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 | 輸不起的不是德軍,而是希特勒的面子

二戰 | 輸不起的不是德軍,而是希特勒的面子

原標題:二戰 | 輸不起的不是德軍,而是希特勒的面子



周四專欄|德國史 文/楊清筠

親愛的讀者盆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和筠蛋一起來看德國的故事。


上次我們講到了正在法西斯國家戰得正酣之時,大洋彼岸的美國終於也加入到了戰場上,讓這場戰爭徹底變成了一場席捲全球的世界大戰。1941年8月,英國和美國起草了大西洋憲章,1941年底美國參戰,1942年初,反法西斯國家正式簽署了決心要共同抗擊敵人的《聯合國家宣言》



聯合宣言簽署

對於德國來說,反抗它侵略的陣營正越來越壯大,它終於還是陷入到了起初最為擔心的兩線作戰的泥淖,還提前惹來了並不想招惹的美國,一戰戰敗的教訓彷彿歷史重演一般籠罩在德軍的頭頂上,他們不是沒有感覺到戰場上的局勢正在像繩索一般勒緊他們的喉嚨,但是這種緊張感只是出現在「下面人」的心裡,權力頂端的獨裁者並沒有被現實的殘酷叫醒。


彼時的希特勒正沉浸在大好的戰爭形勢中得意忘形,他似乎忘記了兩線作戰的死亡雷區,也忘記了德軍正在走向根本支撐不住的持久戰前景,甚至忘記了在蘇聯嚴酷的冰天雪地中還困著他一大票寸步難行的精銳,事實上,他已經被自己取得的優秀成績沖昏了頭腦,一向喜歡吹牛皮的元首連自己都騙過去了,他深信不疑的是,蘇聯被擊垮指日可待,美國加入盟軍是提前送死。



當然,希特勒如此自信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到了1942年夏天,軸心國形勢依然一片大好,絲毫沒有被反法西斯國家的陣營成立影響,雖然在蘇聯境內狀況尚在膠著,但是北非戰場卻取得了轟動性的勝利,在那裡主戰的是被稱為「沙漠之狐」的傳奇式將領隆美爾,就在5月到6月一個月之間,他手下赫赫有名的非洲軍以元首最喜歡的閃電般速度將英國軍隊打得節節敗退,蜷縮回了埃及,而隆美爾則一路御風前行一直進入到阿拉曼。


埃爾溫·隆美爾(德語:Erwin Rommel),納粹德國陸軍元帥,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隆美爾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與曼施坦因與古德里安一起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


而在海上,盟軍的隊伍似乎也難以穿透德國用潛水艇組成的防線,哪怕當時西線德軍的防守已經很弱,大部分實力被派到東線對付蘇聯去了。希特勒滿意地站在自己一手締造的龐大佔領區前,他堅信地球上已經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擋他的腳步了,納粹的旗幟彷彿一張大幕覆蓋了歐洲從西班牙到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北到挪威,南至埃及,東到伏爾加河南岸,廣袤的地中海成為法西斯國家的內湖——上次見到這樣的字眼,還是在羅馬帝國的時候,而東邊的佔領區依然在不停地進行擴展,斯大林格勒正北的伏爾加河畔,德軍正嚴陣以待,希特勒胸有成竹地認為那些斯大林格勒門口的戰士們,很快就可以為他把東方的界線再往外推一把。



人在擁有如此驚人的成功之後,還能保持冷靜是非常難的,尤其是一個沒有經歷過巨大失敗的人。站在地圖前面的希特勒再也聽不進去任何懷疑他的成功的話,他比之前更加剛愎自用、固執己見,蘇聯在他看來已經是囊中之物,他甚至懶得再往東方多看一眼,主要的注意力已經從戰場轉移到了如何處置盟國這些「手下敗將」的問題上了。


可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像希特勒這麼自信,因為真正身處前線的將領看得到這一盤看似穩操勝券的大棋局之下有多少難以彌補的破綻,要徹底攻破蘇聯、打服英美所需要的人力物資,德國遠遠不夠,但是只要膽敢在希特勒面前說一句懷疑納粹實力的話,任何人都會被懲罰,包括在北非戰場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隆美爾。他因為在阿拉曼發動新的進攻失敗,而後向希特勒提出增援力量不夠的問題,卻被要求去維也納養病,就在隆美爾在非洲遭遇坎坷的這段時間,盟軍獲得了大量有效補給,還換上了新的指揮官,其中一個是來自英國的蒙哥馬利將軍。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元帥


到了10月,沒有了隆美爾的非洲軍被盟軍打得迅速敗退,希特勒不得已將尚在病假中的隆美爾調回到非洲戰場上,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沙漠之狐」的軍事天賦再過人,也再無拯救德軍於水火的回天之力了,他清楚地看到,後備力量嚴重不足的德軍戰線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這樣無論如何掙扎都可以說是徒勞無功的。


11月初,隆美爾覺得再無招架之力,於是向希特勒申請放棄死守,向後撤退四十英里。然而「撤退」二字在元首大人無上光榮的字典裡面顯然是不能存在的,希特勒非常不客氣地給隆美爾發回來一封字字鏗鏘的回電,要他「除了堅守陣地、絕不退後、讓每一個戰士、每一支槍都投入戰鬥以外,別無選擇」,並且「不是勝利,就是死亡。」


希特勒給了他這樣一份輕描淡寫的口號,卻沒有調給他足夠的兵力,作為一名軍人,隆美爾必須無條件服從上級的指令,這是他的天職,可是擺在面前的卻是這樣一位不夠懂軍事的上級,他看的不是戰鬥實際情況,而是面子,撤退這種丟面子的事情,不管怎麼樣是不能幹的。隆美爾感到異常矛盾,他是否應該為了保存軍隊力量而放棄軍人的原則,亦或是為了履行自己的原則而執行一個荒謬的指令,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他還是強迫自己服從了停止退卻的命令,同時也派人回國向希特勒細述事態的嚴重性,希望他儘快收回成命。


但是,在希特勒回心轉意以前,隆美爾就在戰場上充分體驗到了他服從他那位自負的上級帶來的嚴重後果,本來就所剩無多的德軍很快被打得近乎覆沒,殘餘的裝甲部隊眼看著也要分分鐘報銷,隆美爾再也顧不得希特勒死要面子的命令了,他帶著僅存的一小部分非洲軍撤退了七百英里,在此期間,倒是收到了希特勒非常不情願的「同意」——但僅僅是同意了他幾天前要撤退四十英里的請求,如今四十英里內的那片區域蒙哥馬利早就在上面吃小餅乾了——輸不起的不是德軍,而是希特勒的面子啊!


不僅僅是「沙漠之狐」吃了因元首大人愚蠢帶來的苦頭,遠在千里之外的蘇聯戰場,同樣要飽受希特勒「不許撤退」命令的煎熬。那是俄國的11月,嚴寒和風雪再次席捲了這裡激烈的蘇德戰場,就在希特勒本以為唾手可得的斯大林格勒南邊,德軍收到了蘇軍的猛烈攻勢,德國第六軍團正在從南北方向上被夾逼,部隊即將被包圍,唯一的應對辦法就是從斯大林格勒撤退。但是聽到「撤退」二字的希特勒再次被點燃,他瘋狂地叫嚷著「我決不要後退!」,終於致使蘇軍的夾逼計劃成功,德軍被徹底切斷了退路,困在蘇軍的包圍圈裡等死。



曼施坦因


那可是二十個師的第六軍團啊,就這樣葬身斯大林格勒門口實在是太讓人心疼,為了解決這個困境,希特勒調來了納粹軍隊里最能幹的曼施坦因元帥來幫他突圍,但是條件依然是「不能後退」,曼施坦因必須想辦法沖開蘇軍的強大包圍圈,與被圍困的第六軍團會合,再乾死周圍所有的蘇聯人,包括斯大林格勒守衛的,直到佔領斯大林格勒——就像元首本來準備好看到的那樣。


曼施坦因磨破了嘴皮也沒辦法讓希特勒明白他的計劃有多麼不可行,在他看來似乎眼前圍得水泄不通的蘇聯士兵都是紙糊的一樣,不論你怎樣打,反正不能後退。就在如此霸道而又強勢的命令下,曼施坦因不得不走上了艱難的突圍之路,時間已經到了一年中最冷的12月,冰天雪地的斯大林格勒,又即將唱響怎樣的戰地悲歌?


上一期:二戰轉折點:繼蘇聯參戰後,美國終於加入二戰


END


下周四見


楊清筠:時拾史事唯一正經科班出身歷史系萌妹,可搓圓可揉捏,擅長賣萌打滾,文風多變,考據嚴謹。調戲之前請經過小編允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有哪些讓人津津樂道的傳奇往事?
羋月與黃歇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