀開厚厚的棉布簾邁進腳去,一股被窩裡陳腐的氣息迎面撲來。雖然空氣不佳,但店內溫馨動人,牆邊整齊地放著幾副寬大的桌椅,有位環衛工人坐在桌子前安靜地看書。書店二樓被攔了起來,上不去,一樓主要賣些字帖和旅遊產品。一角的玻璃櫃檯上,擺著幾十本八十年代的舊書,其中有1982屆全國優秀本科畢業論文選·中文系卷。當時的論文還不太講究體例規範,但文辭頗具拓荒精神。我猶豫了半天,沒買。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我第一次逛的中國書店,是北京首家國營的24小時店——中國書店雁翅樓分店。

今天上午得空,我決定到琉璃廠的中國書店逛逛。琉璃廠實際上有三家中國書店,西街一家,東街一家,旁邊的南新華路還有一家。我徑自走到西街的中國書店古籍分店,雖然知道時過境遷,完全不敢奢望能像幾十年前的吳興文他們那樣淘得寶貝,但仍然很想看一看。僅僅是看看而已。

古籍書店在二樓,共有三塊區域,其中兩塊半都是用玻璃櫃檯隔斷展示的明清古籍及民國文學著作。開放的書架不超過十個,大部分為建國後的書,僅只兩排是民國舊物,但都用塑料袋封好,我本無意購買,也就不便拆開來惹人嫌。

中國人用藏書票,我見過的大部分都是貼在精裝本上,因為精裝本貴,當年的購買者自然尤為珍惜。所以,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個外文書架上,上面多為軟裝尋常讀物,但也有一點老舊的硬面經典著作。

當我打開第二本這類外文書的時候,就發現裡面赫然貼著一張藏書票。

吳益修的名字,對我來說非常陌生。但手機一搜,就知道他是1908年出生的印尼華僑,1952年歸國,做過北京天壇醫院的內科副主任。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兩屆政協委員。

這是一本荷蘭文的《奧賽羅》,我自然一個字都看不懂。但我本意即買珠為櫝,也就並不在意。只是當年的書票先輩們,倘若知道我們這些後人瘋狂地追逐那些他們用過的不起眼的印刷品小紙片,根本不把書當一回事,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結賬的時候,我問店員是否有貼藏書票的書出售,他說原來有一些,但現在沒有了。

吳益修的英文簽名,1949年1月10日購於印尼馬尼拉。

太極和蛇杖徽記,中西合璧,還是挺漂亮的。我把圖發給尼克看,他根據正面用墨情況,以及太極圖上多餘的墨漬,推測這款書票可能為木刻。

書末吳益修的鈐印。

也曬一下購書小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書票學習 的精彩文章:

我的第二款藏書票

TAG:藏書票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