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什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什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歡迎來到「眾可微教育」,關注有驚喜。眾可微教育獨創「微教育理論、方法體系」,並以「每天專註一微步、孩子快樂奔優秀」微教育思想為基礎,與眾多專家、家長一起,為天賦兒童快樂成長指引方向。

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帶我去少年文化宮上興趣班。那個時候,交通還很不方便,每逢周末,一家人起得比工作日還早,坐上將近兩個小時的車,開始一天的課程。父母對我抱有很高的期望,周六上語言班和繪畫班,周日還有舞蹈和電子琴,即便每周末在路上顛簸很久,他們依然覺得很值得。

從小,我受到的教育便是:「你要多學點,把其他孩子遠遠的甩在後面,日後成為精英,你才會幸福」。當然不止我家,好多家庭也是如此,每個周末,少年文化宮都是車水馬龍。我報的學習班,據說老師都是某某大學的專業老師,學了這門課,就能變成這方面的精英,走向人生巔峰。然而當年的興趣班並沒有給我任何可以傍身的一技之長,我也沒有成為當輔導班老師口中的精英。

什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所有孩子都能成為精英」以及「精英都是幸福的」的假設顯然過於理想。放眼社會,大部分都還是普通人,在普普通通的崗位,干著日復一日的工作,難道他們就不幸福嗎?

馬克思認為,所謂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人的全面發展」,其中包括:「人的智力和體力的充分、統一的發展,以及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質的多方面發展」;聯合國兒童發展基金會(UNICEF)認為,教育即是通過教育活動,使學習者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身心狀態;也有學者認為,教育具有「三維目標」,其中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

什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因此教育的目的不僅包括孩子智力的發展,也包括非智力的發展, 包括知識、 技能、 能力、 情感、態度、 價值觀和信念等。總的來說,教育的目標就是讓孩子獲得能力發展的同時,使孩子身心健康,並能更好的適應未來的社會,而歸根結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們在今後的人生中感到幸福,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那麼,幸福的能力包含什麼呢?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總框架給了我們答案:學生應具備六大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即學生應擁有「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一個擁有這六大素養的孩子,應該可以遊刃有餘地處理今後出現的任何事情,很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什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六大素養呢?

一個孩子的發展,和周圍的環境緊密相關。家庭因素是影響孩子發展的首要因素,學校及其教育是個體發展的重要而主要的影響源。另外,社會文化因素,同伴關係,電視媒體也對兒童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培養孩子的六大素養,要從孩子的微觀教育環境入手。


1、要讓孩子在體驗中學習

學習,應當是學生主動完成的一件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所謂學習是學習者基於其腦中擁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社會文化互動,積極地建構對自己富有意義的知識的過程,而並非去理解那些他人已經組織好了的知識」。

如果想要陶冶孩子的藝術情操,就讓他們在自然的藝術氛圍中,如參觀博物館,觀看演出等都是一些不錯的體驗;如果希望孩子擁有科學精神,可以和孩子一起搭建飛機模型,或者看一場科幻電影,遠比逼迫著孩子去課外班有意義的多。

什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2、及時鼓勵孩子

當孩子取得好的成績或者做了完美的事情時,家長應該及時對孩子進行鼓勵。有的家長認為鼓勵會使孩子驕傲,因此,在孩子有所成績時不僅不予以鼓勵,反而予以打擊,還美名其曰那是「挫折教育」。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孩子喪失將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的信心。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習得性無力感」。「習得性無力感」指的是「由於連續失敗的體驗而導致的個體對行為結果感到無法控制、無能為力、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研究表明,一個經常受到鼓勵的孩子,比一個在「挫折」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更加自信,在成績上也更勝一籌。


3、尊重孩子

這裡的尊重包括尊重孩子權利,尊重孩子的選擇,有關孩子自己的事情,盡量讓孩子自行做決定。已有研究表明,從小在受到尊重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比未受尊重的孩子例如從小受到家長斥責、家長專制的孩子有更高的自尊,同時,他們也更加自信,更有決斷力,也更幸福感。

4、少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對比

有的家長認為,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是對孩子的一種挫折教育。然而他們卻沒有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進行對比,是對孩子極為不尊重的行為,孩子不是蔬菜水果,他們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獨特的優點。如果一個人的人生不停地在和別人對比,他的人生會幸福嗎?

什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5、請放下對孩子過重的期待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家長對孩子的期待過重,孩子會倍感壓力,在父母對孩子期待過重的家庭里,不僅孩子會有壓力,就連家長的主觀幸福感低。

經分析,父母對孩子的期待過重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家長自身對理想的絕望,因此把自己的期望寄託於孩子,期望孩子來完成自己的理想。這樣的期待,顯然對孩子來說太過沉重。更糟糕的是,孩子可能也會以家長作為榜樣,在結婚生子以後,把自己的追求寄托在更下一代身上。因此,請家長們放下對孩子過重的期待,放飛自己的夢想,也放孩子自由。

教育發展的道路依舊任重而道遠,幸福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努力建造適合孩子發展的宏觀環境與微觀環境,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收藏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