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設立本地生活服務控股公司釋放了什麼信號?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24日電(常濤)23日,在公布2019財年第一財季財報的同時,阿里還向市場公布了另一個消息:設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務控股公司,持有餓了么及口碑兩大平台。同時,阿里宣布為該公司進行獨立融資,目前已經收到了超過30億美元投資承諾。
阿里方面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透露,新控股公司執行主席將由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兼任。餓了么和口碑繼續保持獨立運營,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合力,加速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升級。
資料圖 中新經緯 常濤攝
業內人士分析,設立控股公司,阿里意在給口碑和餓了么兩大平台輸送更多資源,使他們能夠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搶佔更多市場,發揮更大影響力。達睿諮詢創始人、首席分析師馬繼華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採訪時表示,設立控股公司,一方面可以使行動更加靈活,方便融資;另一方面有利於業務整合控制,便於協同。
超30億美元融資如何分配?
此前有消息報道稱,阿里計劃合併口碑、餓了么,並就此募集30至50億美元。但實際上,新控股公司下的餓了么和口碑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那麼,阿里為何要以控股公司的形式,為口碑和餓了么進行外部融資?
24日,阿里方面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回應稱,本地生活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的重要部分,我們認為這個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我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對本地生活業務進行規劃和融資,通過持續投入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發展。
而對於超30億美元融資如何分配,阿里方面則回應稱,會根據兩個業務的實際運營需求分配資金。
從目前來看,在阿里生態內,承擔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拓展重任的,主要是口碑、餓了么兩大平台。馬繼華也表示,近幾年,本地生活服務一直是阿里的業務重點所在。
2015年6月,正值國內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一片混戰,阿里高調「復活」了口碑。2018年1月,口碑正式進入阿里新零售體系。作為新零售四路大軍之一,口碑在吃喝玩樂等諸多線下業態中,以餐飲行業為突破口,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落地新零售。
2018年4月,阿里全資收購對外賣平台餓了么,又進一步豐滿了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務戰略。餓了么的「蜂鳥」為阿里新零售的「三公里理想生活圈」提供支撐,成為口碑、盒馬、銀泰、大潤發等阿里各種新零售業務的物流基礎設施,讓衣食住行各類本地生活服務的配送效率都實現30分鐘到達。
設立新控股公司釋放了什麼信號?
在新控股公司下,餓了么和口碑將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合力,加速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升級。
易觀分析師陳宇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表示,到家、到店都是高頻次的消費場景,當前處於新零售初期階段,生活服務在用戶數據的積累,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場景創新上都具有先發優勢,能夠為阿里在新零售的布局、延伸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阿里方面稱,新的本地生活服務控股公司將專註於在本地生活場景長期地為商戶和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在新框架下,餓了么豐富的本地生活服務資源和強大的即時配送能力,加上口碑的成熟商家服務體系和海量支付數據,將進一步有機融合。因此,此次融資標誌著整個阿里新零售體系將以更大資源支持以口碑和餓了么為基礎的本地生活服務業務,而阿里新零售的更多前沿技術產品,也將藉此進一步惠及中國8億城鎮居民。
此前,餓了么CEO王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阿里對餓了么的投入無上限。目前,餓了么正對美團發起一輪為期三個月(7月-9月)的30億元補貼「夏季戰役」,目標是拿到50%的市場份額。如今,新一輪投資即將到來,是否意味著餓了么在「夏季戰役」後,補貼仍將繼續。馬繼華認為,外賣業務只要花錢,很容易做大,但卻不容易形成忠實用戶。
第三方數據顯示,自4月被阿里收購以來,餓了么借力天貓、淘寶、支付寶、阿里健康等生態資源,今年二季度App月活躍用戶增速已經領跑全行業,新零售交易額更增長45%,增速遠高於傳統餐飲外賣市場。
而對於口碑來講,今年選擇了以手機點單為突破口,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突破競爭對手的防線。口碑App在全國迅速鋪開掃碼點餐和APP內預點餐業務,從點餐這個剛需環節切入到店消費的服務鏈路。同時,口碑聯合商家推出智慧餐廳的數字化經營方案,重構餐廳服務體驗流程。
在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張勇表示,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阿里將竭盡所能贏得這場戰鬥。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本地生活服務在阿里新零售戰略中的地位已非常明顯,新控股公司的出現,意味著阿里在這個領域的推進速度會更快,這個市場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中新經緯APP)


※美聯儲會議紀要公布:9月或加息,擔憂貿易爭端損害經濟
※特朗普高調宣布歐美貿易戰「停火」
TAG:中新經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