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東壽光洪水算天災還是人禍?

山東壽光洪水算天災還是人禍?

近日,受颱風「溫比亞」影響,山東壽光多地連降暴雨,降雨量之大,歷年罕見。受其影響,彌河流域上遊冶源水庫、淌水崖水庫、黑虎山水庫入庫流量遠超出庫流量,造成壽光沿岸多個村莊遭遇河水倒灌,大量民居、農田、大棚及養殖場等損失慘重。

據齊魯晚報報道,相關政府部門為了安全起見,自19日起開始組織彌河沿岸居民轉移工作,數十村先後緊急撤離。 20日上午,隨著泄洪流量的增加,彌河沿岸的村莊開始被河水倒灌。景明村、牟城村、口子村等沿岸村莊相繼被淹。

關於此番壽光水災的成因,有颱風降雨而形成的天災的原因。相比浙閩粵瓊等南方省份,山東每年遭遇的颱風數量較少,即便碰上也大多是外圍擦肩而過,鮮有正面登陸的。從好的方面看,它令山東人民不必像東南沿海的民眾那樣,每年都因颱風而提心弔膽,也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但在另一方面,這種「地利」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當地政府對防颱抗台工作的忽視甚至懈怠心態,以致一旦發生超過預期的降雨或其他情況,往往會表現得驚慌失措,應對失據。

但是誰又能說沒有人禍呢?遇到颱風暴雨這種極端天氣,水庫的作用應該是蓄水防洪,以減輕農田村莊的受淹程度。冶源、黑虎山、 崇山等三個水庫位於彌河上游,原本應該成為下游村莊的「守護者」,誰料卻成了懸在這些村莊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按照官方的說辭,之所以泄洪,實在是情非得已,因為「入庫流量遠超出庫流量」導致泄洪壓力巨大。碰到像颱風這種可預警的氣象狀況,難道不是應該提前泄洪清空水庫騰出空間以待不時的嗎?如果當地能夠提前做好調庫防洪工作,還會出現僅僅因為「入庫流量遠超出庫流量」而被迫泄洪的狀況嗎?颱風高發省份通常的做法,是會趁著颱風還未到來時,提前泄洪清空水庫,從而給接下來的颱風降水預留出足夠的空間。

除了水庫泄洪以外,此次壽光水災,當地政府在颱風預警、防颱準備、人員財產轉移等方面都存在著許多問題。而所有這些,本來都是可以避免,起碼可以降低損失,最終卻因為麻痹大意而釀成了如此嚴重的災禍。誰該反思,誰又該負責?

還能怎麼辦,當然是把抗險救災放在第一位,已經發生的無法更改但是可以彌補。

相關部門負責人必須站出來,解決災後難民的安置工作,指導救援的進行,保證好人們的生命安全;

有關部門必須給出泄洪這一做法的原因,哪怕是最後真的沒有原因,我們也需要聽到一個道歉;

吃一塹長一智,以後誰也說不準會不會再發生颱風過境的事情,向沿海城市求取真經,堅決杜絕這種事情再次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緣何來 的精彩文章:

TAG:我們緣何來 |