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誰讓近代中國避免了分裂

是誰讓近代中國避免了分裂

我一直不明白歷史教科書抹殺袁世凱的歷史功績,抹黑袁世凱的原因是什麼。我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正說袁世凱」。

其實只要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起過作用的大人物,不是「是非」兩個字就能判斷的。

從袁世凱說起,他的第一個歷史污點,就是向慈禧太后高密,致使戊戌變法失敗,六君子滴血菜市口。但是現在研究發現,戊戌變法的泄密者是康有為的弟弟康廣仁,康廣仁被抓獲也是陰錯陽差,但是被抓之後一經審訊,康廣仁就把康有為、譚嗣同等意圖發動兵變殺掉慈禧太后的事情給招供了。

慈禧太后在歸政後,一直住在頤和園,對光緒皇帝的變法其實也持有一定程度的支持和觀望。1898年9月18日,慈禧太后從頤和園回到紫禁城,是為了第二天的接見事宜。9月19日,光緒皇帝要接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這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大敗北洋水師的明治憲政之父。慈禧想看看這個老對手到底是什麼人物。但是得知康廣仁招供維新派還有「圍園殺後」的計劃後,大為震怒。原先以為他就是結黨營私、惑亂君心,現在發現居然要犯上作亂。

一氣之下慈禧下令逮捕所有維新派中的活躍分子,結果康有為在英國人的幫助下逃往日本,梁啟超在日本人的幫助下也跑到了日本。逃到日本的康有為只是依據譚嗣同找過當時掌握新軍的袁世凱,請求袁世凱幫助他們發動兵變這一事件,推測事情的泄密者時袁世凱,就大肆渲染。可是這一推斷連梁啟超都不相信,所以在袁世凱執政後,梁啟超就回國為新政權效力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後,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朝統治呈土崩瓦解的狀態,截止11月末清政府所控區域只有東三省、直隸、河南,清朝政權已是名存實亡,清政府無奈派袁世凱主持南北議和事宜。

最終孫中山發表聲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贊成共和,即舉袁作大總統。

當然這個結果有形勢所迫,但我認為歷史的這個選擇是中華民族的大幸。

孫中山在同盟會成立之初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綱領,而這個綱領出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喻中原檄》一文中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的口號。明確表示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漢民族政權,這樣一個有著潛在分裂國家的綱領如果貫徹下去,我們的國家現在必然是四分五裂,地緣政治不知道有多危險和複雜。

而及時修正了這個綱領的不足,首功當屬袁世凱。大家可以搜索一下「清帝遜位詔書」,其中「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的內容,首先是承認了中華民國在法統上的正當性,同時也避免了國家的分裂,確立了滿、蒙、回、藏等少數民族為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的概念。

這封詔書由立憲派領袖張謇的幕僚楊廷棟等起草,經張謇潤色,再由袁世凱審閱後交與隆裕太后宣讀。基本的綱領當然由袁世凱主張,所以袁世凱是先於孫中山等意識到南北對峙的危險和主張建立民族國家的危險。從這個意義上說,是袁世凱的政治智慧才使中華民族避免了四分五裂的危險。

後來日本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其法統代表就是溥儀。繼續擴張試圖控制蒙古、新疆。當時的日本人,還創造了一個詞,叫「泛阿爾泰語系」。「阿爾泰語系」是指蒙古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滿族語這些語言。中國北邊這一圈邊疆,都是阿爾泰語系。所謂「泛阿爾泰語系」就是說日語也屬於阿爾泰語系,也就是說日本和中國從東北到西北屬於同一族群,目的就是依據民族自決的原則,妄圖把這一長片土地從中國分裂出去,而孫中山提出的那個革命綱領正好就迎合了日本人的意圖。

當日本軍事推進到蒙古的時候,民國政府也意識到了這種危險,有人提出必須趕在日本人佔領蒙古前,把成吉思汗的靈柩遷到安全的地方。

1939年民國政府派出專人,負責陵寢的遷移,途徑延安,中國共產黨舉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動,途徑西安,蔣介石專程到西安主持了隆重的祭祀。國共雙方都在祭文中強調元太祖成吉思汗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皇帝,加強民族認同感。

這一切都源於袁世凱所奠定的廣義民族概念,不斷強化這種民族的認同性。

辛亥革命開啟了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但是袁世凱的政治智慧使這一進程進入了一個相對理性和高緯度的軌道,而沒有走向國家分裂,民族對立的亂象。就從這一點來說袁世凱就比孫中山在政治上更清醒和成熟。

我一直覺得很多歷史人物的失敗都是敗給了時間,如果歷史再給袁世凱十年,也許中國的歷史將改寫……

雖然現在很多歷史學家都在學術研究上為袁世凱平反,但是教科書運行了半個多世紀,多少代人的認知地圖已經形成,如果沒有特別需要,只為還一個歷史人物以公平,教科書不可能來個大翻盤,將錯就錯也是有的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1樓的王女士 的精彩文章:

科學、哲學和神學

TAG:11樓的王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