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末著名的日本漢學家井上陳政有哪些經歷?

清末著名的日本漢學家井上陳政有哪些經歷?

原標題:清末著名的日本漢學家井上陳政有哪些經歷?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岳忠豪


井上陳政(1862年——1900年),原名楢原陳政,1862年出生於江戶沒落楢原家,後因家貧被迫過繼到井上家,故改名井上陳政。井上雖少時坎坷,但學業不輟。1877年即進入日本大藏省造幣局製版部,學習洋學、漢學等課程,並得造幣局局長德能良介的賞識,專研漢學,造詣極深,也打下了日後從事中日外交事務的學術基礎。



(清朝首任駐日公使何如璋)

井上陳政發跡並活躍於近代中日外交開局之期,由於雙方處於彼此試探的特殊時刻,因此井上前期的工作具有「間諜」色彩。1878年何如璋出任清朝首任駐日公使,關注於日本的維新變化,與日本友人交遊過從,因德能良介的關係,認識了井上。1882年,井上受印刷局派遣,隨何如璋來到中國。井上遊歷甚廣,行經14省,歷時6年收集中國各方面的情況,並以此為基礎,多有著述,僅以現在能觀察的著作就留有《禹域通纂》《支那內治要論》《支那歷史》等,其論著多立足中國國情,對中國的著述系統而翔實,觀察深刻而獨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通」。例如,單就中國的造紙技術,井上就著有近三萬字的《清國造紙法》的報告書,幾近涵蓋了東南地區除皮紙之外的主要手工紙的製法,而這些都是井上以假扮華人、欺瞞竊取等手段獲得的,這也成為其經歷中最不光彩的一頁。



(《禹域通纂》封面)


在中國期間,井上與士人交遊唱和,人脈甚廣,其師友都是中國晚清時期炫耀一時的人物,如黎昌庶、黃遵憲、王先謙、汪康年等人。他還曾經何如璋引薦,投入經學大師俞樾門下。收入楢原後,余樾專門賦詩記之,「日本人井上陳政字子德,航海遠來,願留而受業,門下辭之,不可,遂居之於俞樓,賦詩贈之。」並稱陳政「其人頗好學,能為古文。」井上終生以師禮尊崇俞樾,這也成為了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


俞樾及其作品)


井上的身影數次出現在近代中日重要的歷史事件當中,因其學識淵博,對中國知之甚深, 又長期供職外務省,處於中日接觸、交涉的第一線,成為了中日歷史的重要見證者。在馬關議和期間(1894年),楢原陳政與陸奧宗光長子陸奧廣吉同時出任日方和談的通譯官,《馬關條約》的中文本也由其翻譯成型。議和結束後,伊藤博文又命楢原草擬了《台灣島接收事宜》,準備對台灣進行系統接收。1895年9月,他以一等通譯官的身份赴任北京公使館,後升任二等書記官。在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中,井上不幸罹難,時年38歲。


參考文獻:


1、郭墨寒:《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井上陳政稿本考述》,《圖書館雜誌》2017年第6期。


2、陳剛:《井上陳政與》,《史林》2012年第3期。

3、余樾:《春在堂全書》(第7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4、劉曉峰:《花落春仍在——俞曲園的日本學生》,《讀書》2008年第12期。


5、徐靜波:《明治中期日本對中國的探察和認知——以和為例》,《日本侵華史研究》2016年第3期。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施祺 楊培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余聯沅如何從「鐵面御史」變成「洋務幹員」,在「東南互保」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面對普魯士的威脅,清廷有還手之力嗎?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